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9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6篇
  50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宾县位于松嫩平原东部 ,张广才岭末端 ,是国家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龙头县 ,自然概况为“五山半水四分半田”。全县幅员面积 38.6万hm2 ,森林覆盖率为 32 %。宾县地理特点属于浅山丘陵区 ,地势南高北低 ,落差 819m ,八大河流纵贯南北。由于特殊的地貌 ,加之多年林木管护和国土治理有欠帐 ,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到 90年代 ,全县林地减少面积 8.9万hm2 ,森林覆盖率下降 2 3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 2 1.2万hm2 ,占总面积的4 4.9% ,全县有较大的侵蚀沟 9340条 ,特别是 1994年大水 ,14个乡镇受灾 ,2 0多个村被毁 ,76座…  相似文献   
62.
满洲里市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中氟含量已超过水质标准 ,土壤中的氟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分析氟环境表征的基础上 ,探讨了氟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指出环境中氟化物的富集既有自然条件的控制 ,也有人类非理性的环境行为所致。并根据氟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的规律 ,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3.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2012年全年关于新疆报道的数量、报道议题、体裁选取、信息类别、报道倾向、报道来源等采用量化分析研究方法,分析国内主流纸媒构建的新疆形象.结合定性分析,分析总结了国内主流报纸中的新疆形象.  相似文献   
64.
斑点叉尾鮰自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引入我国后,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得到了巨大发展.形成了从苗种繁育、养殖、加工、出口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我国淡水养殖业中一个令业内人士瞩目的特色产业.但回首鮰鱼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谓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目前,产业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表现为出口趋向稳定、规范,内需迅速扩大,苗种、成鱼出现短缺.产业发展又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是新的挑战.因此,总结经验和教训,研究存在的问题,探寻发展对策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发展杂交稻的关键在于不育系的选择,目前生产实践上的抗病优质的不育系数量较少。本研究中的"赣莲A"是利用优质抗稻瘟病保持系"赣早B"与抗稻瘟病保持系"赣香B"杂交,通过多代优选辅以分子标记选择,用"赣早A"测交并转育成的抗稻瘟病、米质优、配合力好、异交率高的新不育系。2016年7月通过了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赣莲A"有利于组配出抗稻瘟病、优质的杂交组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个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引发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关系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武汉某猪场为个案,分析该猪场开展污染防治的措施、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经监测,粪污经沼气工程处理和还田利用后,污染物含量低于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土壤肥力有显著提高且未出现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现象。通过粪肥还田和沼气集中供户,园区减少了化肥和燃料投入,节能减排效果突出。研究表明,该猪场通过开展环境污染防治,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搭建起良性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7.
2014年10月对綦江河流域19个采样点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河流栖息地进行调查取样,分析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并采用BI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各采样点水质状况,探讨评价指数与河流栖息地评价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显示:所有采样点共记录底栖无脊椎动物40种,隶属于13目29科,平均密度为602.24个/m~2,采样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分别为四节蜉(Baetis sp.)、水丝蚓(Limnodrilus sp.)、摇蚊(Chironomus sp.)和动蜉(Cinygma sp.).BI指数显示大多数采样点为"清洁",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示大多数采样点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两者评价水质状况的结果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BI指数与底质、水质状况、河道变化、植被多样性等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底质、栖境复杂性、速度-深度结合和水质状况等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8.
土壤盐分空间分异研究方法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宋新山  邓伟  何岩  闫百兴 《土壤通报》2001,32(6):250-254
系统地总结和探讨了土壤盐分空间分异的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特点及其发展 ,展望了今后土壤盐分空间分异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 ,并从科研和应用的角度探讨了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69.
中国河口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管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口位于河流—海洋交互区 ,是一具有重大资源潜力和环境效益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但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地开发利用 ,已导致了中国河口生境退化 ,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环境污染加剧 ,海岸侵蚀及河口淤积日益严重等环境问题 ,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河口资源势在必行。分析了我国河口面临的威胁 ,河口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由此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持续管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0.
莫莫格湿地土壤氮磷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以莫莫格湿地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氮磷在湿地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 ,表层土壤全氮、全磷含量显著高于下层土壤 ,土壤全氮的水平变异性较全磷强 ;全氮和全磷的垂直分布总体变化趋势均为由上到下依次减少 ,且都以 5 0 cm处为其变化转折点 ,但全氮的变化较全磷快 ;全磷、全氮含量与土壤有机质、N/ P比极显著相关 ,但p H值对其影响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