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为了解不同年份山羊源捻转血矛线虫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提取2015年-2020年间陕西省咸阳地区44株山羊源捻转血矛线虫的核糖体DNA(rDNA),对其ITS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结果显示,44株捻转血矛线虫的ITS-1序列长度为400 b...  相似文献   
12.
渝茄7号是以自交系897-5为母本,以自交系896-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晚熟,始花节位为第13~14节,定植至始收65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130 cm左右,开展度70 cm左右;果实粗棒形,纵径约31 cm,横径约7.3 cm,平均单果质量350 g,果皮深紫黑色,果萼下绿白色,果肉绿白色...  相似文献   
13.
为了监测我国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野毒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伪狂犬g 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12年2月~2017年7月送检的我国11个省份925个规模化猪场的44809份猪血清样品进行PRV野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925个猪场中有508个野毒阳性猪场,占检测猪场总数的54.91%,检出9153份阳性猪血清,平均阳性率为20.42%。其中种猪的野毒感染情况最明显,检出率较高,阳性率为23.19%;育肥猪的阳性检出率最低为17.22%。调查表明,我国规模化猪场猪群中仍存在PRV野毒感染。同时,本调查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日龄猪的PRV野毒感染情况及该病的流行趋势,为我国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7年10月—2019年5月,本实验室从广东、四川、河北、山东、安徽、辽宁等广大养鹅地区采集了67份典型雏鹅痛风样品进行了实验室检测以及病原的分离鉴定,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到了鹅星状病毒,并且约有94.03%的样品为两个不同种的鹅星状病毒混合感染。病原分离结果表明:鹅星状病毒FLX株的变异株病毒(命名为SCCD)可以在鹅胚上稳定增殖,并且能稳定致死10日龄鹅胚,致病力较鹅星状病毒FLX增强;新型鹅星状病毒株(命名为SDPD)不能在鹅胚和SPF鸡胚上稳定增殖。病毒的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鹅星状病毒FLX株与鹅星状病毒FLX的变异株病毒SCCD株、新型鹅星状病毒SDPD株全基因组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9.7%、58.1%,ORF1b基因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8.4%、61.0%,ORF2基因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81.0%、42.5%。将新分离的鹅星状病毒株接种1日龄健康雏鹅,结果表明,鹅星状病毒SCCD株和鹅星状病毒SDPD株虽然能使雏鹅发生死亡,引起肝炎、肾肿胀和增重减少等变化,但雏鹅均无典型痛风(脏器尿酸盐沉积)表现,而两种鹅星状病毒株混合攻毒能使44%的雏鹅发生典型痛风,并与临床发病症状一致。因此,临床上引起雏鹅痛风的病原可能是两种鹅星状病毒,即新型鹅星状病毒和鹅星状病毒FLX的变异株病毒。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蛋白质与偶氮胂Ⅰ的显色反应.在pH3.2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偶氮胂Ⅰ与蛋白质形成红色复合物,λmax为551 nm,ε为2.5×105 L@mo1-1@cm-1,蛋白质含量在13.2~231 mg/L范围内服从Beer定律.所提出的方法可直接用于血清、花生等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2月21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湖南农友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油茶果采收技术成果转化合同,我国首台油茶果采收机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长期以来,油茶果的采摘完全依靠人工,"请人难,工费高"日益成为严重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李立君率领团队刻苦攻...  相似文献   
17.
参考Gen Bank中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PV)VP2基因序列,应用Primer5.0软件设计了一对引物,预期目的条带约591 bp。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试验,建立了PPV的PCR检测方法。符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PCR方法优于HA、VI以及IHA。使用该方法对215份病料进行了检测,检出阳性样品25份,检出率为11.63%。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PPV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紫穗槐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紫穗槐叶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纤维素酶浓度、酶作用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取值范围。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紫穗槐叶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紫穗槐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5%、酶作用时间2 h、反应温度50℃,多糖的实际提取率为8.31%,与理论模拟值8.40%接近,建立的模型真实可靠。抗氧化试验表明,紫穗槐叶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3.79%和99.18%。紫穗槐叶多糖对脂质氧化也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对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能力约为2, 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83%。研究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紫穗槐叶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紫穗槐叶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塑料软盘沟泥育秧,以其取泥方便、省工省力、简化程序、操作简便的优点逐步被广大农户与规模经营户所接受。总结了近年来塑料软盘沟泥育秧的优点与关键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水稻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GK22、苏抗103及其受体亲本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饲养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GK22、苏抗103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用GK22和苏抗103及其受体亲本的不同器官饲喂玉米螟初孵幼虫和3龄幼虫,比较棉花苗期至蕾期、花期和铃期玉米螟幼虫的死亡率,测定死亡率的方差分析差异和平均幼虫存活综合指数.结果表明:GK22和苏抗103与其受体亲本比较对玉米螟都具较高的抗性,且GK22抗性高于苏抗103,GK22和苏抗103不同生育阶段抗性顺序为苗期至蕾期>花期>铃期,对玉米螟抗性表现为1龄的抗性高于3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