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 研究盐胁迫条件下,葡萄叶片中多胺含量、多胺氧化酶、多胺合成酶活性以及激素的动态变化,研究不同盐胁迫强度对多胺类物质及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盆栽基质培养模拟盐胁迫环境,设置4个NaCl处理梯度:0 (CK)、1、2和3 g/kg。多胺和激素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多胺合成及分解酶活性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结果】 盐胁迫处理后,葡萄叶片中多胺含量和脱落酸含量较对照而言显著增加,玉米素含量显著降低,随胁迫时间的延长,Put、Spm、Spd、ABA以及PAO、DAO、ADC、ODC、SAMDC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0 d及10 d后达到峰值。ZT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随胁迫强度增大而减小;进行显著性分析后,叶片中多胺含量与Put、Spm、Sp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DAO、ADC、ODC活性与Pu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AO与SAMDC活性与Spm和Spd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 3种多胺经酶的合成代谢后和激素共同缓解葡萄苗所遭受到的盐胁迫,期间主要发生作用的是多胺合成酶,盐胁迫下多胺与激素含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也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22.
加气灌溉对温室葡萄生长及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地下穴贮滴灌条件下根际注气对"红地球"葡萄幼苗生长及不同形态氮素吸收代谢的影响,以2年生"红地球"葡萄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地下穴贮滴灌注气技术和15N示踪技术研究根际注气条件下葡萄对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穴贮滴灌根际注气可促进葡萄新梢增长,茎粗增加,显著提高葡萄新梢、细根等植株干物质量的积累。在同一灌水周期内,地下穴贮滴灌根际注气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净光合速率,延缓植株胁迫,但对植株叶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具有负面影响。通过氮同位素示踪标记表明,地下穴贮滴灌条件下无论是否注气,葡萄新生部位对硝态氮的征调能力、吸收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铵态氮;与不注气相比,注气处理可显著促进新生部位对硝态氮的吸收,抑制铵态氮的吸收利用。地下穴贮滴灌根际注气可促进葡萄的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15N示踪表明根际注气并未影响葡萄根系对硝态氮的偏好,在地下穴贮滴灌注气条件下氮素形态宜选择硝态氮作为氮肥来源。  相似文献   
23.
24.
25.
本文介绍了新疆发展草莓的优势和机遇,并详细论述了新疆草莓生产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新疆草莓发展提出了建议,为新疆草莓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及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6.
供试品种为早生高墨,1994年4月11日将该品种一年生出苗定植在面积为300m^2的钢管塑料大棚中,1992年开始扣硼,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扣棚后,棚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均能满足该品种生长发育的需要,萌芽率比露睦高出14.65%,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提早20天左右,单位面积产量与露地同品种比较无明显差异,果实中可溶性固型物和总酸含量均高于露地葡萄。  相似文献   
27.
SA对高温胁迫下葡萄幼苗AsA-GSH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二年生克瑞森无核葡萄为材料,探讨了外源SA对高温胁迫下葡萄体内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抗高温胁迫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外源SA可以促进高温胁迫下葡萄叶片内ASA和GSH含量的积累量,降低GSSG的含量.长时间(>240min)的高温胁迫下,外源SA可以降低脱氢抗坏血酸(DHA)的含量;能够维持较高的AsA-GSH循环系统中APX、DHAR、MDHAR、GR活性.外源SA促进了高温胁迫下葡萄ASA-GSH循环的快速而有效的运转,降低了高温胁迫对葡萄植株的氧化伤害,从而缓解了高温胁迫对葡萄幼苗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28.
壳聚糖对葡萄冷藏期间果皮色素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探讨不同壳聚糖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果皮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果实贮藏期间,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降解,抑制PPO活性的上升及PAL和POD活性的下降,长时间保持果实艳丽,提高葡萄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29.
6-BA对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及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6-BA降低了总糖与葡萄糖的含量而提高了果糖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30.
921.48 cpm,然后随着ATP浓度的增加蛋白激酶的活性不断下降.当反应时间达到10 min时,交叉处理和对照的叶片中蛋白激酶的活性分别达到了最大值9 979.41和7 248.63 cpm,随着时间的增加,蛋白激酶的活性开始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