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9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364篇
林业   627篇
农学   340篇
基础科学   425篇
  303篇
综合类   2764篇
农作物   229篇
水产渔业   269篇
畜牧兽医   1530篇
园艺   667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55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90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91.
杉木根系对不同磷斑块浓度与异质分布的阶段性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杉木根系在异质供磷(P)条件下的觅磷行为进行动态监测,探讨磷斑块的浓度与其异质分布对杉木根系觅磷行为的影响。【方法】以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的半同胞杉木家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垂直异质供磷装置,设置KH2PO4 0 mg/kg(缺磷,P0)、4 mg/kg(低磷,P4)、16 mg/kg(正常供磷,P16)和30 mg/kg(高磷,P30)4个磷浓度斑块,将其按照不同顺序垂直排列构建异质供磷处理。在生长50、100、150 d时,进行3次破坏性取样,测定不同阶段不同异质供磷处理下杉木根系形态、生物量及觅磷效率的变化,进行杉木根系生长及觅磷行为的动态观测。【结果】杉木根系表现出阶段性的觅磷策略: 1)当杉木根系处于表层缺磷或低磷斑块时,通过根系的增生向供磷量更高的斑块觅磷,根系增生促进了缺磷或低磷斑块根系的干物质积累,但其根系含磷量较低; 至处理中期,表层缺磷处理的根系从缺磷斑块生长至低磷斑块后,杉木根系受低磷胁迫持续大量增生; 而当表层低磷处理的根系从低磷斑块生长至高磷斑块后,根系在高磷斑块内大量增生,且促进了根系磷养分的吸收及干物质的积累; 处理末期,当高磷斑块置于最底层时,其斑块内的根系生长量、 干物质积累量及根系含磷量均明显较大。2)当杉木根系处在表层高磷斑块时,根系初期仅在供磷量较高的表层生长,其根系生长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低于表层供磷量较低的处理,但其根系含磷量却显著大于表层供磷量较低的处理; 处理中期及末期,表层的根系生长量、 干物质积累量及根系含磷量均显著大于其他层次,且表层充足供磷处理的根系向地生长速度最快。【结论】异质供磷条件下,当杉木根系处在缺磷或低磷斑块时,主要通过根系的大量增生来寻觅磷养分; 当杉木根系处在高磷斑块时,在初期致力于斑块磷养分的吸收之后,表层根系大量增生,且根系的磷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显著大于其他层次,同时提高根系向地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992.
残膜对番茄苗期和开花坐果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残膜污染已成为危害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不仅阻碍土壤水分和养分运移,而且影响作物生长。为探明残膜对不同生育期番茄生长的影响规律,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0 kg·hm-2、80 kg·hm-2、160 kg·hm-2、320 kg·hm-2、640 kg·hm-2和1 280 kg·hm-2共6种不同残膜量水平,研究残膜量对番茄苗期和开花坐果期的根系特征、地上部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定量分析残膜对番茄养分积累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阻碍了番茄苗期和开花坐果期根系的生长,根体积、根长密度和根干质量密度均随残膜量增加而降低;随着残膜量增加,苗期和开花坐果期的株高和茎粗均呈减小趋势,且株高和茎粗的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番茄养分积累的始盛期和高峰期随残膜量增加而提前,番茄追肥的最佳时期也应提前。在番茄苗期和开花坐果期,根系、茎秆、花和幼果的干物质量均随残膜量增加而减少,而叶片的干物质量呈递增趋势。残膜对番茄苗期根系、地上部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阻碍作用高于开花坐果期。由此可见,残膜对番茄苗期的危害强于开花坐果期,且干物质积累的始盛期和高峰期均随残膜量增加而提前,加强番茄苗期水肥管理和提前水肥施加时间是减轻残膜危害的有利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为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荒漠地区设施园艺中的推广和应用,以番茄和辣椒为材料,设置清水、叶面肥和外源ALA(5-氨基乙酰丙酸)3个处理,研究外源ALA和叶面肥处理对荒漠区番茄和辣椒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LA和叶面肥均可促进荒漠区番茄和辣椒的生长,并显著改善果实相关品质。其中ALA处理的番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冠径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15.45%、8.33%、13.69%和8.58%,辣椒叶片数提高22.79%;番茄果实固酸比提高8.86%,辣椒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提高8.59%,并且还能够提高番茄和辣椒的产量。可见,ALA和叶面肥对荒漠区设施番茄和辣椒的生长都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994.
