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3篇
  7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牛磺酸对泥鳅、麦穗鱼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牛磺酸是一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含硫氨基酸,又称牛胆碱、牛胆素,相对分子质量小,无抗原性,各种给药途径均易被吸收。国内外对牛磺酸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它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有调节细胞渗透压、稳定细胞膜、维持细胞Ca^2+稳态和清除氧自由基等广泛的细胞保护作用,它还是调节神经系统、各种组织、细胞等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近年来,人们对牛磺酸的营养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进行了不少研究与开发,发现牛磺酸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解除疲劳,也作为体内的抗氧剂,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前景比较广阔。  相似文献   
42.
本文报道了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在宁夏利用温棚养殖淡水白鲳试验的措施与结果,温棚水温保持在24-30℃的条件下,体重3-6克的仔鱼经9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达0.5kg,其生长速度是尼罗罗非鱼的1.8倍,是鲤鱼的1.3倍。文章对宁夏引进淡水白鲳温棚养殖做了讨论,认为适宜在我区进行温棚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43.
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BP神经网络的黑河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究黑河流域富营养状态,为黑河流域水体污染综合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叶绿素a(Chl.a)、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_)、透明度(SD)作为评价因子,使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BP神经网络对黑河流域的富营养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黑河富营养化状况主要以中营养级为主,其中野牛沟和张掖湿地的营养指数接近轻度富营养程度,东居延海处于重度富营养化,尤其是总氮指数很高,应该及时进行治理和保护。[结论]相对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BP神经网络对黑河流域的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实际结果,较为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44.
银川市阅海湖水环境容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银川市阅海湖水环境容量及其变化趋势,为阅海湖水体污染防治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15至2017年冬(1月)、春(4月)、夏(7月)、秋(10月)对阅海湖进行水样采集,设置3类水质目标情景,采用已有模型评估阅海湖2015至2017年在不同水质目标情景下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化学需氧量(COD_(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总氮(TN)、氨氮(NH_3-N)、总磷(TP)的最大环境容量。[结果]水质目标为Ⅱ类时,BOD_5, NH_3-N有剩余环境容量,COD_(cr)需消减122.4%,142.7%,169.6%; COD_(Mn)需消减190.7%,243.8%,248.6%,TN需消减47.3%,40.5%,47.1%;TP需消减67.6%,71.9%,71.0%;水质目标为Ⅲ类时,BOD_5,NH_3-N,TN有剩余环境容量,COD_(cr)需消减0%,4.4%,40.3%;COD_(Mn)需消减7.3%,85.7%,94.1%;TP需消减35.0%,42.6%,41.8%;水质目标为Ⅳ类时,各项指标均达到水质标准且剩余环境容量呈减小趋势,其中TP浓度接近Ⅳ类水质标准限值,是阅海湖最主要污染因子。[结论] 2015至2017年阅海湖水质总体为地表水Ⅳ类,各项指标均有剩余环境容量,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45.
沙湖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pH值、总磷和透明度。[结论]该研究为沙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2008年4月到2009年1月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全年共检出轮虫8科16属23种,春季(19种)>夏季(14种)>秋季(10种)、冬季(10种),年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分别为347ind./L和0.290mg/L,轮虫优势种为角突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长三肢轮虫、针簇多肢轮虫、萼花臂尾轮虫。轮虫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547 ind./L和0.447 mg/L)>夏季(345 ind./L和0.428 mg/L)、春季(323 ind./L和0.186 mg/L)>冬季(175 ind./L和0.099 mg/L);轮虫生物量水平分布表现为鸟岛>十一队>老渔场>湖心>进水口。全年轮虫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018(1.519~2.720);平均丰富度指数为1.441(1.096~2.523);平均均匀度指数为0.636(0.456~0.857),呈现季度变化,而水平变化不明显。探讨了沙湖轮虫种类组成特点,分析了水体环境因子对轮虫密度的影响,对沙湖水体营养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7.
以粗蛋白、总能、赖氨酸、非植酸磷为试验因素,各设6个水平,采用均匀设计U6*(64)制成6种配合饲料,饲喂黄河鲇(Silurus lanzhouensis)幼鱼60 d,研究黄河鲇对饲料粗蛋白和能量的需要量。以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为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降维分析和优化求解。结果显示:摄食第3组饲料(蛋白质42%,总能19.50 kJ/g)试验鱼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均获得最大值,分别为84.83%、1.02%、2.98;随着饲料中粗蛋白、总能的增加,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黄河鲇幼鱼对饲料粗蛋白的需要量为42.48%~42.96%,对总能的需要量为19.3~19.4 kJ/g。  相似文献   
48.
牛磺酸对鲤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将牛磺酸以0.05%、0.10%、0.15%、0.20%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鲤(体重40.73±3.92 g)30 d后,测定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中的丙二醛含量,其中0.10%添加组效果最好,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溶菌酶活力(P<0.01),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74%、8.04%;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和肝胰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00%、14.40%;极显著地提高鲤血清的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地提高鲤肝胰脏的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6.87%、9.98%;极显著地降低鲤血清和肝胰脏的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5.28%、15.21%.饲料中适宜剂量牛磺酸的添加,能显著增强鲤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减轻鱼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9.
于2017年春(4月)、夏(7月)、秋(10月)和冬季(1月)测定星海湖的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以及叶绿素a和水温(WT)、pH、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3-N)、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_(Mn))、透明度(SD)、叶绿素(chl.a)、生化需氧量(BOD_5)等水质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灰关联法分析星海湖浮游植物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浮游植物的最主要水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星海湖水体基本为绿-硅-蓝藻中污染型。星海湖中浮游植物指标与大多数水环境因子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浮游植物生物量与TN、BOD_5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浮游植物密度与pH、SD、DO、COD_(Cr)、TN、BOD_5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叶绿素a与WT、pH、COD_(Mn)、NH_3-N、TN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氮营养盐对星海湖浮游植物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0.
通过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耦合盆栽试验,以补灌定额(X1)、氮肥施量(X2)、磷肥施量(X3)、钾肥施量(X4)为试验因素,选用4因素5水平的均匀设计,研究不同水、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影响,建立起马铃薯淀粉含量与灌水量、氮、磷、钾施用量的关系方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影响顺序为:X3X2X1X4,各因子交互作用对马铃薯淀粉含量影响顺序为:X1X3X1 X2X1 X4,二次项X1、X2、X3系数为负,说明灌水量、氮肥施量、磷肥施量过多和不足均会对淀粉含量产生副作用。以马铃薯淀粉含量为目标函数,最大值为17.60%时,各补水时期灌水量最佳分配为:补灌定额为930m3/hm2,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分别为180、240、276.1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