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24篇
  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陈振德  邹琦  程炳嵩  梁作勤 《土壤》1994,26(6):284-288
本文研究了3个耐肥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对N肥用量的反应,讨论了小麦耐肥民生的本质。结果表明,不耐肥品种在低N条件下有较高的N素利用效率,而耐肥品种则在高N条件下N素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2.
田间大豆及盆栽大豆光合日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田间大豆及盆栽大豆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的日变化情况,并分析了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日变化对光合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大豆及盆栽大豆的光合都能产生午休,但田间大豆午休程度要比盆栽大豆轻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盆栽大豆根系紧靠盆壁生长,一天中土壤水分大幅度下降及中午时过高的土温严重影响大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及其它的生理活动。该实验结果还表明,一天中土壤水分大幅度下降及土温过高可以加重大豆的光合午休,但不是造成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积极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办学之路为科教兴农服务山东农业大学校长邹琦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之后,高等农业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我校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办学之路,形成了以学校实习农...  相似文献   
74.
以两组产量水平相近而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差异的四个小麦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苗期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对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ΦPSII日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中午强光下, 缺氮处理(无NO3-)和CK(15 mmol L-1 NO3-, 15N)中四品种的Fv/Fm、ΦPSII都有所下降, 缺氮处理中二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CK; 高蛋白小麦PH82-2-2和PH85-16下降  相似文献   
75.
施氮对花生叶片多胺代谢及衰老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晓云  李向东  邹琦 《作物学报》2001,27(4):442-446
以大田条件下两个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施氮后对叶片多胺含量、乙烯释放速率及其它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多胺含量与衰老状况有关,随叶片衰老多胺含量下降;施氮提高了叶片内源多胺含量,降低了乙烯释放速率,延缓了叶绿素、蛋白质的降解,提高了活性氧清除酶类的活性,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施氮延缓衰  相似文献   
76.
 对生长中后期大田花生连体叶片喷施外源多胺、多胺合成前体提高了叶片多胺含量 ,延缓了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及蛋白质含量的下降 ,提高了活性氧清除酶类的活性 ,降低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 ;喷施多胺合成抑制剂 MGBG[甲基乙二醛 -双 (脒基腙 ) ],对叶片多胺含量及衰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7.
东北地区不同纬度紫椴枝叶解剖构造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东北地区不同纬度紫椴枝叶解剖构造进行比较分析,了解纬度这一环境因子对紫椴生长的影响,这对于天然紫椴林的保护、引种驯化、经营管理、种群恢复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人工林的抚育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分析结果表明,紫椴枝叶解剖构造在不同纬度间存在一定差异。叶的上下表皮厚度、1和2年生枝木质部及韧皮部宽度、晚材/早材比值、2年生枝的周皮厚度、木射线长等均随纬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而叶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比值、1年生枝表皮厚度、2年生皮层厚度等解剖结构随纬度变化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78.
小麦高矮混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年的试验结果証明,株高相差20~30cm的小麦高矮两品种混播,在高秆品种穗数比例适当的情况下,对矮秆品种的穗数、穗重及产量无影响或影响轻微,而高矮品种本身則尚未达到相互影响的程度,可以充分发挥穗重的优势,取得可观的产量,因而具有肯定的增产效果。但高秆品种穗数过多,則因矮秆品种产量下降幅度大大超过高秆品种的增产幅度,从而导致减产。根据对中36与高8两品种混播试验结果的統计分析,混播总产量与高秆品种穗数的关系为一单峰曲线,其峰值在高秆品种中36每亩5.1万穗处。混播比矮秆品种单播增产18%,約合每亩153斤。  相似文献   
79.
80.
游离脯氨酸累积与冬小麦品种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无论是土壤长期缺水,还是短期缺水,都使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增高。短期土壤缺水处理,随叶片失水而呈中度水分胁迫时,抗旱性较弱的济南13号游离脯氨酸累积高于抗旱性较强的鲁麦1号;严重水分胁迫时则相反。叶片相对含水量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回归分析表明,二者为显著的负相关,在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抗旱性较强的鲁麦1号比抗旱性较弱的济南13号累积更多的游离脯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