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4篇
  7篇
综合类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马尾松赤枯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尾松赤枯病(Pestalotia funerea Desm.)是马尾松(Pinus massoiana Lamb.)幼林叶部的主要病害。初步了解在四川、贵州、广东、江苏等省都有分布。四川的万县、涪陵、达县、宜宾、绵阳、内江、江津、南充、重庆等地(市)普遍发生。有的危害成灾,病株率高达100%,病株感病指数30.5-64.2%;病叶率39.5-99.7%,病叶感病指数28.6-76.4%。受害针叶半截以致全针枯死,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影响林木生长成林。1974-1977年在四川忠县国营石子林场的马尾松人工幼林进行了马尾松赤枯病的危害、病原、症状和流行规律的研究,1978年在四川省永川森林病虫防治试验站作接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22.
为了深入探究北洛河上游长时间序列年径流量变化规律及周期特征,加强对流域水资源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基于北洛河上游吴旗水文站1971—2014年实测径流量数据,采用M-K(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R/S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分析了全年及汛期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和持续性; 并采用Morlet小波变换对径流时间序列进行了多尺度周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从径流量年内分配来看,1971—2014年,北洛河上游径流年内集中分布在6—9月,月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8月,分配曲线呈“双峰型”。随着时间推移,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逐渐减弱;(2)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降低,全年和汛期的径流量变化均呈显著减少趋势(p<0.05),且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一致的可能性很大,即减少趋势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全年和汛期径流量序列Hurst值分别为0.53,0.69);(3)北洛河上游径流量呈现出多尺度性、主周期性和同步性变化的特点。汛期和全年径流量具有相似且显著的变化周期,主要受到3,11,19 a左右3个主周期的影响。总之,北洛河上游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且变化周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3.
在PDA、KB和含Fe(+++)的KB琼脂平板上,Pseudomonassp.A03和Rhizoctoniasolalni之间出现抑菌带。PseudomonasspA03培养物的无菌滤液及其粗提物以及在KB平板上产生的挥发性抗生物质都能抑制Rhizochtoniasloani菌丝生长。电镜扫描发现A03在杉木和云杉幼苗根面定殖。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下潜在蒸散发(ET0)的时空特征,为区域生态需水研究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延河流域1978-2017年逐日气象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方法对ET0进行计算,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Pettitt检验对ET0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Pearson相关...  相似文献   
25.
从健康杉苗根围分离抗RhizoctoniasolaniAG-4的有荧光的假单胞杆菌的分离物Pseudomonassp.A03,在室内灭菌上和自然土条件下,用其菌悬液浸种对杉木和云杉幼苗立枯病(R.solani)有明显防病效果,并能促进植物生长,并随幼根和幼茎的伸长而移动。在5℃、15℃、25℃条件下,A03种群在60天内均能存活。  相似文献   
26.
邱德勋    穆兴民      赵广举      高鹏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6):65-72
为探究渭河流域极端降雨变化趋势及其对水沙情势的影响,采用非参数趋势检验、突变检验和连续小波变换诊断了渭河流域1960—2019年的极端降雨指数及径流输沙序列的变异特征,通过双累积曲线法和相关分析法定量评估了流域极端降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极端降雨指数呈阶段性波动变化,总体上PRCPTOT,RX5day和RX1day呈不显著下降趋势,R95pTOT,SDII和FSPTOT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各极端降雨指数均存在以4~6 a,11~12 a,28~29 a为周期的变化特征。径流与输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分别在1993年、1999年发生突变,其中径流存在5 a和12 a的周期。各极端降雨指数均与径流、输沙量正相关,相比之下,输沙量与各极端降雨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偏低。极端降雨变化对径流与输沙量的减少具有重要影响。其中,PRCPTOT对径流减少的影响最大(29.65%),其次是RX5day(25.68%)和FSPTOT(25.95%)。PRCPTOT对输沙量减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10.02%),其次是RX5day(7.12%)。综上,渭河流域水沙情势的变化受极端降雨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7.
Gliocladium virens生物型GVP寄生在Rhizoctonia solani的菌丝和菌核上。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我们发现GVP的菌丝缠绕在寄主菌丝上侵入并在其内生长,形成附着胞,寄主菌丝原生质颗粒状或外溢以及有时呈丛枝状。在PDA平板上GVP产生的挥发性物质抑制寄主菌丝的生长和菌核的形成。GVP的三种供试培养滤液影响寄主菌丝生长和干重的降低,使细胞内含物外渗,以致崩解死亡。被寄生的寄主菌核的组织软化、不萌发。  相似文献   
28.
29.
关中平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关中平原13个气象站1957-2019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Pearson相关分析和小波相干分析等方法,计算各极端降水指数,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探讨极端降水与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 表明:(1)在时间上,除极端降水强度以0.007 mm·d-1·(10a)-1速率的上升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其...  相似文献   
30.
Gliocladium virens野生抗生菌株Fo51的麦麸(石至)石制剂防治杉苗猝倒病Rhizoctonia solani,在田间小区试验中,每小区(0.5m~2)施制剂50克、25克、12.5克及接种R.solani后施制剂25克,与不处理对照相比,其防治效果分别为42.7%、61.4%、44.7%和46.8%,与接种R.solani的处理相比,其防治效果分别为54.0%、68.9%55.6%和57.2%,大田防治试验的防治效果平均72.9%,出苗率平均增加7.1%,60天后的保留苗数平均增加9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