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水稻显性矮秆新基因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APD标记对中粳水稻新品种突变体Y98149中鉴定出的显性矮秆新基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0对随机引物中,两对引物SAl530和SB930在亲本和近等基因池(均由10个高秆或矮秆植株组成)之间表现出多态性。用这两对引物对高秆和矮秆的F2群体的300个单株进行连锁分析,表明SAl530和SB930与新矮秆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5.3cM和9.3cM,两个RAPD标记位于同一侧。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探讨三系亲本的配合力、遗传力等规律及参数。[方法]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 g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 g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200个杂交F1为试验材料,对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母本一般配合力方差除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和单株谷重3个性状外,其他6个性状均达极显著水平;父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在组合的单株谷重性状中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其余8个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组合的所有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各农艺性状狭义遗传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千粒重>株高>播始历期>结实率>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谷重>单株有效穗数。[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选择和利用这些不育系、恢复系及其配组F1杂种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安徽水稻生产常遇高温、干旱、连阴雨、风灾以及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影响,通过生产调查、品种展示试验、病原菌的人工接种和非生物逆境鉴定等技术措施,分析水稻品种种植的耐热性、抗倒伏性、耐旱性、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综合评估水稻种植的风险,能够有效规避或降低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危害。  相似文献   
24.
耐储藏专用型水稻选育及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国家、地方粮食储备在以丰补欠、平抑粮食价格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世界的和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稻谷在一般储藏条件下第二年开始陈化变质,在高温高湿地区稻谷储藏发生陈化时间则更短。为此,国家储备粮采用分散分批、定期推陈储新、轮流更新的方法,但这方法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稻谷储存会因其品质下降,商品性下降;加上霉变、仓储害虫危害等影响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样,种子储备也因陈化等原因使种子生活力下降,发芽率变差,常常给生产上带来一定的影响。据分析,我国…  相似文献   
25.
双季晚粳糯稻新品种皖稻8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稻82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将测59/春江03糯组合后代经离子束辐照处理选育出的常规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生育期适中等特性,于2005年通过安徽省审定。  相似文献   
26.
水稻脂质氧化酶同工酶种质储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水稻脂质氧化酶(LOX)同工酶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人工老化实验研究表明:不同LOX的缺失突变体之间,以LOX-1,LOX-2、LOX-3全缺的D1308、D1311的发芽率始终最高,老化指数最低;LOX-1缺失所造成的影响要大于LOX-2缺失和LOX-3缺失。LOX缺失的单体及聚合体具有较好的储藏特性,LOX的缺失对保持种子生活力和延缓稻谷陈化变质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认为LOX-1的缺失阻断或延缓了LOX-2和LOX-3所启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延缓了稻谷的陈化变质,减轻种子生活力的下降。LOX-1可能是控制稻谷陈化变质和种子衰老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27.
早籼 14是采用离子束诱变方法选育成功的第 2个早籼稻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米质优良 ,有 8项指标达部颁 1、2级优质米标准 ,该品种的推广有利于早籼稻米结构的调整。早籼 14已通过省级审定 ,命名为“皖稻 71”  相似文献   
28.
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基因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粳型水稻Y98149是从离子束诱变后代中获得的显性半矮秆突变体。本研究用RAPD技术对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经506个10bp的随机引物的扩增,获得4个多态性差异片段,可用作显性半矮秆基因的分子标记。RAPD的结果也表明半矮秆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基因组差异十分微小,为突变基因的鉴定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29.
<正>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为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在生理上、发育上具有潜在的全能性的理论;对植物组织和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至今,此项技术的应用价值日趋明显,尤其植物茎尖培养,越来越展示出其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0.
采用培养基为 1/ 2MS +ABT 7号生根粉 0 .5mg/L的配方 ,可使脱毒甘薯苗前期发根数增多 ,根长、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脱毒苗的生根速度明显加快 ,茎杆粗壮 ,同时对叶片数有一定促进作用。使用 1/ 2MS +生根粉培养基可取得培育脱毒苗前期快繁生根和培育壮苗的双重效应。 1/ 2N6 培养基可使脱毒苗发根数增多 ,叶色浓 ,苗壮 ,但根长不及 1/ 2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