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1篇
综合类   9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探讨水貂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以美国短毛黑水貂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GHR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45、90、120、150、180日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肠、皮肤等组织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HR基因在同一组织不同日龄表达具有较大差异,例如,在心脏、肝脏和脾脏组织,180日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而肠组织,其在45、120日龄均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此外GHR表达量在同一日龄不同组织同样存在较大差异,例如,90日龄时皮肤组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180日龄时脾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说明水貂GHR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时空特异性。  相似文献   
92.
试验旨在研究梅花鹿SRY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父系类型。选取东北亚种、北海道亚种、本州亚种、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5个亚种的144个个体,利用试剂盒和传统酚/仿(1∶1)法进行DNA的提取,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分析梅花鹿的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多样性(Hd)、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试验所获序列长度为1 613bp,在第47、62、602、1 148、1 569、1 604bp处共检测到6个SNPs多态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0.3%,碱基替换以碱基转换为主。通过6个SNPs多态位点确立了6种单倍型:Hap-1、Hap-2、Hap-3、Hap-4、Hap-5和Hap-6,其中Hap-4、Hap-5和Hap-6为新发现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东北亚种、本州亚种、北海道亚种。各亚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北海道亚种与本州亚种的距离(0.000056),最大为东北亚种与指名亚种的距离(0.001733)。基于单倍型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与日本梅花鹿相比,东北亚种与马鹿关系更近,东北亚种存在两大分支,日本梅花鹿各亚种间无明显分支,其他单倍型均是由Hap-3进化而来,单倍型最小跨度网络图与系统进化树一致。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存在两大父系类型,日本梅花鹿存在一个父系类型,单倍型Hap-3是日本梅花鹿的原始单倍型。  相似文献   
93.
试验旨在研究梅花鹿SRY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父系类型。选取东北亚种、北海道亚种、本州亚种、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5个亚种的144个个体,利用试剂盒和传统酚/仿(1∶1)法进行DNA的提取,采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分析梅花鹿的核苷酸多样性(Pi)、单倍型多样性(Hd)、遗传距离及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试验所获序列长度为1 613bp,在第47、62、602、1 148、1 569、1 604bp处共检测到6个SNPs多态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0.3%,碱基替换以碱基转换为主。通过6个SNPs多态位点确立了6种单倍型:Hap-1、Hap-2、Hap-3、Hap-4、Hap-5和Hap-6,其中Hap-4、Hap-5和Hap-6为新发现单倍型。遗传多样性由高至低依次为:指名亚种、屋久岛亚种、东北亚种、本州亚种、北海道亚种。各亚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北海道亚种与本州亚种的距离(0.000056),最大为东北亚种与指名亚种的距离(0.001733)。基于单倍型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与日本梅花鹿相比,东北亚种与马鹿关系更近,东北亚种存在两大分支,日本梅花鹿各亚种间无明显分支,其他单倍型均是由Hap-3进化而来,单倍型最小跨度网络图与系统进化树一致。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存在两大父系类型,日本梅花鹿存在一个父系类型,单倍型Hap-3是日本梅花鹿的原始单倍型。  相似文献   
94.
中国麝科动物的种类、分布、价值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属偶蹄目(Ar-tiodactyla)麝科(Moschidae)麝属(Moschus)珍贵的野生药用资源动物,又名香獐、獐子、山驴、林獐、麝鹿等.  相似文献   
95.
用Trizol试剂提取蓝狐脾脏总RNA.用SMART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构建全长cDNA文库.经测定,原始文库滴度达到3.0×106Pf/mL,文库的重组率达到了90%,通过随机PCR检测,扩增出的片断主要集中在0.6~1.8kb,平均插入片段长度约 为1.2 kb.这些数据表明,已获得高质量的蓝狐脾脏cDNA文库.构建的蓝狐脾脏的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克隆脾脏特异表达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参照近源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15对引物,通过PCR扩增、测序、拼接,获得绍兴鸭(Anas platyrhychos)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绍兴鸭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 604 bp,碱基组成为29.20%A,22.19%T,15.78%G,32.83%C,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基因组成及排列顺序与其他鸟类相似,表明鸟类线粒体DNA进化上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97.
解剖梅花鹿鹿茸,取得间充质,经过胰酶消化,体外培养鹿茸间充质细胞。利用TRIZOL提取鹿茸间充质细胞总RNA,利用BD SMART技术构建鹿茸间充质细胞全长cDNA文库,测定该文库初级文库滴度为3.0×105 pfu/mL,扩增文库滴度为6.0×108 pfu/mL。插入片段长度大于500 bp。  相似文献   
98.
为了获取梅花鹿生茸骨膜干细胞可溶性总蛋白抗体。本试验培养了梅花鹿生茸骨膜干细胞,从该细胞中提取可溶性总蛋白。以其可溶性总蛋白为抗原,通过淋巴结和皮下注射两种方式免疫试验动物,注射的抗原量分别为70μg/只和280μg/只。分别于末次免疫后第10天和第20天采血,分离血清,通过ELISA试验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结果表明,280μg皮下免疫和70μg淋巴结免疫均获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末次免疫后第10天的抗体滴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原代成年水貂成骨细胞的培养方法,建立细胞库。无菌条件下取7月龄成年水貂肋骨,剪碎,用胰酶、胶原酶消化后接种于培养皿内培养,获得原代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组化、钙结节染色进行鉴定。结果,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特征,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染色、钙结节染色均呈阳性。证明培养出的细胞是成骨细胞。  相似文献   
100.
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5只绿头鸭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序列分析显示:绿头鸭D-loop区全长为1051bp,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27.97%、15.51%、25.21%、31.30%,A+T含量大于C+G;共检测到11个多态位点,其中转换10个,颠换1个,没有发现插入和缺失,核苷酸多样度为0.0046。结合GenBank已公布河鸭属鸭类D-loop区序列,基于邻接法和最小进化法构建河鸭属鸭类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绿头鸭、斑嘴鸭及家鸭三者关系密切,它们共同构成进化枝A,推测在家鸭的形成过程中,绿头鸭和斑嘴鸭都作出了贡献;其它河鸭类聚为进化枝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