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施用缓释尿素部分替代普通尿素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措施.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适合小麦作物高产稳产的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的适宜配施比例尚不明确.通过大田试验,在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研究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不同配施比例(10∶ 0、5 ∶ 5、4 ∶ 6、3 ∶ 7)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配施比例为5 ∶ 5处理小麦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籽粒及植株含氮量最高,分别比常规施用普通尿素(10 ∶0)处理提高9.02%、8.40%、5.41%、7.94%.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随缓释尿素配施比例增加,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普通尿素与缓释尿素配施(3 ∶ 7)处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最高,分别比常规施氮(10 ∶ 0)处理提高13.90%和13.00%.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连续4茬麦-稻轮作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处理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熵的增加,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蛋白酶、脲酶活性,降低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放线菌的数量,但对土壤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熵、土壤酶活性及3大类土壤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及对照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熵和3大类微生物数量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加,以配施3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土壤酶活性综合指数以配施20%有机肥处理的最高。可见,化肥配施有机肥特别是配施中高量有机肥更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土壤矿质态氮是植物有效养分的重要来源,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是土壤微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及作物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试验通过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及矿质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小麦拔节至开花期,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化肥、纯有机肥和对照处理,其中以配施20%~30%有机肥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最高;收获期纯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矿质态氮含量略高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可见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有利于提高小麦生育盛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更好地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大中型科研单位逐步转为科技型企业。转制后的科研单位,从原来国家拨款的事业单位,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在组织结构、思想观念、财务管理等各方面都要有较大的改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由追求资金使用效果转变为追求经济效益,以盈利为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一要开源,二要节流。开源就是要发展产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节流就是要降低成本。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提高科研单位的竞争力,一直是困扰科研企业的难题。影响企业成本的因素很多,本文只就目前科研单位如何加强成本管理,更有效利用科技资源等方面做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侯喜林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南京农业大学首批"钟山教学名师"。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部华东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任,蔬菜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势学科"现代园艺科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育成不结球白菜新品种9个,授权  相似文献   
16.
采用15N示踪技术,选用水稻土和灰潮土在宜兴进行小麦盆栽试验,研究了稻草、猪粪及其堆肥与化肥配施对作物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土和灰潮土上,不同有机物及其堆肥与化肥配施分别比单施化肥增产4.46%~24.82%和1.01%~20.53%,稻草堆肥和猪粪堆肥配施化肥处理籽粒产量分别高于稻草和猪粪直接与化肥配施处理。稻草和猪粪堆肥后更利于作物吸收氮素,增加植物体内15N累积。两种土壤上15N回收率表现为相同配比的堆肥处理未堆肥处理单施化肥处理。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土壤微生物量氮和矿质态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稻草和猪粪处理的微生量氮含量始终高于稻草堆肥和猪粪堆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在小麦生育前期低于单施化肥,成熟期则高于单施化肥。整个生育期中,稻草堆肥和猪粪堆肥处理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分别高于稻草和猪粪处理。因此,有机物堆肥后与化肥配施更有利于提高产量,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设施农业土壤农膜残留特征,采用大田监测的方法调查了扬州市广陵区6个设施农业监测点土壤中的农膜残留量。结果表明: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广陵区土壤农膜残留量平均值依次为1.635、2.010、1.005、0.600 kg/hm2,变化区间依次为0.240~3.315、0.525~6.570、0.585~1.365、0.390~0.810 kg/hm2。其中,种植西瓜的土壤4年农膜残留量依次为1.575、1.620、1.575、1.425 kg/hm2,种植番茄的土壤4年农膜残留量依次为3.315、1.230、1.200、1.305 kg/hm2,种植茄子的土壤4年农膜残留量依次为0.150、0.750、0.660、1.875 kg/hm2。可知,广陵区设施农业土壤的农膜残留量总体较少,需要从宣传引导、技术支撑、政府管理等途径强化农膜残留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