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篇
  55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邹国元 《蔬菜》2001,(6):19-20
蔬菜是一种极易累积硝态氮的植物,尤其是茎叶类蔬菜,采收时期正是茎叶旺盛生长时期,也是根系旺盛吸收硝态氮的时期,体内的硝态氮来不及转化,便出现大量累积,这种累积虽无害于植物本身,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研究表明,硝态氮经还原形成亚硝态氮。亚硝态氮是一种有毒物质,能迅速进入人体血液,将血红蛋白中的铁氧化为高铁,使其形成无法转运氧的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影响氧的运载,造成人体缺氧,患高铁血红蛋白症。这种病症对幼儿的威胁更大,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亚硝态氮还可与各种胶类反应,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人类摄入的硝态氮…  相似文献   
12.
对北京市延庆地区农民常规施肥模式进行了优化,研究其对土壤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化学氮肥(N)用量为120 kg/hm2,磷肥(P2 O5)用量为90 kg/hm,钾肥(K2O)用量为135 kg/hm2,有机肥用量为7500 kg/hm2)具有提高土壤全氮含量的趋势,优化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能有效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和阻控其往下淋溶;该研究还发现,土壤铵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和时间变化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在基质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是利用各地易得的有机肥和无机肥为肥源,代替营养液使用,不但具有传统无土栽培的优点,而且使无土栽培系统的一次性投资大幅降低、并且操作简单。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用量有机肥对油菜一苋菜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供试有机肥系发酵猪粪。肥料以底肥形式一次施入。研究结果表明,高量有机肥处理(有机肥70,90kg/m^3)显著抑制了头茬作物油菜的生长。而进入苋菜生长阶段低有机肥用量处理(10kg/m^3)生长相对较弱。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升高、利用率下降,不同有机肥用量条件下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9.5%-34.5%,2.5%-7.1%,24.4%-46.6%。作物生长122d后,所有有机肥处理基质中速效氮含量均已处于极低的水平,速效磷的累积明显,同时还对高量有机肥一次底施方式用于果菜长季节栽培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探究农村能源消费现状、消费结构、存在问题,对于解决我国农村能源短缺以及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数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焦作市2010年~2014年农村能源发展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焦作市农村能源消费总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71%;农村能源消费以生产用能为主,农村生产用能总量和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农村生活用能总量和所占比重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焦作市近年来沼气工程和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较快,沼气年产气量和太阳能安装面积分别增长了18.97%和35.11%,但是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仍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2%,调研结果为焦作市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微塑料降解菌群的降解性能及其对农作物种子发芽的影响,利用五点采样法于2020年9月采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长期覆膜样地土壤,通过富集培养法筛选获得一组微塑料降解菌群,命名为ZH-5,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和Biolog-Eco微平板法分析了ZH-5的组成多样性及生长特性,通过失重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评估了ZH-5对微塑料的降解潜力,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探究了ZH-5对作物种子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出的降解菌群主要由9门组成,包括94属,优势门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比60.34%、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占比16.86%;主要菌属中新生螺旋菌(Noviherbaspirillum sp.)占29.81%、嗜氨菌(Ammoniphilus sp.)占16.28%、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占11.76%。培养60 d后,ZH-5对聚乙烯的降解率达2.86%,对作物种子具有显著促生作用,与P0处理(未接菌液)相比,P1处理(接种稀释100倍菌液)对黄瓜、萝卜、甜瓜和香瓜根长的促生率分别为31.38%、108.13%、57.59%和223.03%。研究表明,ZH-5具有降解聚乙烯微塑料的潜力,在减轻微塑料对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东南郊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58份土壤耕层样品,分析其中Cu、Zn、Cr、Pb、Ni、As、Cd和Hg 8种重金属含量,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3.1、59.6、61.8、19.5、23.8、4.7、0.16和0.07 mg·kg-1,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平均值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但Cu、Zn、Cr和Cd的平均含量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高出北京地区环境背景值。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Cu、Cr、Zn、Ni与Cd 5种重金属,Zn与Hg,Cr与Pb具有相同来源的可能性较大。在国家土壤环境一级标准下各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顺序为CdCrCuZnNiPbHgAs,综合污染指数为0.70。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指数与内梅罗指数,设施菜田、露地菜田、粮田和果园的内梅罗指数分别为0.88、0.91、0.61和0.59。长子营镇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中、北部含量高于南部,尤其以中部地区含量最高。总体来说,研究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接近临界处于警戒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及混合菌剂对黄瓜苗期与移栽后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苗期接种AM真菌处理的侵染率低时,其抑制根结线虫侵染的能力也低;移栽缓苗后接种根结线虫后,接种AM真菌处理的黄瓜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株高、植株养分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处理,根结指数显著低于只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处理.说明AM真菌确实能够通过与黄瓜根系建立共生体来防御南方根结线虫对黄瓜的危害,其中G.intraradices、G.mosseae菌种的促生及防治黄瓜南方根结线虫病害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蔬菜废弃物沤肥在油菜上应用的产量、品质及氮素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和比较了蔬菜废弃物沤肥和化肥对油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以及氮素效应的影响。试验设计了空白(CK)、不同肥料种类和施氮量梯度的处理,共1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施用沤肥的处理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施氮量为每盆0.859 g的时候,产量达到最高,施用化肥的处理油菜产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施用沤肥的处理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安全浓度,而化肥处理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硝酸盐含量逐渐上升,并超过安全浓度;相同施氮量的情况下,沤肥在低施氮量时,氮素利用率和有机肥矿化率高于化肥,高施氮量时,化肥高于沤肥;施用沤肥不会引起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明显变化,而化肥则有导致土壤硝态氮含量升高的风险。因此,蔬菜废弃物沤肥能够完全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19.
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生长及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在蔬菜育苗上应用的可能性,以黄瓜为供试作物进行适用育苗基质的筛选,研究其对菌根真菌侵染和作物苗期生长的影响。试验以Glomus etunicatum、Glomus intraradics、Glomu mosseae为供试菌根真菌,采用4种基质配方:分别是陶粒+珍珠岩+蛭石(4:3:3)、(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9:1、(陶粒+珍珠岩+蛭石)+保水剂(9:1)、蛭石+保水剂(1:1)。结果表明:接种3种菌剂后,蛭石+保水剂处理侵染率显著最低在10%以下,其余3种基质处理侵染率均高于22.61%,尤其是接种G.intraradics后黄瓜幼苗根系侵染率最低为87%。黄瓜幼苗在(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处理中壮苗指数显著高于其余3种基质处理;(陶粒+珍珠岩+蛭石)+草炭既获得了较高的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又提高了幼苗壮苗指数,为菌根化苗培育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20.
蔬菜间作及氮肥调控对土壤硝酸盐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物根系分布深度不同,其吸收养分的土壤区域也有所不同。采用大田试验方法,选择深根系的茄子和浅根系的大葱进行间作种植,并辅以氮素调控措施,研究其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规律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减量施肥条件下,土壤硝酸盐运移和累积的规律均为间作区含量低于单作区,表明与单作相比,茄子与大葱间作能有效阻截硝酸盐的向下淋洗,并有效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累积量。间作种植模式下,减量施肥能够减少土壤中硝酸盐含量,特别是深层土壤,在作物生长期间,硝酸盐含量均比常规施肥区明显降低;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量也表现为减量施肥区明显低于常规施肥区。采用蔬菜间作和减量施肥,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氮素的表观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