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锡林郭勒盟是我国典型草原的主要分布区,也是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以锡林郭勒盟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实地调查,在锡林郭勒盟共调查研究了多年生人工草地26块,其中,包括8个牧草品种,单播和混播2种播种方式。单播产量最高的牧草为紫花苜蓿,在正蓝旗干草产量为4730kg/hm^2,混播产量最高为西乌旗西南部的老芒麦+紫花苜蓿,干草产量达6663kg/hm^2;总结了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人工草地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为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通过2009~2012年的多年多点金早09直播稻示范方的建立,金早09的高产潜力以及适应不利气候环境的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对金早09直播稻的产量贡献最大,穗实粒数次之。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金早09直播稻产量达7500 kg/hm2以上,有效穗、穗实粒数2个性状在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349.82±8.36)万/hm2、(101.32±3.17)粒,这将为金早09直播稻高产群体结构的搭建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四川省规模化猪场沙门菌的流行和耐药情况。方法采集四川省12个地区20个规模化猪场的健康猪粪便及猪场环境共样本800份,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首先采用预增菌、选择性增菌和沙门菌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的方式,分离获得疑似沙门菌,随后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inv A基因PCR、16S rDNA测序进行鉴定,最后使用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对沙门菌株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到53株沙门菌,其中49株来自猪粪便,4株来自猪场环境,总分离率为6.6%,12个地区分离率3.75%~11.25%;分离菌对不同类型抗菌药耐药率差别较大,对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类、碳青霉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研究结果为四川省猪场合理使用药物控制沙门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建立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沙棘汁品种之间的数学模型,以评价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沙棘汁品种。采用美国ASD公司的FieldSpec3光谱仪对三种不同品种的沙棘汁进行光谱分析,各获取30个样本的光谱数据,对原始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预处理,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数学校正方法对三种不同预处理的光谱数据建模。结果表明,采用二阶微分预处理数据,应用PLS方法建模较好,其校正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2,均方根误差为0.0317;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沙棘汁的二阶微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也表明,基于二阶微分数据,应用PLS方法建模较为理想,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为0.9988,所测预测样本的均方根误差为0.0392。近红外光谱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来识别沙棘汁的品种。  相似文献   
45.
种植方式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利  雷小龙  王丽  邓飞  刘代银  任万军 《作物学报》2013,39(8):1434-1444
为探讨杂交稻机械化播栽技术的穗粒数形成特点,以F优498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种植方式和2个穴苗数水平对杂交稻枝梗和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精量穴直播和机插的每穗总枝梗分化数及现存数均高于常规手插,每穗总颖花现存数显著低于常规手插。机械精量穴直播的一次枝梗、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显著高于常规手插,机插的一次枝梗、颖花分化数和现存数则显著低于常规手插。机械精量穴直播和机插的二次枝梗分化数和退化数均显著高于常规手插,二次颖花分化数表现为机插>常规手插>机械精量穴直播,二次颖花现存数则是常规手插>机插>机械精量穴直播。不同种植方式之间,二次枝梗分化数和退化数差异主要集中在稻穗基部,不同一次枝梗部位的二次枝梗现存数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主要与稻穗基部二次枝梗严重退化有关。每穗一次颖花现存数从穗基部至顶部呈逐渐下降趋势,不同一次枝梗部位的二次颖花现存数差异则与该部位分化二次颖花的能力有关。高穴苗数处理每穗枝梗和颖花分化数及现存数均显著低于低穴苗数处理。考虑种植方式和穴苗数二者的交互效应,机插和常规手插适宜配合低穴苗数,机械精量穴直播则以高穴苗数为宜。  相似文献   
46.
 以Ⅱ优498、冈优188、德香4103、冈优527和川香9838为材料,研究了开花及灌浆结实期遮荫对不同杂交稻组合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使冈优188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Ⅱ优498、德香4103、冈优527和川香9838丙二醛含量遮荫处理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遮荫使冈优188、德香4103和川香9838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冈优527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遮荫处理使不同杂交稻组合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降低;遮荫对不同杂交稻组合叶片保护酶活性影响存在差异。综合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冈优188和冈优527对弱光具有较强的适应和调节能力。讨论了遮荫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叶片伤害机理。  相似文献   
47.
协优中1号是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与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不育系协青早A为母本,恢复系中组14为父本共同选育的杂交晚籼新品种,201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表现熟期早、高产稳产、抗稻瘟病、米质优、制种容易等特点。主要介绍了协优中1号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海南制种实践,总结了其在海南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8.
opaque-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性状、品质和膨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opaque-2(o2)基因导入到2个爆裂玉米自交系中,分析了o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性状、品质及膨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高效地将o2基因导入到爆裂玉米自交系;在BC3F2群体中o2爆裂玉米籽粒的粗蛋白含量比野生型降低0.34%~3.97%,百粒膨化体积比野生型减少17.50~96.50 m L;爆花率比野生型降低25.00%~98.00%;膨化倍数比野生型减少1.50~10.24 m L/g;而o2基因对爆裂玉米其他性状影响较小。因此,o2基因对爆裂玉米籽粒的粗蛋白含量和膨爆特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9.
水稻根系生长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控光试验,研究不同生育阶段遮荫对冈优906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抽穗前遮荫处理,随遮荫程度加重,冈优906根系体积、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均有所降低,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始穗后轻度遮荫处理(遮53%光强),其根系体积、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冠比增加,根系生长得以促进,衰老延迟;始穗后重度遮荫(遮73%光强)则不利于其根系正常生长,根系体积、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α-萘胺氧化力降低.不同品种根系生长对弱光的反应不同:冈优906耐荫性较强,有较高的根系a-萘胺氧化力和活跃吸收面积;耐荫性较弱的Ⅱ优498则表现为根系α-萘胺氧化力和活跃吸收面积的较大幅度减少.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根系α-萘胺氧化力和活跃吸收面积可以作为耐荫性敏感鉴定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0.
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飞  王丽  刘利  刘代银  任万军  杨文钰 《作物学报》2012,38(10):1930-1942
为明确不同生态条件下栽培方式对水稻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采用随机区组多点试验设计, 研究了不同秧龄和移栽方式对仁寿、郫县和雅安生态点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 (1)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特性为生态条件、秧龄、移栽方式及其互作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水稻单茎和群体干物重均受三者显著主效作用; 生态条件与秧龄互作效应极显著影响分蘖盛期至抽穗期群体干物重, 而生态条件与移栽方式、秧龄与移栽方式及三者互作则主要影响抽穗后水稻单茎和群体干物重。(2)高产水稻干物质生产特性因生态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仁寿的产量主要来自抽穗后光合产物在籽粒中的积累, 与茎鞘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相关不显著; 在郫县, 茎鞘物质输出和转化对产量贡献大于在仁寿, 产量与孕穗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r = 0.775*)显著正相关, 与成熟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r = -0.757*)则呈显著负相关; 在雅安, 抽穗后茎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与产量正相关。(3)水稻产量以仁寿最高, 较郫县和雅安高5.52%和17.65%; 秧龄和移栽方式均能影响水稻最终产量, 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差异显著; 仁寿的栽培方式主要通过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影响产量, 在郫县则通过影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实现对产量的调控, 雅安的栽培方式主要通过群体颖花量和千粒重调控产量。(4)适宜的栽培方式能有效调控水稻干物质生产, 促进产量的提高。在仁寿和郫县, 50 d秧龄单苗优化定抛有效地协调了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 促进水稻增产; 在雅安, 50 d秧龄单苗手插具有较高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后茎鞘干物质输出与转化效率, 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