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为了提高药用植物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的种子萌发速度和萌发率,以食醋、葡萄糖、赤霉素、KNO3、热水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其中各条件均选择一定梯度,处理后移入发芽培养基中,对种子跟踪观察10 d,每12 h测定一次萌发率.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5%的食醋、质量分数为1%的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赤霉素、质量分数为2%的KNO3、40℃热水预处理能有效促进马齿苋种子的萌发,且以40℃热水和质量分数为2.5%的食醋处理为最佳.食醋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机制与常用酸试剂不太相同,可能与食醋中某些特定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52.
采用5个浓度水平的NaCl和Na2CO3溶液,分别模拟盐胁迫和碱胁迫对入侵植物土荆芥及其近缘植物藜进行浇灌处理,比较二者在2种盐胁迫下的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荆芥根重比和根冠比在盐胁迫下显著增加,在碱胁迫条件下则极显著降低;在各浓度梯度下,盐胁迫诱导的SOD和CAT活性均高于碱胁迫,而POD的活性仅在高浓度盐胁迫时才高于碱胁迫。表明Na2CO3胁迫对土荆芥造成的危害更大,土荆芥耐受NaCl胁迫能力强于Na2CO3胁迫。另外,近缘植物藜的根重比、根冠比在盐、碱胁迫时均呈下降趋势,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也低于土荆芥,说明土荆芥比藜更能耐受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53.
钝叶柃不同性别植株花期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柃木属(Eurya Thunb.)植物为严格的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变异现象极为少见。但作者野外调查发现,钝叶柃(Eurya obtusifolia H.T.Chang)存在显著的性别变异现象。以钝叶柃雌株、雄株和两性株花发育过程中关键时期的叶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值比较,并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钝叶柃3种性别植株花发育过程中,叶片中GA_3和ZR含量增加有利于雄花和两性花的发育,高水平IAA有明显的促雌效应,ABA对性别分化的影响还不确定。在激素平衡中,ABA/ZR、IAA/ZR、GA_3/ZR比值的增加对雌花的发育有促进作用,而较高的ABA/IAA、GA3/IAA比值更有助于雄花的发育。  相似文献   
54.
弗洛伦萨海棠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明弗洛伦萨海棠与多胜海棠组的种类是同源区系解体后独立演化而来的,是与多胜海棠组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单种组,命名为弗洛伦萨海棠组(Sect.Florentinae Cheng M H.),起源于白垩纪的中后期。  相似文献   
55.
在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蔷薇科植物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其亚科、属、种组成、分布区类型、区系特征等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区内有蔷薇科植物4亚科、20属、97种;2.区内蔷薇科植物与外界物种的交流相对较少,在演化中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3.优势属明显,植物区系具明显的温带性质;4.植物区系起源古老;5.该区处在苹果属的重要演化地带内.  相似文献   
56.
在对王二包自然保护区6个代表性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群落多样性指数结合相关的环境因子对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群落在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在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乔木层次之,草本层最小;在各阔叶林样方中,均未发现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仅坡位和坡向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7.
以三峡库区消落带抢救植物中华蚊母的种子为材料,测量其含水量、吸胀度及种子活力,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观察其萌发特性以寻找最佳萌发条件,提高成活率.结果表明中华蚊母种子千粒质量为2.303 3 g,平均长宽分别为0.483和0.236 cm; 种子含水率为9.909 7%; 种子吸水性较好,种皮通透性好; 种子最佳浸种时间为20 h,其活力百分数大于81%; 最佳萌发条件是在pH=11和光照强度为43.60 μmol/(s·m2)的条件下,浸种温度40 ℃、培养温度为20 ℃.  相似文献   
58.
重庆分布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66属,包含100种,隶属于40科.其基本特征为:①种子植物主要科的特有成分分化程度不同;单种和寡种特有属所占比例较大.珍稀濒危植物丰富;重庆分布草本特有属所占比例低于全国草本特有属比例;以古老和孑遗性为主,存在一定年轻成分.②落叶木本22属,占木本植物的73.33%;主要垂直分布于海拔1 000~3 000 m,表明特有属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③地理水平分布以中国东部和中部特有分布变型为主,也有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重庆东南部和西北部是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在重庆的主要分布中心,中西部也有一定数量分布.  相似文献   
59.
对重庆巫溪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区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有大型真菌36科62属83种,其中:木生真菌45种、寄生真菌1种、土生真菌37种;优势科明显,以多孔菌科、伞菌科、小皮伞科和脆柄菇科为主;从属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分布属(67.64%)、泛热带分布属(16.13%)和北温带分布属(16.13%),表现出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从资源价值来看,保护区有食用菌34种,药用菌28种,毒菌5种,木腐菌45种.  相似文献   
60.
余顺慧  彭黎立  邓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10-12012
在对万州区入侵植物危害对象(种子植物)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种子植物的生长型组成、科及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区内种子植物较丰富,共47科,184属,279种;生长型相对单一,以草本占优势;优势科、属明显;种子植物地理成分较复杂,吴征镒划分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大分布类型分布有7种;区系特征具明显的温、热带混杂现象,温带分布科11科,占总科数的37.93%,温带分布属81属,占总属数的52.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