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林业   176篇
农学   181篇
基础科学   108篇
  131篇
综合类   1071篇
农作物   184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422篇
园艺   337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稻田综合种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模式,稻蟹共养在辽宁省盘锦市已推广了近20年,不仅能生产优质稻米,还出产肥美河蟹,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本文以稻蟹共养田生物多样性对稻田有害生物防控效果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稻蟹田和常规田优势天敌群落的组成情况,考察河蟹、天敌生物对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蜘蛛作为稻田捕食性天...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花生主产区,山东省是中国的花生主产区,淄博市位于山东省鲁中地区,与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相接,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土壤透气性好、非常适合花生种植。本研究梳理了淄博市历年气候资料、查阅国内外花生种植业及加工业的相关最新资料,深入花生主产区通过实地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淄博市花生栽培、加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淄博市花生种植历史悠久,但存在工业加工基础较弱、缺乏龙头企业、农田基础设施差、花生种植比较效益低、缺乏花生病虫害预警机制、花生种植成本高和缺乏高油酸花生产业链等问题。研究提出促进淄博市花生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采取出台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加强花生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增加花生种植效益;建立花生病虫害预警系统;针对山区特点,加快适合山区花生栽培的农业机械研发、引进工作;积极发展高油酸花生全产业链等对策,促进淄博市花生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平皿培养方式探索一株野生巨大口蘑菌株菌丝适宜生长条件.试验结果,该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最适pH为6,碳源为果糖,氮源为牛肉膏或酵母膏,适宜维生素为VB2、VB6,无机盐 MgSO4、KH2PO4、KCl、CaCl2、ZnSO4、FeSO4对菌丝的生长均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探讨非生长季土壤可溶性氮库、氮素转化过程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如何响应冻融交替,对于支撑土壤肥力保持和农田养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壤可溶性氮库组分 [可溶性无机氮 (NH4+-N + NO3--N,DIN)、可溶性有机氮 (DON)、可溶性全氮 (DTN)]、净氮矿化速率 (NNMR)、微生物量氮 (MBN)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行为,阐明冻融循环对土壤可溶性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冻融循环对农田黑土可溶性氮库、氮素转化过程、MBN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影响显著 (P<0.05)。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NH4+-N、NO3--N、DIN和NNMR均显著降低,而DON、DTN和MBN均先升高后降低,在循环次数6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土壤分别增加了4.65%、5.43%和18.38%。随着循环次数增加,冻融土壤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以循环次数6的最大 [1.19 NO2--N  相似文献   
995.
秦岭野生秋季花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秦岭中段一些地区进行了调查,表明野生秋季花卉资源丰富,隶属于37科、68属,近120种。对某些特有、珍稀种类进行了讨论,阐述了一些野生秋花植物生境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开发利用及保护意见。  相似文献   
996.
平衡施肥是我国90年代作物科学施肥的体现。然而关于平衡营养对棉花的效应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强度的平衡营养对棉花产量、纤维和种子品质的影响。试验在防雨盆栽场地进行,每盆(φ25×h40cm)装洗净河砂20kg,平衡营养液采用Hoagland配方,缺钾处理将KNO_3和KH_PO_4改为NaNO_3和NaH_2PO_4。设5个处理①对照等量自来水;②50%:③100%:④-K100%和⑤200%。全生育期定期定量浇施,对照和处理共浇2300ml/盆。供试棉花品种中棉12号  相似文献   
997.
针对某型变压器用离心式油泵在高速运转过程中的异音现象,通过解析油泵内部结构、研究故障机理,对因轴承装配异常产生的异音提出感应加热装配解决措施。实测结果表明,优化油泵轴承装配工艺不会影响油泵电气性能,能消除因油泵轴承装配故障引发的油泵异音现象,并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98.
第11届世界林业会议热点议题第11届世界林业会议于1997年10月13~22日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市举行。针对全球性森林面积萎缩、水土和大气资源损失以及沙漠化的危机,本次会议选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永续林业发展”这一主题,根据永续林业发展的7条标准确定了...  相似文献   
999.
籽粒机收是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选用熟期适宜、抗倒性好、脱水快的玉米品种并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技术途径。选用以耐密抗倒伏、早熟脱水快的玉米骨干自交系京2416为父本组配选育并通过国审的3个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以及郑单958、先玉335两大主导品种,在黄淮北部夏播区北京通州开展籽粒机收试验,设置生理成熟期(H1)及生理成熟后5(H2)、10(H3)、15(H4)、20(H5)d共5个机收籽粒收获期处理,研究并明确了收获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及籽粒机收质量的影响,为黄淮北部夏播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择和适期机收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参试玉米品种京农科728、MC812、MC121、先玉335和郑单958夏播出苗至成熟分别为101、106、105、111、113 d。②H1、H2、H3、H4、H5五个不同收获期条件下,籽粒含水率平均为31.2%、29.4%、27.6%、26.0%、244%;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京农科728 [0.039%·(℃·d) -1]>MC812 [0.037%·(℃·d) -1]>MC121 [0.032%·(℃·d) -1]>先玉335 [0.031%·(℃·d) -1]>郑单958 [0.026%·(℃·d) -1]。③H1、H2、H3、H4、H5五个收获期,籽粒破碎率平均为7.4%、6.8%、6.2%、5.4%、5.0%,杂质率平均为1.2%、1.0%、0.8%、06%、0.6%,落粒率平均为3.7%、3.4%、3.3%、3.3%、3.1%;在H4收获期,早熟品种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的籽粒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达到国家机收标准,而郑单958和先玉335因籽粒破碎率高不适宜机收籽粒。④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含水率与破碎率、杂质率和落粒率均极显著正相关,落粒率与破损率和杂质率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收获期是影响玉米籽粒含水率和籽粒机收质量特别是籽粒破碎率的重要因素,在黄淮北部夏播区选择早熟、脱水快、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低的品种以及适期收获是实现玉米籽粒机收的关键;京农科728、MC812和MC121熟期早、脱水快,在黄淮北部6月15日夏播条件下生理成熟后15 d即可机收籽粒,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熟期偏长且后期脱水相对较慢,在黄淮北部夏播区不宜机收籽粒。  相似文献   
1000.
解算综合实验单因子值的建模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因子综合对比实验中,定量地分离出单因子值是定量分析中的一个难点。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模原理及对模型的解算方法,并对该原理进行了论证。举例说明了应用该原理建模和解算的方法、步骤及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