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利用"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栽含水量分别为9%、11%、13%、15%、17%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中苜一号"种子,以SP1第3年龄的植株为材料,分析其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含水量的紫花苜蓿植株的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存在差异,地面对照组...  相似文献   
62.
牛病毒性腹泻一黏膜病是牛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给全球的奶牛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调查上海地区奶牛场该病的流行情况,通过对2009年1月~4月份采集的上海10个区(县)18个规模化奶牛场成年乳牛和育成牛共180份血清以及奉贤区25份犊牛血清进行了病原和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奶牛场205份血清中...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用50日龄Wistar纯系雄性大鼠 ,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灌注体内原位结扎肠段技术 ,研究了饲粮中添加高剂量铜对氯化亚铁、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吸收的影响。试验中观察了向结扎肠段灌注含不同形态铁的吸收液后 ,不同时间点(5、15、30、60、90、120分钟)血液中59Fe比放射性的动态变化 ;120分钟(试验结束)时不同组织器官中59Fe的放射性大小和总铁含量以及主要血液学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①在一定时间内(28天) ,采食缺铁纯合日粮和纯合高铜日粮(250mg/kg) ,大鼠体内铁的耗竭程度有显著差异 ,纯合高铜日粮使大鼠体内铁耗竭程度更大。②在本试验条件下 ,向日粮中添加高剂量铜(250mg/kg) ,对氯化亚铁、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的吸收影响都不显著。③与氯化亚铁相比 ,赖氨酸螯合铁和甘氨酸螯合铁能更有效地被大鼠吸收  相似文献   
64.
进口澳大利亚奶牛附红细胞体的发现与诊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奶牛进行入境隔离检疫时,发现了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100%(1363/1363),其中:体况较肥的牛血液中30%-50%的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瘦弱牛,极度消瘦的牛血液中60%-80%以上的红细胞感染附红细胞体,使用贝尼尔3.5毫克/千克体重治疗效果较好,在广西是首次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奶牛中发现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65.
66.
从泸州老窖酒厂的酒糟和窖泥中采集的168个样品中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1株,经光学显微镜观察伴孢晶体形态为菱形。以cry1/7/9、cry2、cry3、cry5、cry6、cry8、cry4/10、cry11、cry1Ⅰ的引物做PCR分析进行基因型鉴定,发现该分离株有cry1基因。同时还对该株蛋白质图谱和杀虫活性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小菜蛾有一定活性,死亡率可达80%,但该菌株对致倦库蚊无活性。  相似文献   
67.
萝卜雄性不育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萝卜雄性不育株带子叶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激素浓度和配比以及继代次数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素组成为6-BA(4mg/L) NAA(0.4mg/L)时不定芽发生率最高,以6-BA(4mg/L) NAA(0.2mg/L)的激素配比不定芽数/外植体最高;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多,不定芽发生率及增殖系数先上升,而后下降;继代后期提高6-BA/NAA的比例可改善不定芽发生率和增殖系数。  相似文献   
68.
对萝卜组培苗与实生苗生长过程中若干生理生化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组培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实生苗,而根部可溶性糖含量低于实生苗;组培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定植后42d内低于实生苗,56d时显著增加并高于实生苗,之后又回落,70d时低于实生苗;而组培苗根部POD活性始终高于实生苗;组培苗叶片和根中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均高于实生苗。组培苗和实生苗的酯酶(EST)、POD及淀粉酶同工酶酶谱在叶片与根部之间有差异,但相同部位均没有出现特征带。  相似文献   
69.
紫花苜蓿苗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21份紫花苜蓿种质为研究材料,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在苗期反复干旱胁迫下,测定了与抗旱性有关的8项形态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叶片长度、叶片宽度、根冠比胁迫指数、地下生物量胁迫指数、干物质含量胁迫指数等5个与存活率密切相关的指标作为紫花苜蓿苗期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21份紫花苜蓿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确定了苗期抗旱性较强的种质为:ZXY04P-44、ZXY04P-10、ZXY04P-32。  相似文献   
70.
刘辉  滕爱娣  王琳  邓波  高凯 《草地学报》2016,24(4):915-918
本文通过对营养期和现蕾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进行去叶处理,探讨去叶对菊芋株高、生长速率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期去除1/3叶片菊芋地下生物量达到最高值;现蕾期去叶,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以去除偶数叶最高;相同叶片去除方式下,不同时期去叶株高均随去叶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时期各处理菊芋生长速率均随测定时间的延迟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