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4篇
园艺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显微观察法研究6种番荔枝属果树的雄蕊特征,观测不同种的雄蕊长度、数量、花药长度和花粉数量及形态大小等雄蕊特征。结果表明:雄蕊特征随树种的不同而有变化,但普通番荔枝、阿蒂莫耶番荔枝、秘鲁番荔枝、牛心番荔枝等4种番荔枝的雄蕊特征及变化基本一致,而与山刺番荔枝、圆滑番荔枝等相差甚远;山刺番荔枝和圆滑番荔枝的一些雄蕊特征则较为接近。此外,尽管花药长短相差大,但每个花药内花粉数量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每朵花的花粉量仅由雄蕊数决定。  相似文献   
12.
番荔枝种类较多,原产于南美及西印度群岛,主要栽培种有普通番荔枝(A.sequam osal.) 、秘鲁番荔枝(A.cherimola Mill)、杂交番荔枝(A.atemoya H ort.ex West)等.在我国华南地区以普通番荔枝种植较多,杂交番荔枝其次.杂交番荔枝以"非洲骄傲"最为著名,种植也最多,品种表现最优,该品种由华南农大黄昌贤教授于1981年从澳大利亚引入我国 [1~3].我所自1991年从广东引种以来,相继开展了多项试验研究,本文是对该品种特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种质圃的荔枝品种(种质)和海南的霸王岭、尖峰岭等地采集的野生荔枝果实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海南荔枝品种(种质)的果实形状、果实大小、果皮龟裂片、果皮颜色、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非洲骄傲”番荔枝生物学习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儋州地区引种试植的“非洲骄傲”番荔枝(即AP番荔枝)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P番荔枝生长势强,枝梢顶芽具有延续向上生长的特性,侧芽极少萌发成枝;易成花,并可多次成花,但花雌雄异熟,自然座果率低,定植1a即可开花结果,1a可收2次果;根系不甚发达,果实品质优良,通过人工授粉,产期调节等技术实施,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根病等关键技术的解决,该品种在南将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杧为试材,研究了赤霉素(GA3)和氯吡脲(CPPU或KT-30)对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GA3处理明显增加产量,且不同程度地改善果实品质,以GA3150 mg/L和GA3250 mg/L效果较好,两者的产量、果形指数、单果重、可食率、糖酸比(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2)CPPU处理促进果实膨大的效果比GA3处理明显,且可食率和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但产量增加不明显,具有疏果的作用,明显增加畸形果数量,浓度过高会使糖酸比(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明显下降,以较低浓度的CPPU 5 mg/L和CPPU 10 mg/L为宜;(3)GA3150 mg/L+CPPU 5 mg/L的混合处理对果实膨大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处理,但增加产量不明显,与单用GA3150 mg/L处理相比,明显降低了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显著增加可滴定酸含量);(4)CPPU处理和较低浓度的GA3处理(GA350 mg/L和GA3150 mg/L)延缓了果皮叶绿素的降解,较高浓度(GA3250 mg/L和GA3500 mg/L)则相反,GA3和CPPU处理均促进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较高浓度的GA3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CPPU和混合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该研究为GA3和CPPU在海南贵妃杧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海南省荔枝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在考察期间收集野生荔枝种质16份,用种子繁育这些种质的成苗并入圃保存。同时,收集了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有特殊风味、抗性强等特性的实生荔枝种质45份,已经繁苗入圃保存。经过几年的观察。从前几年收集的荔枝种质中筛选出了新球蜜荔、玉谭蜜荔、玫瑰香、侯臣等优良单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我国菠萝科技发展方向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菠萝产销和科技现状,并对国内外菠萝业优劣势进行比较,提出相应的科技发展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探讨发财树植株黄化的原因及发生机制。结果表明:当土壤中的有效锰含量超过230 mg/kg时,对发财树产生毒害,此时,在黄化植株的根、叶部位锰元素含量,分别比正常植株高1倍和2倍以上;锰的过量吸收,影响根系对其它一些元素的吸收;土壤中的酸度过低及一些元素的不足,是造成有效锰含量过高的原因。因此,提高土壤pH值、改进耕作方法、增加土壤的钙、镁、铁等元素的有效含量,可降低锰害发生。  相似文献   
19.
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为试材,在果实生育期进行萘乙酸(NAA)、爱多收(复硝酚钠)不同浓度处理的喷施试验,旨在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杧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增加产量效果较好,以高浓度的100 mg/L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102.6%,NAA低浓度可显著增加产量,高浓度则起到疏果的作用,增产效果不显著。NAA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爱多收则不能。在影响果皮色素方面,NAA和爱多收较低浓度(5、10 mg/L)处理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各处理均促进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NAA较高浓度(60、100 mg/L)和爱多收5 mg/L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尤其是NAA 100 mg/L,对果实采收期和完熟期的红色着色造成不利影响。NAA和爱多收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不大。综合比较,以NAA 30 mg/L和爱多收100 mg/L处理为宜。该研究为NAA和爱多收在海南‘贵妃’杧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芒果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贵妃、紫花及爱文3个芒果品种的2龄嫁接植株进行光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芒果品种Pn日变化基本一致,呈典型的中午降低型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午休"现象,蒸腾速率日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光能利用率(LUE)、水分利用率(WUE)、表观量子效率(AQY)的日变化规律是早、晚高,中午低;芒果光补偿点在18.62~22.43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1069~1318μmol.m-2.s-1之间;芒果CO2补偿点为17.6~79.65μmol/mol,饱和点为1620~1645μmol/mol;芒果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在25~2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