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以高抗甘薯蔓割病品种金山57和高感蔓割病甘薯品种新种花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F1分离群体,对F1群体进行蔓割病抗性鉴定,从中选出7个高抗和7个高感蔓割病株系构建抗、感池。以抗、感池基因组DNA为模板,用276对SRAP引物组合对其扩增,从中筛选出98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再以抗感亲本加抗感池基因组DNA为模板筛选,从98份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33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后通过用一组小群体(6个高抗株系和6个高感株系)进一步筛选,最终获得一对与甘薯抗蔓割病连锁的SRAP引物组合a12b8,经过抗感亲本及F1代的进一步验证,认为该标记与甘薯抗蔓割病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福克212系由“燕子×克新2号”杂交组合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89 d左右,叶片绿色,茎绿带褐色,单株块茎数6~8个,薯型扁圆型,薯皮黄色、光滑,薯肉黄色,芽眼浅,干物质含量18.5%,适口性好,休眠期60 d左右,产量25 500~27 000 kg·hm-2.2011年3月福克212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13.
以马铃薯晚疫病感病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对象,采用68%精甲霜锰锌可湿粉剂、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粉剂和64%恶霜锰锌可湿粉剂3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交替使用其中2种或3种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效果优于单一使用1种药剂;68%精甲霜锰锌可湿粉剂与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粉剂、70%安泰生丙森锌可湿粉剂与64%恶霜锰锌可湿粉剂、68%精甲霜锰锌可湿粉剂与64%恶霜锰锌可湿粉剂3种组合交替施用共喷药4次,防效分别为65.96%、61.70%、60.34%,商品薯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为61.74%和60.07%和52.01%。生产上可选用药剂交替使用来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由福建省农业厅种子总站主持,参试单位有龙岩、泉州、福州市农科所和莆田、漳浦、同安、南安、宁德等县(市)良种场及霞浦县种子管理站共9个点,参试品种11个(表1).没有收到漳浦点资料,不参加汇总.宁德点因数据差异过大,干产及干率不参加统计.  相似文献   
15.
甘薯品种资源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明福建省保存的甘薯品种资源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情况,按国家有关标准完成对211份资源品种8种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经相关分析及对部分品种稳定性测定,筛选出营养成分含量较好的品种96份。明确了干物率、淀粉、水溶性总糖、粗纤维和维生素c总体上表现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品种的干物率、淀粉、粗纤维和胡萝卜素4个指标受环境影响较小,表现稳定;而可溶性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和维生素C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同种植区域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影响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培养基类型、培养容器及外植体接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比固体培养基更有利于试管薯的诱导产生,产生的试管薯各项指标均优于固体培养基;250mL广口瓶培养产生的试管薯鲜薯重与100mL和150mL三角瓶培养容器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每瓶接种10~15个外植体既能获得数量较多的试管薯,且试管薯的质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甘薯抗薯瘟病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水杨酸(SA)浓度对甘薯抗薯瘟病和抗氧化酶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甘薯接种薯瘟菌前3 d喷施不同浓度SA,1-7 mmol.L-1SA均可诱导甘薯对薯瘟病的抗性,其最适浓度为5 mmol.L-1;SA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使过氧化氢(H2O2)累积减少.可见在薯瘟病菌浸染下,SA能够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可诱导甘薯对薯瘟病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8.
福薯8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作物所以福薯1号与福薯4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甘薯新品种.通过对其主要特征特性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福薯8号叶片与块根的生长协调、中后期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增长率和经济系数是其丰产的主要生理基础.该品种薯皮粉红色,薯肉黄色,薯形下纺锤形,熟食味好,可作为优质食用及食品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福州 350013)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其与番薯属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叶菜型甘薯‘福菜薯18号’为试验材料,利用BGISEQ-500平台和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单分子测序技术对全基因组进行建库测序,并组装其叶绿体基因组.结果显示: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1 387 bp,具有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其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LSC)、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SSC)和2个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IR)的长度分别为87 597, 12 052和30 869 bp.注释共得到132个基因,包含87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37个tRNA基因.在叶菜型甘薯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搜索到54个SSR位点,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重复基序个数分别为32, 4, 3, 11, 2和2个.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叶菜型甘薯与甘薯四倍体野生种Ipomoea tabascana和二倍体野生种Ipomoea trifid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