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252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164篇
  178篇
综合类   903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383篇
园艺   154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以黄土区安太堡露天矿未复垦排土场为对象,研究未复垦排土场平台水力侵蚀(沟蚀)状况,通过实地外业采样和内业数据处理,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平台,计算出了研究区内的沟蚀量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平台汇水面、土壤容重、坡度与沟蚀模数的关系,估算研究区水力侵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提出排土场平台复垦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力侵蚀严重,总体沟蚀模数相当于自然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6.8倍,其中平台汇水面对沟蚀模数的影响巨大;(2)排土场平台表层土壤压实,40cm以内土层压实最为严重,深层土壤土质较疏松;(3)排土场平台坡度和坡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土壤侵蚀的高低,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应予考虑。在平台复垦和土壤侵蚀防治中应采用减少平台汇水面积、增大地表水入渗能力和提高植被覆盖度的措施为主,本研究成果可为排土场复垦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分布及抗拉特征,为揭示地埂植物根系固结地埂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以三峡库区自然恢复的蓑草、人工种植的韭菜和蚕豆这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根系在不同地埂土壤深度的分布规律及根系抗拉特性。[结果](1)在0—40cm深度土壤中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直径变化表现出:蚕豆根系韭菜根系蓑草根系。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直径与地埂土壤的土层深度间服从指数函数关系。(2)在0—40cm地埂土层深度范围内,韭菜根系生物量与蓑草根系和蚕豆根系生物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韭菜和蚕豆地埂植物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蓑草地埂植物根系生物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3)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的单根平均抗拉力次序为蚕豆根系(10.53N)蓑草根系(6.03N)韭菜根系(4.51N),3种地埂植物根系单根抗拉力与根径呈幂函数关系(p0.05)。3种地埂植物根系的抗拉强度表现为蓑草根系(45.91 MPa)蚕豆根系(18.02MPa)韭菜根系(12.20 MPa)。(4)3种草本地埂植物根系黏聚力变化顺序为:蓑草根系(0.013 1kPa)蚕豆根系(0.009 4kPa)韭菜根系(0.005 5kPa)且3种地埂植物根系黏聚力与土层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p0.01)。[结论]自然恢复的蓑草地埂在三峡库区较其他两种人工种植的地埂植物有更好的固结地埂效果,从而有效控制坡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草本植物固结地埂可为三峡库区坡耕地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3.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分析了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超负荷的人口对该地区构成了双重压力。提出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是实现整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深入分析了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在实地调研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即:(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指导思想;(2)走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与发展小流域生态  相似文献   
74.
土壤颗粒组成分级标准的换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土壤颗粒组成分级标准的换算,通常可以在半对数纸上进行。本文通过卡庆斯基制的实测值,求出三次样条函数曲线,利用此曲线进行计算机插值,从而计算出国际制的表示值。应注意的是,在计算过程中,须检测此函数模型的凹陷和隆起的个别现象,以保证插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5.
<正>山体滑坡后形成裸露坡面,虽然坡面产生的泥沙量较少,但如果这种裸坡面积很大,或面积虽小而相对密集,又不能被植物自然覆盖,从而产生的泥沙就会缩短下游堤坝的寿命,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因而研究裸坡泥沙量的产生及移动机理有助于确定山间径流中泥沙运动以及裸露山坡重新恢复植被所需要的条件。1 试验处理试验地点设在靠近凯苏河一级支  相似文献   
76.
生活在沙漠地区的骆驼,不仅对沙漠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且具有很好的通过沙地能力。本文通过对驼足结构、运动方式及对沙地作用等的分析,根据仿生原理,提出了仿驼步行的设计原理与方法,研制了仿驼足机构,并对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此足性能良好,为开发步行车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在江苏丘陵地区缺硼土壤上种植油菜已广泛施用硼肥,但施用方法不当或长期过量施硼会引起土壤硼富集.本研究表明硼过量会造成油稻轮作制中水稻发生硼中毒,而造成水稻减产.引起水稻减产的土壤水溶性硼含量盆栽试验为2.68mg/kg,大田试验为1.97mg/kg.水稻分蘖期叶片含硼量可作为硼中毒的诊断指标之一,本试验中水稻发生减产时的分蘖期叶片含硼量为49.5~61.3mg/kg.  相似文献   
78.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输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结构及其内部磁路的设计方法,对采用国产材料研制的驱动器的位移及力的输出特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器具有理想的动态和静态输出精度和输出范围,可以用于精密设备的低频主动隔振平台中。  相似文献   
79.
对由柔性杆和柔性梁组成的两连杆柔性构件系统的弯扭耦合振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此柔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在柔性杆根部粘贴一只压电扭转致动器抑制柔性杆的扭转振动,在柔性梁根部粘贴一只压电弯曲致动器抑制柔性梁的弯曲振动。采用一种带有饱和环节及滤波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施控后的系统是稳定的,弯扭的各阶模态均能得到有效抑制,柔性梁末端的振动位移能得到显著衰减。  相似文献   
80.
利用水稻秸秆与畜禽粪便(牛粪、猪粪和鸡粪)等干重混合物(RCD、RPM、RCE)接种蚯蚓(Eisenia foetida)进行堆制,研究堆肥产物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蚯蚓堆制30 d后,稻秸牛粪、稻秸猪粪堆肥产物MBC含量显著下降; 3种稻秸粪便混合物经蚯蚓堆制后,堆肥产物微生物代谢熵、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尤以RCD的变化明显。稻秸牛粪、稻秸猪粪及稻秸鸡粪混合物经蚯蚓堆制后,总固形物平均重量损失分别增加6.45%、4.22%和3.82%; pH值均降低,其中RCD显著降低。蚯蚓堆制有助于提高堆肥产物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同时使碳氮比降低。水稻秸秆混入部分畜禽粪便经蚯蚓堆制可减少堆肥时间并提高堆肥质量,混入的粪便以牛粪最好,猪粪次之,鸡粪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