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洁能源在烤烟密集烤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清洁能源在烤烟密集烤房中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阐述了太阳能、热泵技术、生物质能源和电能等清洁能源在烤烟密集烤房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了国内密集烤房烘烤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最后从加强烟草行业的政策支持、加大烤烟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和完善清洁能源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当前推进我国烟区清洁能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鲜烟叶成熟度精准判断标准。【方法】以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成熟度鲜烟叶植物学特性、光合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细胞超微结构以及对初烤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K326以适熟处理初烤烟叶产质量最大、内在化学成分最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最高。通过影响产质量的最佳处理反推出适熟的判断标准,初探出能表征K326易烤性中部鲜烟叶植物学特性指标,即叶色浅黄,叶片落黄80%,主脉变白60%,支脉变白40%,茎叶角度70°,成熟斑达到70%,茸毛脱落将近50%;其他指标分别是中部烟叶SPAD值23.5,总糖含量为14.02%,还原糖含量为10.63%,淀粉含量为25.42%,蛋白质含量为12.02%,栅栏组织厚度为58.94μm,海绵组织厚度为68.54μm。【结论】本研究为提高K326品种合理成熟度采收和易烤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取常规采收、除芽采收(T1)和留芽采收(T2)3种采收方式,测定K326烤烟的农艺性状、化学指标、经济指标,分析采收方式对K326上部烟烘烤过程中挂灰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芽采收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单叶质量、挂灰程度均比常规采收降低,其中淀粉含量和挂灰程度分别降低60.6%和59.7%;除芽和留芽采收处理烟叶的绿原酸、咖啡酸、莨菪亭含量较常规采收降低,留芽采收较常规采收分别降低9.4%、8.3%和9.1%。与常规采收相比,留芽采收能提升4%的上部烟均价。  相似文献   
14.
天然降水是高温伏旱区旱地农作系统的主要水资源.根据调查资料和田间实验结果,以高温伏早代表区域奉节、万州、沙坪坝为研究区,计算出重庆几种主要种植模式(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甘薯、胡豆-玉米-大豆、油菜-玉米-甘薯)的需水量.系统地分析在坡度0°、5°、10°、15°、20°、25°耕地上,不同降雨年型中,主要种植模式水分供需平衡与错位特征,并利用水分生态适应性数学模型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奉节3种降雨年型主要是由各年5-9月的实际降雨量决定的,万州3种降雨年型各月降雨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7-9月,沙坪坝3种降雨年型的年降雨量差异的最明显月份为7月.3个研究区和北碚实验区的平均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大小顺序是奉节>北碚>万州>沙坪坝.就相同的复作模式而言,不同研究区作物需水量的大小顺序为:奉节>万州>沙坪坝;同一研究区不同复作模式需水量大小顺序为:油菜-玉米-甘薯>胡豆-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甘薯>小麦-玉米-大豆>胡豆-玉米-甘薯>小麦-玉米-甘薯.在平整的耕地上,奉节只有丰发水年适宜在坡度较小的耕地上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和小麦-玉米-大豆.万州丰水年可以在平整的土地上种植各种复作模式,平水年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沙坪坝平水年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甘薯、胡豆-玉米-甘薯和小麦-玉米-大豆.通过积极调整种植结构,调节播种时间,采用保护性耕作,抗旱品种培育与生物抗旱技术,大力修建蓄水工程,发展设施农业等措施改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高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玉溪市K326烤烟品种定色期烘烤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优化密集烘烤工艺技术,改善烤后烟叶的总体质量和经济性状,提高其工业可用性。【方法】本试验选取K326烤烟品种,共设置了6种不同的定色期温湿度与时间组合烘烤工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测定烟叶产质量指标、物理特性、内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等指标来判定烤后烟叶质量。【结果】在定色期6种温湿度与时间参数组合处理下,不同部位初烤烟叶物理特性均一般,仅单叶重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不同部位烟叶各处理之间化学成分协调性总体较好,各项指标大都符合优质烟叶的要求。定色期相对湿度较低和较高都不利于烤后烟叶品质,适当提高相对湿度可以提升烟叶质量,提高温度虽然会提升烟叶质量,同时也会导致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变差。【结论】以定色期采取高温中湿烘烤方式并适当缩短定色时间的处理4,即定色期3个阶段的温湿度分别为48和37℃、55和38℃、60和39℃时,烤后烟叶感官评吸得分和均价最高,分别为81.5分和21.9元/kg,烟叶等级和物理特性最好,化学成分协调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了紫色土丘陵区保护性耕作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施用腐熟剂均能提高小麦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比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2.90%和5.74%;两种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株高,并在小麦抽穗~成熟期促进干物质积累,使麦穗分配指数提高238.46%和242.31%;秸秆覆盖+腐熟剂使小麦增产8.07%,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也分别提高了5.80%和8.02%。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于2006―2007年度在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农业研究试验场进行,试验目的是为了比较三个不同品种陆地棉在不同的行距下的性状质量。试验处理包含三种行间距(60cm、75cm和90cm)和三种不同陆地棉品种(NIAB-111,CIM-496与FH-901)。所有的实验数据均进行变异系数的统计学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行距显著影响GOT值,但是对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纤维整齐度和纤维细度没有影响。三种陆地棉品种之间在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和纤维细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纤维整齐度和GOT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季节性干旱的多发性、旱作农业的重要地位3个方面论述了西南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基本思路.即[1]以多熟种植为特色的高效节水种植模式;[2]以保土保水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3]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水灌溉与集雨补灌技术;[4]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5]以提高农作物抗旱性能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a water-saving farming system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i.e.,the problems i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the high frequency of seasonal droughts,and the importance of dryland farming.Furthermore,some basic idea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ater-saving farming system in the seasonal drought regions of southwest China are proposed,including the highly efficient water-saving planting pattern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cropping,the conservative tillage technology focusing o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the rain-collecting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emphasizing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the stereoscopic agriculture technology centering on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and the chemical drought-resistance and water-conservation technlog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drought tolerance of the crop as the key link.  相似文献   
19.
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季节性干旱的多发性、旱作农业的重要地位3个方面论述了西南地区发展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节水型农作制度的基本思路.即①以多熟种植为特色的高效节水种植模式;②以保土保水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③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重点的节水灌溉与集雨补灌技术;④以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为重点的立体农业技术;⑤以提高农作物抗旱性能为重点的化学抗旱保水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高温伏旱区麦/玉/薯三熟为对象,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下旱地作物实际耗水量、需水量、作物系数和水分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明显降低作物耗水量、需水量和作物系数,增强了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能力,其效果顺序为:RSD>TSD>RS>TS>R>T(CK),处理RSD使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指数增强了6 47%.研究结果显示,高温伏旱区三熟制在平水年中,保护性耕作增强了作物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