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7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单氰胺处理对巨峰葡萄萌芽成花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厦门市同安区海堤葡萄园种植基地,以葡萄品种‘巨峰’为材料,研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中不同用量单氰胺处理对葡萄萌芽率、成花率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情况,明确单氰胺在葡萄生产上的最适用量。结果表明:低用量单氰胺处理对提高萌芽率不显著,高用量处理则易造成部分芽的损伤,体积分数为4.00%的单氰胺处理的催芽效果最好;不同用量单氰胺处理对巨峰葡萄成花率与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2.
对意大利观赏番茄‘麦克汤姆’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麦克汤姆’番茄属于有限生长型,正常生育期80~90 d,播种40 d左右开花,植株、花、果均可观赏,观赏期约50 d,果也可食用。遮荫栽培的植株要比露天栽培的植株矮小,果实小而少。泥炭土栽培的麦克汤姆番茄在株高、冠幅、叶片大小、花数和果数上都为最高,营养品质最好;自配土栽培的番茄次之;而菜园土栽培的番茄在生长前期长势最好,开花最早。  相似文献   
63.
贮藏温度对橄榄果实多胺与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檀香和长营橄榄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4.5±0.5)、(8.5±0.5) ℃ 2 种低温和室温条件下果实多胺的质量摩尔浓度与保护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促进果实多胺类的腐胺、精胺和亚精胺的合成,保持果实中保护酶活性的相对稳定,减少 V C 的氧化,减缓膜脂过氧化作用.结果还表明,供试 2 个品种的果实多胺的质量摩尔浓度存在极显著差异,显示了果实多胺的质量摩尔浓度可能与耐贮性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4.
酸雨对园艺植物危害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20年来国内外酸雨对园艺植物危害机理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酸雨对植物形态结构、细胞膜功能损伤和植物代谢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65.
喷施Ca肥可提高果实含Ca量,以盛花后2,6,10周连续喷Ca效果最佳,盛花后2周喷Ca其次。Ca可抑制果肉PPO活性,减少酚类物质含量和降低细胞的膜透性,2,16,10周连续喷Ca可有效防止奈果实褐变。  相似文献   
66.
[目的]比较3种特早熟温州蜜柑‘稻叶’、‘大浦’、‘大分’外观和内在品质差异,为其上市时间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纵横径、单果重、可食率、瓣数和果皮叶绿素等外观形态,以及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类胡萝卜素、总酚、类黄酮等内在品质指标,分析3种特早熟温州蜜柑的内外在品质。[结果]3个品种果皮薄而光滑,呈青绿色,果实形状多为扁圆形,瓣数为9~13瓣,其中,大浦、大分果形较大,稻叶果形偏小。内在品质方面,稻叶和大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小且高于大浦;稻叶的可溶性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大分次之,大浦含量最低;另外,稻叶的可滴定酸、Vc、总酚含量最高,大分最低,大浦介于两者之间;在糖酸比方面,大分最高,稻叶次之,大浦最低。[结论]大分的内外品质较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7.
一、福建芒果生产的发展前景芒果是著名的“热带水果之王”,因其色丽、味佳、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据估计,到2000年我国的芒果产量为80万吨,将占同年水果总产量6250万吨的1.3%,全国人均拥有量约为0.65kg。由此看出,芒果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国...  相似文献   
68.
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人们对稀土元素生物学效应 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许多论点。从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赋存、稀土元素对植物光合 作用的影响机制、稀土元素对细胞中Ca的竞争取代机制、稀土元素对生物体内自由基的清除机制和 稀土与生物大分子的紧密结合及在细胞水平的定位五个方面综合分析了稀土元素对于植物体作用 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稀土农用技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9.
模拟酸雨对龙眼叶片叶绿素a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邱栋梁  刘星辉 《园艺学报》2000,27(3):177-181
利用OS5-FL饱和脉冲调制式荧光测定仪研究了酸雨胁迫对龙眼叶片叶绿素a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5的酸雨胁迫下,龙眼叶片叶绿素a荧乐诱导动力学曲线发生明显变化,Fv/Fm、Fv/Fo、PSⅡ非环式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ΦPSⅡ)、荧光下降比值(Rfd)、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均随酸雨pH下降而降低,说明酸雨抑制了PSⅡ的功能和碳同化能力。叶绿素含量下降主要是由  相似文献   
70.
青鲜素(MH)诱导龙眼焦核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鲜素(MH)诱导乌龙岭龙眼焦核种子的研究发现,MH处理乌龙岭龙眼后其种子GA3、IAA和ABA含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总体呈下降趋势,GA3含量成熟前达到最低;乌龙岭龙眼焦核的形成与激素之间的比值关系密切,种子形成期间,经MH处理龙眼ABA/GA3和ABA/IAA值高于对照,这可能是龙眼果实焦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