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13种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Pseudamonas fluoroscens)的体外抑菌效果,为其在鱼类赤皮病防治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检测荧光假单胞菌对13种中药提取液的敏感性,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中药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选择抑菌效果最佳的中药为试验药物,进一步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和静置时间对中药杀灭荧光假单胞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荧光假单胞菌对乌梅、大黄高度敏感,对芦根、黄柏、青皮、车前草、熟地黄、地榆等中度敏感,对柴胡、决明子、贯众、麦冬、青蒿等不敏感.不同中药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排序为:乌梅>大黄>熟地黄=地榆>车前草>黄柏>芦根=青皮,其中以乌梅的杀菌作用最强,MIC和MBC分别为7.813和15.625 mg/mL.随质量浓度的增加,乌梅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杀灭效果不断增强,14.00~18.00 mg/mL的乌梅提取液能迅速杀灭病原菌,且静置32h后仍具有较强的药效作用.[结论]乌梅提取液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最佳,在14.00~18.00 mg/mL的条件下能够快速杀灭病原菌,在实际生产中可适当加大使用剂量,充分发挥其迅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2.
热激蛋白与植物的抗逆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热激蛋白Heat-Shock Protein(HSP)又称热休克蛋白或应激蛋白(Heat-Stress Protein),是细胞在应激原(如高温)刺激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  相似文献   
33.
8~9月向贡柑植株喷施两次0.2%KH2PO4+0.1%H3BO3,可促进向阳果实于11月初成熟上市;采收后立即喷施DA-6,可显著增加留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冷期的好果率。GA3、DA-6和NPK复合肥联合处理可极显著减轻迟采收沙糖桔果实的冷害,使其在1月底至2月初上市。以上技术措施由于可使果实提早和推迟成熟上市,因此可减轻中段的销售压力,从而使剩下的果品在中段避开峰期、按市场需要上市,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
梁廉  邵玲  梁广坚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41-43,封2
以紫背天葵无菌球茎芽和球茎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浓度6-BA和NAA组合对两种外植体丛生芽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球茎芽为外植体更适合芽丛的诱导,其污染率极低,出芽时间约14.2 d,不定芽诱导率为98.6%,增殖倍数达到5.29倍。从两种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生长质量情况分析,鼎湖山紫背天葵最适宜的芽丛增殖配方均为MS+蔗糖30 g/L+NAA 0.2 mg/L+6-BA 1.5 mg/L+卡拉胶7.0 g/L。  相似文献   
35.
接种AM真菌对脱毒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苗盘和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脱毒马铃薯菌根侵染率和产量的影响。在苗盘试验条件下,接种Glomus mosseae(BEG167)和Glomus versiform(G.v)2种菌种。在灭菌土壤中,接种BEG167和G.v,脱毒马铃薯侵染率分别达到27%和32%;BEG167使组培脱毒苗移栽生成的微型薯产量比不接种处理增加54.2%。未灭菌土壤上接种BEG167和G.v,侵染率则分别为44%和27%,而对照的侵染率为22%;接种BEG167使组培脱毒苗移栽生成的微型薯产量比不接种处理增加25.2%;在灭菌和未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G.v均降低了组培脱毒苗移栽生成的微型薯产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混合菌种(BEG167+G.v,体积比1:1)作为接种剂。接种菌根菌剂使脱毒马铃薯侵染率由21%提高到47%,薯块产量增加21%。上述结果证明,在苗盘和大田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都能侵染马铃薯根部,并能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36.
总结了北方地区桂花嫁接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嫁接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的桂花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7.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新疆2002~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和影响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基于新疆现状生态水平评价,预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后,人均生态足迹将持续增长,生态赤字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38.
淮山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是药食两用的温补食品。为促进广东淮山产业良性发展,主要介绍了广东各地方淮山品种资源、植物学形态及生长习性,各市县淮山栽培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营养成分和功能性物质研究,淮山采后深加工研究,同时从当前淮山种质保护、产销加工和科学研究3个方面指出产业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产业发展方向,以期实现广东省淮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张海强  邵玲 《水产学报》2017,41(12):1919-1927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能够引起鲤科鱼类大量死亡,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申报的重要疫病,也是我国唯一被列为一类疫病的鱼类传染病。为建立SVCV的快速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其主要结构蛋白间的免疫原性差异,实验首先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克隆并诱导表达,纯化SVCV的核蛋白(N)、磷蛋白(P)和基质蛋白(M),并进一步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抗血清经Protein A柱进一步纯化获得3种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对抗体效价和特异性进行分析验证。结果发现,SVCV的N、P和M重组蛋白均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大量表达,且表达的蛋白经纯化后免疫实验动物产生了相应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3种蛋白抗体均与SVCV重组蛋白及天然蛋白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ELISA结果显示,针对P蛋白制备的抗体效价最高,可达409 600;针对N和M蛋白制备的抗体效价也均大于204 800。同时,特异性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3种蛋白抗体均仅与SVCV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与SVCV宿主其他易感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实验结果将对SVCV的快速诊断及疫苗开发提供新的手段和思路。  相似文献   
40.
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多种利用木材制成的工艺木门,但用竹材制成的工艺门较少.笔者认为开发生产竹制工艺门具有以下优点:①节约资源.一般木材要10年以上才可使用,而毛竹繁殖、生长快,5年以上即可使用.且可间伐.江南地区有大量的竹材资源可利用.②硬度比普通木材高,牢度好,经久耐用.③竹材纹路清晰、美观,可设计成多种图案.④成本低,可开发不同档次的工艺门.因此,开发生产竹制工艺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