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6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利用SPAD和Dualex快速、无损诊断玉米氮素营养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欢  邬华松  王之杰 《作物学报》2010,36(5):840-847
为了探讨玉米生长过程中适宜的施氮量,以加拿大玉米品种Pioneer 38B84为试验材料,在底施氮为45 kg hm-2和基本苗7.9万株 hm-2条件下,研究追氮量0、34、68、101、135、169和203 kg hm-2以及氮饱和参考小区等8个处理对吐丝后玉米穗位叶SPAD值、Dualex值、地上部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PAD值、地上部生物量以及产量均随追氮量增加而增加,Dualex值随追氮量增加而降低。追氮101、135、169和203 kg hm-2处理的SPAD-氮饱和指数(SPAD-NSI)在各测定日期均大于0.95。追氮101 kg hm-2处理的Dualex-NSI在吐丝后18~46 d大于0.95;追氮135、169和203 kg hm-2各处理的Dualex-NSI在各测定日期均大于0.95。SPAD 值、Dualex 值、SPAD-NSI和Dulaex-NSI均与追氮量显著相关。在拔节期追氮101 kg hm-2 或135 kg hm-2即可满足玉米生长对氮素的需求,获得最大的经济产量。当超过最大产量施肥量时,氮肥用量的增加对SPAD值、Dualex值、地上部生物量以及产量均无显著影响。追肥不仅可达到与氮饱和参考小区同样的产量效果,而且还可减少氮肥的施用量,减少种植者的经济投入。在本试验条件下,基施氮45 kg hm-2,在拔节期适宜的追氮量为101 kg hm-2或135 kg hm-2。SPAD叶绿素仪与Dualex仪均可用来诊断玉米的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2.
在分析胡椒插条种苗培育技术以及生产中种苗培育效率低等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胡椒插条种苗标准化繁育技术,为广大胡椒种植企业和农户提供借鉴,为促进中国胡椒种苗标准化生产和胡椒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利用电子鼻技术分析4种不同加工方式胡椒粉(黑胡椒粉、白胡椒粉、脱水青胡椒粉和真空冷冻青胡椒粉)的气味差异。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区分4种不同加工方式的胡椒粉风味。在模式识别中,主成分分析法(PCA)的识别结果优于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电子鼻技术具有客观、快捷、重复性好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新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74.
以热引1号胡椒为材料,利用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花器官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其发育进程.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胡椒花穗长度和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且在20~28 d增长明显变缓.胡椒花为杂性花,兼具雌花、雄花和两性花,但雄花和两性花数量极少.胚珠为直生类型,具短珠柄,着生在中轴胎座上.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长达20d,速度比较缓慢.花穗同一部位雌蕊发育启动比雄蕊稍晚,但柱头在花粉囊破裂之前失活,这种雌雄异熟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远源杂交比例.  相似文献   
75.
阐述立体农业的概念、模式和特点,总结概括海南省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立体农业在海南省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南省实现立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今后海南省立体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6.
利用最大熵模型预测药用植物海南蒟的潜在地理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获得的24个种群位点和27个环境图层,选择最大熵模型(Maxent)在地理和环境空间上模拟了我国药用植物海南蒟(Piper hainanense)的潜在地理布局。结果表明,Maxent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87.5%,p值检验显示具有统计显著性。海南蒟的潜在区主要集中在海南、广东南部和广西部分地区,与已知的实际分布密切相关,此外在越南北部和老挝中部也有潜在分布的可能。目前已有部分分布区位于政府设定的自然保护区内,但仍有超过80%的分布区未被有效保护,常遭受人为干扰破坏。根据留一法检验和环境因子分析,部分与温度和降水有关的环境因子决定了海南蒟的潜在地理布局。  相似文献   
77.
胡椒园间作槟榔对胡椒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椒园间作槟榔是海南胡椒间作体系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模式,为探明其间作优势来源,以海南胡椒优势种植区4个试验点的胡椒单作与胡椒/槟榔模式为研究对象,调查了2009~2011年各点胡椒产量与养分投入状况,测定2011年土壤养分与胡椒植株叶片养分含量,从而对比了间作模式与胡椒单作模式下胡椒产量、土壤养分状况、肥料产量贡献率和胡椒叶片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各试验点不同产量水平下,同一地点间作模式的胡椒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土壤氮、磷、钾全量含量略低于单作,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间作模式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单作,且速效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养分投入相同的条件下,间作模式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均极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模式下胡椒叶片磷、钾养分含量周年大于单作。上述结果表明胡椒/槟榔间作提高了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促进了胡椒对磷、钾等养分的吸收,从而提高了其肥料利用效率,并最终提高胡椒产量。胡椒/槟榔的间作优势可能与二者地下部互作有关。  相似文献   
78.
采用根箱试验,对胡椒/槟榔间作系统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胡椒/槟榔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根系生态位有重叠现象;间作系统存在种间竞争;种间竞争导致了胡椒根系向下生长,而槟榔根系生长空间缩小;间作系统中胡椒处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9.
四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班×印2号’、‘班×印6号’、‘班×印7号’、‘班×印8号’4个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的化学成分。以印尼大叶种和班尼约尔1号为杂交亲本的4个杂交种质:‘班×印2号’、‘班×印6号’、‘班×印7号’、‘班×印8号’为原料,通过GC-MS对这4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胡椒品种不同对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都有显著影响。(2)3-蒈烯、柠檬烯、石竹烯、α-石竹烯、β-蒎烯、β-月桂烯、δ-榄香烯和α-蒎烯8种烯类物质是这4个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中含量较多的化学成分。其中,‘班×印8号’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中3种特有成分是(+)-环苜蓿烯、白菖油烯和β-萜品烯;‘班×印2号’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班×印6号’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与‘班×印7号’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中单独共有的3种成分是α-萜品烯、β-侧柏烯和α-蛇床烯。不同杂交种质白胡椒精油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0.
以胡椒插条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低pH和正常pH营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铝,研究胡椒根系细胞存活和有机酸分泌对低pH和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pH5.0(低pH)条件下,不添加铝时,胡椒根细胞即表现出坏死症状,当添加80μmol/L铝时,胡椒根细胞开始凋亡,200μmol/L铝添加导致胡椒根细胞全部死亡;pH6.0(正常pH)条件下,当添加80μmol/L铝时,胡椒根细胞出现坏死症状,200μmol/L铝添加导致根尖细胞大量凋亡。由此可见,低pH和铝的双重胁迫加速胡椒根细胞凋亡。低浓度铝添加致使胡椒根系分泌有机酸速率增加,柠檬酸为胡椒适应低pH和铝胁迫分泌的主要有机酸;在低pH和正常pH条件下,40μmol/L铝添加均可诱导胡椒根系柠檬酸分泌速度的增加,苹果酸仅在正常pH条件下低浓度铝胁迫时分泌速率增加。因此,低pH条件下,铝胁迫引起胡椒根系分泌有机酸种类减少,分泌速率降低。研究还发现Al3+是对胡椒毒害最严重的铝形态,是pH4.5土壤中的主要铝形态,目前海南省胡椒主要植区有50%的土壤pH低于4.5,所以对于胡椒园土壤的铝毒害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