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8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根据GenBank中Ⅰ型鸭肝炎病毒(DHV-1)的基因序列,应用Oligo软件对DHV-1的保守基因3AB设计引物,以江西分离株(JXau-F)的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得到预期大小的目的基因。通过对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利用RT-PCR检测DHV-1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法最低模板检测量为20 pg,且只能检测出DHV-1,对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鸭瘟病毒、鹅细小病毒和健康的鸭肝组织均不能检出。克隆、测序证实了扩增基因的正确性。通过对临床病料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Ⅰ型鸭肝炎病毒的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江西省及周边省份布病在猪群中的感染情况,本文应用微量凝集试验对主要来自江西省的831份猪血清样本,进行了布病血清学调查,结果831份血清样本中有37份阳性,阳性率4.45%;其中江西省586份血清中有25份阳性,阳性率4.26%;福建省245份血清中有12阳性,阳性率4.89%.说明江西省及周边地区猪群中存在布病的感染,阳性率在5%左右.  相似文献   
33.
目前绝大部分猪场都注射了伪狂犬疫苗(主要是基因缺失苗),且市场上出售的国内外伪狂犬疫苗免疫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暴发猪伪狂犬病的猪场比较少见。近年来,猪伪狂犬病的流行方式及表现症状有所变化,单纯伪狂犬病引起种猪繁殖障  相似文献   
34.
1997年以来,在江苏省许多县的鹅群中发生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消化系统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鹅病,经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副粘病毒所致的鹅的一种新病毒。2000年2月,江西省余江县某鹅场饲养的50~70日龄灰鹅140羽中的部分鹅陆续发生以消化系统症状腹泻和病变肠粘膜出血、呈糠麸样坏死为特征的疫病,发病8d内死亡40余羽。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病原分离及血清学试验结果,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从送检病料中分离到1株副粘病毒JXGl,从而首次确定鹅副粘病毒病在江西省的存在。1 发病情况 该种禽…  相似文献   
35.
1999年2-4月,江西某种鸡场60周龄种鸡群发病,其主要特征为母鸡产蛋率逐渐下降。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疏螺旋体病。禽疏螺旋体病在我国属新发现的家禽传染病,国内对本病的报道甚少,目前对其流行情况、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等资料不多。此次江西地区种鸡的疏螺旋体病与资料记载有些不同,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与临诊症状该种鸡场现有种鸡(三黄鸡)3000余套,其中60周龄种鸡1200余套,不同周龄种鸡均隔离饲养(平养)。1999年2月初,60周龄的种鸡群开始发病。公鸡临诊症状较明显,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下降,冠逐渐萎缩…  相似文献   
36.
鸵鸟绿脓杆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 ,江西某鸵乌养殖场常有雏鸵鸟卵黄吸收不良 ,导致部分死亡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已成为影响该场雏鸵鸟存活率的主要疾病之一。 1 998年 8月 ,该场一批新生雏鸵鸟表现不同程度腹部膨胀、卵黄吸收不良 ,造成 33%的死亡 ,经我室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与临诊症状 该场有母鸵鸟 36只 ,每周入孵 1次。每批雏鸵鸟出壳后均饮用添加抗生素的饮水 ,持续 1周。 1 998年 8月 ,一批雏鸵鸟 (1 5只 )均表现不同程度食欲减退、腹部膨胀、精神沉郁、不能站立 ,并陆续出现死亡 ,至 1 0日龄送检时已死亡 5只。2 剖检变化 剖检…  相似文献   
37.
猪瘟胎盘感染的研究Ⅳ.带毒母猪和其初生仔猪血清AKP同功酶的电泳分离及EDTA-Na2检验对血清AKP总活性抑制研究沈秋姑徐兰芳吴星和邓舜洲(江西农业大学牧医学院,南昌330045)黄虎生谭世钦(D猪场)严伯罗(E猪场)自1977年Vanoirsch...  相似文献   
38.
以戊二醛法制备BursinKLH,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以PEG为融合剂,与SP2融合,用间接ELISA法筛选出与Bursin-BSA结合、不与BSA结合的2F9-4克隆株,经鉴定,抗体属性为IgM,K轻链。水溶性Bursin可阻抑2F9-4对鸡法氏囊的反应,切片标本经PBS处理,反应性消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于法氏囊上获得特征性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39.
对某猪场送检的一份出现神经症状的保育仔猪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并对该分离菌株进行了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检测和药敏试验。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其生化鉴定结果与猪链球菌生化特性一致。分离菌株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其与2型猪链球菌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100%,确定该分离菌株为2型猪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青霉素、恩诺沙星、氨苄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肟、阿莫西林、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多西环素、土霉素、头孢曲松、丁安卡那等中度敏感,对磺胺异恶唑耐药。  相似文献   
40.
为筛选猪痘病毒(SWPV)复制非必需区并测定其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根据同源重组原理分别针对SWPV的TK(ORF063)、ORF121和ORF143基因设计引物。应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拼接同源重组左右臂及EGFP筛选标记表达盒,将拼接片段分别转染到感染SWPV的PK15细胞。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含EGFP的单个蚀斑,筛选获取重组毒株。应用PCR及Western blotting对重组毒株进行鉴定。分别测定各毒株感染PK15细胞的蚀斑大小和皮下接种保育猪致病性。PCR结果表明,目的基因成功整合到相应位点,成功获得重组毒株rSWPV-TK、rSWPV-121和rSWPV-143;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连续传代的重组毒株在PK15细胞上稳定表达外源蛋白。重组毒株在PK15细胞上形成的痘斑均小于亲本毒株,其中ORF121缺失株差异极显著(P<0.01)。各毒株均可导致保育猪痘斑形成,其中ORF121缺失株引起病变时间短,产生痘斑小,毒力较亲本下降。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到2个SWPV基因组中可供外源蛋白插入的复制非必需区ORF121和ORF143,为构建SWPV基因工程载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