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杂交榛愈伤组织诱导和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原生质体分离技术研究极早熟杂交种榛子,为进一步创造新种质资源并应用于育种实践提供基础性研究材料。结果表明,对1年生茎段、叶片和当年生子叶3种外植体而言,当年生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最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0.5mg·mL-1+6-BA1.0mg·mL-1+KT2.0mg·mL-1;以花药为外植体时,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1.0mg·mL-1+6-BA1.0mg·mL-1;体细胞愈伤组织和花药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酶组合分别是0.01g.mL-1纤维素酶+0.03g.mL-1果胶酶、0.01g.mL-1纤维素酶+0.02g.mL-1果胶酶,最适酶解时间分别为6~7h、5h;与体细胞愈伤组织相比,花药愈伤组织很难分离出大量原生质体,不适合做原生质体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72.
中药与甲氧苄啶复方对小鼠血液学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中药与甲氧苄啶复方在动物体内抗感染作用的机制,本试验研究了其对小鼠血液学和免疫学指标的影响。将受试药物按1、5、10 g/kg体重连续腹腔注射15 d,通过Coulter-JT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了计数。采用脏器系数测定法、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法、比浊法和MTT法分别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含量、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中药与甲氧苄啶复方可显著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单核细胞比例等(P<0.05),显著增加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因此中药与甲氧苄啶复方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3.
以荷兰豆种子为试材,通过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对其种子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经(48℃±1℃)老化处理后的荷兰豆种子的蛋白质含量,脱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4.
大庆市林甸县某蛋鸡场成鸡发生疫情,养殖业户将发病鸡送检,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分离鉴定及动物试验等诊断为以前未见报道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组织滴虫混合感染。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阿米卡星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5.
76.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于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7.
毛白杨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Carr.)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但是,毛白杨长期以来品种单一老化,病虫害严重,制约着毛白杨的发展,为使毛白杨生产向良种化、多系化和高产化发展,我们汇集了一部分毛白杨优树无性系,开展了选育研究工作,经过13年的观察测定,从中选育出一批速生丰产、材质优良、抗病虫、抗逆性强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宁阳县高桥林场,北纬35°53′、东经116°50′,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4℃,极端最高气温40.7℃,…  相似文献   
78.
以不同浓度(0.01、0.03、0.05 mol/L)和不同处理时间(1、3、5 h)的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对蚕豆根尖进行处理,诱导蚕豆发生染色体结构畸变,观察、统计其根尖染色体的畸变情况,筛选出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为本科遗传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03 mol/L的甲基磺酸乙酯处理1 h,诱导蚕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效果明显,可作为最佳诱导浓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79.
以平欧杂交榛为试材,在佳木斯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研究,以期为寒地榛子优良栽培品种的种植提供帮助.对引种的平欧杂交榛多个品系坚果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Z-9-36、Z-9-20、Z-9-19、Z-9-34、Z-9-22、Z-9-7和CoRo等7个品系具有良好的坚果性状,坚果大小、果壳厚薄、单果质量、仁质量及出仁率等方面,均优于平榛.抗病性观察显示,大连引进平欧杂交榛的27个品系在佳木斯生长良好,尚未发现冻伤及白粉病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80.
哈密瓜种子的种皮较硬,发芽缓慢,为促使其发芽快而齐,播种前可用激素处理。用不同浓度的NAA对哈密瓜种子进行种子萌发实验,统计发芽率,测量幼苗的苗长、根长和侧根条数,计算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0-8mg.L-1的NAA可以增加哈密瓜种子的发芽率、根长、侧根数、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