为减小荔枝的挤压损伤,通过试验测定了荔枝果壳和果肉的极限应力,建立了根据荔枝结构所对应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外力沿不同方向挤压荔枝的过程,得到荔枝内部组织的等效应力云图。结果显示:挤压过程中,荔枝果壳的应力大于果肉,果肉的损伤先于果壳;相同挤压力下,果壳的纵向挤压应力小于横向,但果肉的纵向挤压应力却大于横向;荔枝的挤压损伤具有各向异性,试验范围内,果肉出现机械损伤的纵向和横向挤压力分别为10 N和20 N,果壳出现机械损伤的纵向和横向挤压力为35 N和25 N。  相似文献   
995.
β-甘露聚糖酶异源表达及甘露寡糖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产β-甘露聚糖酶(MAN)的枯草芽孢杆菌HD145为目的菌株,PCR扩增MAN基因片段,克隆到p HBM905A载体并转化至毕赤酵母,重组子利用甲醇进行诱导。纯化的MAN酶解槐豆胶与瓜尔豆胶,质谱检测水解产物。SDS-PAGE结果表明,MAN基因实现了表达,摇瓶酶活性为3 200 U/m L,酶最适温度与pH分别为55℃与6.0,pH 4~7时稳定性较好,在40、50、60℃的半衰期分别为165、105、42 min,Zn~(2+)、Ag~+、Co~(2+)对酶活性存在一定的抑制。槐豆胶与瓜尔胶经MAN酶解后得到二糖至十糖的寡糖。  相似文献   
996.
辣椒在北方地区的栽培面积较大,元旦到春季这段时间是全年最冷的时候,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很慢,这段时间温室辣椒产量少,市场对辣椒的需求量很大。随着温室大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辣椒得以周年生产,但因种植环境和茬口安排,越冬茬辣椒普遍上市时间较迟,在春节后一个月陆续开始上市,这时辣椒价格走低,经济效益不可观,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通过提早播种定植,利用辣椒的植株储藏特性(前期结果不采摘),在春节后这段时间价格高峰期进行大量销售,从而达到种植辣椒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997.
在黔东低山丘陵区引进栽培油茶优良无性系(家系)并开展品比试验,采集其每个品种的生长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引种的23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生长适应性表现良好,开花结实正常;2)湘林210、湘林15、湘林XLJ 2、湘林81、湘林14、德字1号等6个品种的丰产性及其经济性状趋优,适宜推广栽培;3)油茶鲜果产量总体上随种植年份呈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在第9-10年产量大幅上升,油茶林进入盛果期,经济效益增长显著;4)8年生油茶林郁闭度0.7~0.8,林下通风透光条件较差,结实数量分布不均匀,同品种单株个体间产量变化差异性较大,试验林测算表明油茶林丰产种植的优选密度以74~89株/667 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更好地保护育种家以及红甜菜种植者的利益,达到快速鉴定红甜菜品种的目的。笔者利用SSR引物构建了12 个红甜菜品种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只需要BVV21、SSD77 和SSD6 这3 对SSR的引物组合就可以实现对12 个红甜菜品种的鉴别,其中BVV21 一种引物就可以单独鉴别‘紫菜头’、‘甜研红1号’和‘880274’这3个红甜菜品种。  相似文献   
999.
残膜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及入渗模型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不同残膜量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通过室内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6个残膜添加量(0、80、160、320、640和1 280 kg/hm2)处理分别对土壤入渗率、湿润锋运移距离及水分分布的影响,比较了Kostiakov模型、Philip模型和Green-Ampt模型对含残膜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残膜延长了土壤水分入渗时间,入渗至45 cm土层深度时入渗历时随残膜量增加而增大;入渗一定时间,含残膜的入渗曲线与无残膜曲线分离,分离时间随残膜量增加而提前,分离时间与残膜量之间呈对数函数减小;Kostiakov模型更适合模拟含残膜土壤的入渗过程;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增长关系,但湿润锋运移距离随残膜量增加而递减;随残膜量增加,作物适宜生长区和水分分布重心逐渐上移。残膜对土壤水分入渗有较大不利影响,其影响程度随残膜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00.
四足机器人由于灵活稳定,能够进行复杂控制,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复杂环境。一直以来,四足机器人的研究都是足式机器人的研究重点。为提高机器人的运动速度,本文通过对足式机器人采用了如下改进:1)设计一种新型的机械结构,将电机安装在机器人躯干部位;2)设计改良了足端布置,缓解了机器人高速运动时的刚性冲击;3)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