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在低酚棉初花期,喷施一定浓度的助壮素(DPC)控制生长势过旺,盛花结铃期喷施4种不同浓度赤霉素(GA3),研究DPC-GA3配合应用对低酚棉成铃、纤维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DPC-GA3配合应用可减少蕾铃脱落,提高棉株中、下部果枝结铃比例以及内围和外围果节结铃率,增加单株结铃数,对纤维品质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在生理效应上,DPC-GA3配合应用有助于增强低酚棉根系活力,提高功能叶的净光合强度,促进茎皮中贮存的可溶性糖外运和利用,增加结实器官中光合产物积累的比例,提高功能叶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使棉株健壮生长,从而有利于提高结铃率,改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22.
麦绿素专用大麦的生产方式完全有别于普通啤用或饲用大麦生产,它以生产嫩叶(营养器官生物量)为对象,不仅要求生长快,鲜叶产量高;同时为了保证产品的营养品质,要求嫩叶有较高的叶绿素、蛋白质、维生素(Vc)、矿物质含量及SOD活性,并要保证产品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但目前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23.
三系杂交棉组合浙杂166的若干生育与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三系"杂交棉组合浙杂166和人工去雄配制杂交组合中棉所29(CK1)与常规品种泗棉3号(CK2)的若干生育与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浙杂166株高显著高于CK2,但与CK1无显著差异,表现为盛蕾初花期生长旺盛,出叶速度、株高日增长及现蕾、结铃高峰期日增蕾、铃数显著高于CK2。前期成铃数少,伏桃数显著少于CK2,但中后期成铃数显著增加,最后总铃数与CK1、CK2相近;铃重和皮棉产量显著高于CK2,但与CK1无明显差异。浙杂166盛花至始絮期叶片氮和叶绿素含量较高,细胞间隙CO2浓度较低,中后期Fv/Fm、ФPS 、光合作用强度高于CK2,有利于积累较多的光合产物,为后期集中开花结铃和增结早秋桃提供充足的有机养分。  相似文献   
24.
优化配方施肥对棉花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5.
彩色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浙江省外引进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以台州当地主栽品种东农303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黑龙江引进的紫罗兰产量比对照东农303增产3.5%,达显著水平,薯块较大、结薯集中、芽眼中等、表皮光滑、长椭圆形,商品率85.1%.SO3-2652品种也具有较高产量,薯块较大、结薯较集中、表皮光滑、圆形,有较高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26.
采用单因子5水平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了氮素营养对短季棉成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氮可显著提高棉株中下部果枝及内围果节结铃率,促进增结估桃,提高总铃数,铃重及光合产物的经济利用率,从而有利于增加皮棉产量及霜前皮棉产量。  相似文献   
27.
低酚棉浙棉9号产量和品质与综合农艺措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建立了低酚棉浙棉9号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的产量数学模型,获得了每公顷皮棉产量达1500kg的农艺措施最佳组合,每公顷密度为46650~48495株,氮肥(纯N)199.35~219.9kg,磷肥(P2O5)64.05~72.45ks,钾肥(K2O)201.45~220.50kg,打顶时期8月1日~3日.农艺措施对皮棉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是:氮肥>打顶时期>钾肥>密度>磷肥.对棉纤维品质和棉子仁营养品质关系研究结果,钾肥对棉纤维品质影响最大,钾与纤维长度、强度、麦克隆值呈正相关,磷肥与棉子仁中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和磷与棉子仁中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
    采用再裂区设计,探讨不同氮、磷肥用量及配比对2个大麦品种(皮大麦浙农大3号和裸大麦CAW192)籽粒植酸、蛋白质和总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对大麦植酸积累影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植酸含量下降;裸大麦CAW192的植酸含量显著低于皮大麦浙农大3号,且对氮肥的反应更为敏感.磷肥用量对大麦籽粒植酸含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浙农大3号在中度磷肥用量下最高,显著高于低磷和高磷处理;而CAW192的籽粒植酸含量在3个磷水平下无显著差异.氮、磷肥之间的互作效应显著,增施磷肥可"缓冲"氮肥效应.相关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和植酸含量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籽粒总磷含量和植酸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两供试品种表现不同,浙农大3号显著,CAW192不显著,表明大麦种子植酸含量与总磷含量的关系亦因基因型而异.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西藏野生大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变异,分别测定了76份西藏野生大麦在杭州、武汉2地的β-淀粉酶活性、β-葡聚糖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籽粒β-淀粉酶活性、β-葡聚糖和蛋白组分含量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杭州2006—2007年度种植条件下的β-淀粉酶活性均值和变异幅度最高,且β-淀粉酶活性和β-葡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和变化趋势恰好相反;4种蛋白质组分中,醇溶蛋白含量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明确了西藏野生大麦品质性状变异对于栽培大麦麦芽品质性状改良和功能食品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氮素营养对短季棉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营养对短季棉生理代谢及产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在杭州、慈溪两试点,浙506的适宜施氮量(纯N)分别为87.7,97.0kghm-2,可显著提高功能叶比叶重及全氮、钾和叶绿素含量,增强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协调碳、氮营养代谢,增强盛花前根系活动,促进棉株稳健生长.同时合理施氮能显著增加伏桃的数量、提高铃数、铃重和产量,但衣分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