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以超高产春小麦品种克丰4号为试材,以新克旱9号、东农7742、克涝3号为对照品种,综合考察其独特的产量的结构及其干物质动态积累规律。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超高产品种克丰4号较其它三个品种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单株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粒重相对较低,但单位面积上群体的生物产量和粒重分别提高16.7%和48.2%。尤其以杆强和耐密成为具有当今高产产量潜力的主要因素。为今后东北春小麦超级种的组合配制、后代选择及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对目前克字号优质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背景、遗传特点,探索亚基构成与品种品质性状的规律性关系,为今后小麦品质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早熟、中熟、晚熟春小麦品种的根系特点及其与地上部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的根数、根长、根重峰值有较大的差异,晚熟品种克涝6号最大,次之为中熟品种克丰3号,早熟品种克涝3号最小,而且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生育期根冠比均在拔节期最大,然后呈下降趋势,中、晚熟春小麦品种不仅具有较多的根系,而且还有较繁茂的地上部的特征.  相似文献   
34.
本文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单株和群体旗叶面积、旗叶干物质积累、总干重、籽粒干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旗叶面积、旗叶干物质积累、总干重、收获指数、籽粒干重随密度增大而减少;而群体旗叶面积、旗叶干物质积累、总干重、收获指数、籽粒干重则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并且950株/m^2与750株/m^2密度下的产量差异显著;950株/m^2较750株/m^2密度下的产量高出10.1%,产量各构成因子无显著差异。说明大密度一小株型群体结构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3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对东北春小麦中晚熟生态区8个主栽品种的产量与其他几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晚熟小麦品种的产量与各数量性状间的灰色关联位次是:穗粒数>株粒重>千粒重>株高>株穗数>穗长>小穗数,这从农艺性状方面为今后春小麦育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利用吹泡稠度仪对春小麦种质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吹泡稠度仪是测定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的一种先进仪器,能快速准确测定小麦的内在品质.本试验利用该仪器对克旱19等24个品种材料进行分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克旱19、克00-780、克丰10号、龙麦26、克00-1153、克02-368、克02-1331、垦红14,品质性状好,属于强筋类品种;克丰9号,克00-2072各项指标符合弱筋标准,为弱筋类品种;而小麦克01-3513,克02-850属于中筋类品种.与常规分析比较,在三个品质类型判断与评价方面呈相同趋势.说明吹泡稠度仪在品质分析中具有快速准确的优点.该方法在小麦品质育种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选用黑龙江省种植的4个不同生态类型品种,以A、B、C、D分别代表旱肥型的新克旱9号,抗旱类型的东农124,喜肥型的克丰4号及耐湿型的克涝3号,生育期间调查记载这4个基因型(各个物候期所经历日期、天数),分析其发育节奏,同时考查其主茎、分蘖的叶面积及子粒的干物重的分配比例,重点评价分蘖力在本生态区应用品种中的特殊作用.利用多元回归对4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各基因型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对春小麦生态育种及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正>克春1号小麦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1996年以克95-731为母本、克95R-498为父本,进行有性复合杂交,系谱法选择,2002年在杂种F6决选,品系代号为克02-368。2010年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克春1号。1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39.
为了进一步明确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克丰12号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分别从肥力、密度和播种期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丰12号获得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模式为每公顷纯N、P2O5用量分别为82.5和75.0 kg,最佳配比为N∶P2O5=1.1∶1.0;合理密度为600万株/hm2;黑龙江省克山县及相似生态条件下播种期以4月20日至5月10日为宜。  相似文献   
40.
克丰13为高产、优质、抗病、喜肥类型,具有分蘖力强、繁茂性好,结实期耐湿,对秆锈病免疫,赤霉病、根腐病轻,抗倒伏等特性,增产潜力大。克丰13是1995年以克94F4-407为母本,克94品资预263(克丰3号/多年生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南繁加代、系谱选择法于2000年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品种代号00-2072,于2007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