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提高广东砂梨栽培效益,选用10种不同类型果袋对早熟砂梨品种粤引早脆梨进行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后粤引早脆梨果皮颜色、果面光洁度、果点数量和锈斑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套袋果的单果重量和可食部分均有所下降,分别比对照下降12.70%和14.21%。与对照相比,套袋后粤引早脆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降低2.49%~14.66%和2.17%~16.72%,而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果实硬度则分别提高0.35%~21.06%、3.25%~42.52%和1.47%~14.11%。综合比较认为,内袋黄外袋内黑外黄双层果袋(D-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2.
黄板诱杀技术在防治桔小实蝇成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黄色粘虫板对桔园内的桔小实蝇成虫的诱杀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板不同的放置方向其诱杀量以南向为最多,4个方位之间的诱杀效果没有显著的差异;黄板放置高度120 cm以上,每667 m2以放置66块为宜,诱杀时段以11:00~15:00为佳.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广东省梨的品种资源、种植分布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围绕提高梨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提出广东省梨生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4.
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新北蕉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新北蕉春植蕉假茎高254 cm,假茎基部粗77.8 cm、中部粗55.9 cm;叶片较短阔且厚,抽蕾前第6~8片叶近对生;果穗长67 cm,粗126 cm,果梳较密,结构紧凑;果指长为19.5 cm、粗11.3 cm,果柄长2.3cm,果形好;单株产量20.8 kg;生育期410~430天;中抗枯萎病,在枯萎病重病园种植发病率为33.1%~40.0%。  相似文献   
25.
广东山区早钟6号枇杷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山区商品栽培早钟6号枇杷,早熟、果大、优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早钟6号枇杷在广东山区气候条件下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种植营养杯苗快速成园,加强肥水管理,控冠整形和修剪、培养健壮夏梢延长枝为结果母枝,增加适时花量、提高商品果率,果实套袋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6.
穗龙一号无核甜橙无核原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7.
开展贡蕉在南亚热带蕉区的生产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贡蕉具有生长周期较短、果实颜色美观、可食率高、香甜可口、品质优的特点,但抗逆性如抗风性、抗寒性较差,株产较低,产量品质不十分稳定.选择适宜园地栽培贡蕉,适时定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及时除芽,采用防寒、防风栽培等配套措施,能提高贡蕉在广东省蕉区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8.
枇杷果肉柔软多汁,甜酸可口,风味佳良,果实在春末夏初成熟,正值鲜果淡季,很受人们喜爱。广东省枇杷分布虽广,但多为零星种植。20世纪60年代普查时发现良种10多个,80年代初复查时,很多良种因种种原因而绝迹。70年代后期推广从福建省引入且表现较佳的解放钟枇杷,因其口感较淡、味偏酸等原因,没有形成规模栽培。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于1981年以解放钟和森尾早生杂交,选育出的一个早熟枇杷新品种,199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为了解决广东省早熟枇杷良种缺乏、春末夏初的鲜果淡季供应及中北部山区果农的出路等问题,经充分考察论证,本所在1999年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批量引进早钟6号枇杷,该品种目前已成为广东省枇杷商品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现将7年来的引种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9.
【目的】针对苹果桃种植规模逐年增加、栽培管理技术落后、果实品质良莠不齐等问题,探讨施用有机肥及套袋对苹果桃果实品质提升的作用,旨在提高苹果桃果实采前品质及采后保鲜性能。【方法】以苹果桃为试材,研究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套袋,与施用复合肥(CK)相比对提升果实品质及采后保鲜性能的影响,以及套袋对果实农药残留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有机肥处理的苹果桃果实单果质量达232.35(±21.3)g,比对照增加39.8%,但果实硬度及维生素C(Vc)、总酸、总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别不大;施用有机肥延缓了苹果桃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果实软化进程,延长保鲜期约1周时间。有机肥+套袋处理与施用有机肥处理相比,苹果桃果实总酸含量降低24%、还原糖含量增加10.5%,且毒死蜱、氯氰菊酯、吡虫啉等农药残留降低,而两个处理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差异不大;有机肥+套袋处理显著降低了苹果桃果实在采后冷藏过程中的失重率。【结论】施用有机肥结合套袋对提高苹果桃果实的品质效果较好,且能有效提高苹果桃果实采后保鲜性能。  相似文献   
30.
为选育无核金桔(柑)优良品种,以优质、有核的实生金桔群体接穗为试材,采用60 Co-γ射线5 000~8 000R照射,单芽嫁接,繁育诱变群体,栽种结果后初选出无核突变单株(V1代),再单芽嫁接分离繁殖,复选出无核突变性状稳定的优良株系(V2代),繁育种苗(V3代)在广东省中北部金桔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中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株系一年开3次花,果熟期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果实长球形,单果质量13~18g,无核;全果打浆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1.7%、总酸0.166%,固酸比达130.7;果皮与果肉鲜食风味浓甜、芳香、无苦辣味。本研究认为,"无核金桔优株"的果实品质优良,适宜在广东省中北部等金桔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