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9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水稻冠层的田间原位三维数字化及虚拟层切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旨在对水稻冠层空间结构精确定量化的方法进行探索。【方法】应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在田间原位对灌浆期的水稻冠层结构进行测定,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建立虚拟层切法以分析水稻的结构特征。【结果】使用三维数字化仪能够在田间原位精确的测定水稻各器官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态,从而获取田间水稻冠层的三维结构数据;应用虚拟层切法能够精确、多角度地分析冠层元素在三维空间的分布状况,但层切步长对计算结果有较明显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对象进行合理的选择。【结论】三维数字化和虚拟层切法结合能够实现对水稻冠层结构的精确分析。  相似文献   
32.
Y两优8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自育的广适性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与明恢63配组育成的一季杂交晚稻新组合,具有株叶形态优良、丰产性好、米质较好、耐高温能力强、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33.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及其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人工控制气候条件下,通过对大量光温敏不育材料的试验观察,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的现象、本质、控制途径和鉴定技术等问题开展了系列研究。结果认为:(1)就现有资源而言,温度和光照都是引起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因素,不存在纯光敏类型;(2)不同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对温度的最敏感期有差异,存在3种不同的类型;(3)实用不育系最关键的技术指标,就是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要相对地低,具体的安全不育起点温度指标的界定应根据选育地区历年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4)在常规繁殖条件下,光温敏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存在难以避免的世代间漂移现象,但在已经发生漂移的后代群体中,通过增加低温选择压力,可以遴选到不育起点温度仍保持稳定的典型单株。还对华中稻区适合的不育起点温度参数以及“漂移”控制途径(核心种子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Y两优599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为母本,与新育成的高产优质香型晚稻品系599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生育期适宜,高产稳产性好,米质优良,2008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5.
Y两优488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具有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2~2013年在海南省三亚市高产示范,实收产量为12.2 t/hm2,达到了该生态条件下产量的较高水平。介绍了Y两优488的特征特性,并从精确定量施肥、科学水分管理等方面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6.
农杆菌介导转基因技术最近几年取得很大进展,为了推动我国水稻转基因研究工作,对农杆菌介导转基因的原理、实验研究过程和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超高交水稻最大承载能力,比较了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培矮64S/E32较三系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3在植株钾、硅和纤维素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超级杂交稻植株钾、硅和纤维素总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比较其干重百分率,两组合钾差异不显著,但超级杂交稻茎节间硅和纤维素含量具有优势;超级杂交稻齐穗后节间的钾和硅淀积作用明显,叶片的钾撤退相对较少;高肥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植株钾、硅和纤维素总量因其干重增加而增多,其中叶鞘各要素的增重十分明显,高肥条件下干重百分率普遍下降,尤以硅为甚.  相似文献   
38.
野生稻增产QTL导入超级杂交中稻父本9311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的(9311/野生稻∥9311)BC4F3群体中选择分别携带纯合野生稻增产QTL yldl.1和yla2.1及同时携带yldl.1和yla2.1且农艺性状优良的单株各5株与培矮64S测交配制15个杂交中稻组合,以两优培九为对照,研究野生稻增产QTL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15个携带野生稻增产QTL组合的理论产量均高于对照,平均增产16.41%;有14个组合的实测产量高于对照,增产组合比例为93.3%,平均增产7.14%。从产量结构看,野生稻增产QTL主要是通过有效穗数的增加和结实率、千粒重的提高实现增产。说明野生稻增产QTL在改良9311的杂种中得到表达,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和重要的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39.
人工辅助赶粉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温敏型、光敏型及光温互作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在短日和低温的自然条件下进行人工辅助赶粉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辅助赶粉是大幅度提高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产量的有效措施。在供试材料的繁殖后代中抽样,也没有发现不育起点温度高的单株,该技术值得提倡应用。  相似文献   
40.
简要介绍了测两优31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该组合已于2001年3月通过长沙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是我省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审定的二等优质杂交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