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浙江金华的张锦林自1996年开始研究佛手瓜种植,想把这一金华特产做大做强. 他认真学习了有关佛手瓜的栽培资料,并通过实践不断摸索,反复进行矮化、柑橘嫁接佛手与反季节栽培实验,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经验.1999年11月,勇于开拓的他创建了全国唯一的佛手专业网站"金华佛手网",将他的科技成果、产品信息全部搬上了互联网,此举使他成为金华农民上网卖佛手第1人.  相似文献   
32.
该文基于CIE-L*a*b*颜色分析系统,采用全自动分光测色仪对热带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过程中的颜色值变化进行监测,同时测定其细胞密度及色素的质量浓度变化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热带普通小球藻生长过程中细胞密度分为接种期、快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4个阶段,绿色素和黄色素质量浓度和颜色参数值黄度值(b*)、色差值(△E)和饱和度(C)均呈增加趋势,而颜色参数值明度值(L*)、红度值(a*)、相角(H°)呈降低趋势;颜色参数值与细胞密度、色素质量浓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度较高,在快速生长期尤为显著,其中b*和△E可作为较佳的指示指标。通过量化热带普通小球藻生长过程中的颜色参数变化,建立非接触性数量及质量动态变化预测模型,可快速准确预测,为提高养殖过程中精细操作及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以18个水稻杂交组合为材料,通过大田条件下的分期播种,于成熟期考查稻穗一次枝梗、二次枝梗并将稻穗结实性状划分成上、中、下部,分析各性状不同季别的变异,结果表明:(1)所有组合一次枝梗和二次枝梗实粒数、总粒数、结实率等性状存在较大的季别间变异,同一季别单穗下部、中部及上部结实特性差异亦较大。(2)总体上,不同季别下二次枝梗各结实性状的变异性强于一次枝梗,而实粒数、结实率等性状的变异性以下部最大,中部次之,上部最小。(3)不同杂交组合结实对季别和粒位的反应差异大。(4)通过对异季稻穗不同枝梗、不同部位结实的观察,有助于提高杂交组合单穗产量选择的效果;栽培上应以改良二次枝梗及稻穗下部的结实为目标。  相似文献   
34.
新农宝防治水稻灰飞虱的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亚洲地区的重要水稻害虫之一,我国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稻区发生较多。灰飞虱不仅刺吸水稻汁液,直接为害水稻,而且是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2种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由于其越冬场所及寄主植物较为多样、抗逆性较强,而且全球气候变暖所致的暖冬和春季温度升高、种植方式多样化及其对有机氯、有机磷以及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均为灰飞虱的越冬和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利于其暴发。因此,近年来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在江浙沪等地为害日益严重,2004年在江淮稻区出现了部分田块因条纹叶枯病为害而绝收的现象。为寻找适宜的有效防治药剂,我们对新农宝等药剂进行了防治灰飞虱的田间试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5.
‘沾冬2号’是从我国第一大主栽鲜食枣品种‘冬枣’(二倍体)的自然变异中选育出的大果型优质新品种,经鉴定为二、四混倍体。其在田间容易发生倍性的自然分离,果实性状很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其推广应用。对其田间自然变异进行了大规模筛查和倍性鉴定,并开展了其田间枝干截面愈伤途径诱导不定芽再生,以期获得纯四倍体材料。结果表明,在基于形态观察表现倍性分离的150个自然新稍中,经流式细胞仪鉴定72个为二倍体,75个为二、四混倍体,3个为四倍体(仅占2.00%)。对二、四混倍体植株的茎干进行了短截和生长调节剂诱导不定芽处理,其中茎粗3 cm左右的枝条截面经4 mg/L TDZ+2.0 mg/L硝酸银溶液处理后,在18 d时愈伤率达96.67%,出芽率为20%,平均单枝截面出芽数为0.20,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枝干截面再生的14个不定芽均为二倍体。可见,‘沾冬2号’在自然萌发和人工诱导不定芽条件下均可发生倍性分离,虽然分离产生的材料中二倍体和二、四混倍体占绝大多数,但仍可获得少量的纯四倍体。  相似文献   
36.
以江西省广昌县莲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6个主产乡镇莲田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的含量,进行养分丰缺性评价,分析其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为834±493、88.4±22.4 mg·kg-1,有效硫、有效硼含量分别为28.9±12.4、0.19±0.09 mg·kg-1,有效锌、有效铜含量分别...  相似文献   
37.
川西地区表土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川西地区表土样品进行系统的岩石磁学分析,并且结合气候要素探讨表土磁学性质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川西表土在成土过程中生成的细粒超顺磁(SP)和单畴(SD)的亚铁磁性矿物是磁化率增强的主导因素。该地区表土磁性增强机制与黄土高原类似。(2)在空间上,川西高原西部和南部地区的磁性矿物含量要高于东部和北部地区,而成都平原西部地区成土作用最强,磁颗粒细且含有较多高矫顽力磁性矿物。(3)川西表土的磁学参数和气候要素的研究发现年平均降水量(MAP)在600~1000 mm之间磁化率、频率磁化率与MAP呈正相关关系,而磁学参数组合χ_(fd)%/HIRM、ARM/HIRM、χ_(ARM)/SIRM与MAP在这一降雨区间也呈正相关关系,然而这些磁学参数与MAP的相关系数不如黄土高原,可能与研究区复杂的地形、相对湿润的成土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38.
为探究运输方式对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稚贝存活、生长、消化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企鹅珍珠贝稚贝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有水运输和无水运输2种方式进行8 h实地运输。运输后暂养14 d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恢复期第14天,有水运输和无水运输存活率(SR)分别为(97.00±1.00)%和(82.00±0.71)%;有水运输组的壳长、壳高和体重均显著高于无水运输(P<0.05);无水运输的皮质醇(COR)含量显著下降;2种运输中淀粉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在恢复期第14天,有水运输组酶活性高于无水运输(P<0.05);有水运输后,酸性磷酸酶(AC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P)活性上升;无水运输后,ACP活性上升,GPT和GOT活性下降;在恢复阶段,有水运输组ACP活性逐渐下降,无水运输组ACP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GOP和GPT活性不断上升。研究表明,运输方式会对企鹅珍珠贝稚贝产生不同影响,有水运输相对无水运输可使企鹅珍珠贝稚贝在后期恢复阶段具有更好的存活效果和生长状态,稚贝运输后需一定时间进行生理恢复从而能更好地适应野外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N沉降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养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亚热带云南松林的保护、生态系统的恢复及其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在全球N沉降普遍持续增加背景下的养分循环变化特征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本研究以滇中亚高山云南松林凋落叶和枝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进行原位分解试验,设置不同施氮水平(对照-CK,0 g·m-2·a-1、低N-LN,5 g·m-2·a-1、中N-MN,15 g·m-2·a-1和高N-HN,30 g·m-2·a-1),探究云南松林凋落物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元素释放以及元素周转率对不同施N水平的响应特征。【结果】1)经过12个月的N沉降实验,云南松林凋落叶和枝在不同施N水平下总体表现为:LN降低、MN和HN提高了C、N、P、K的元素含量;2)凋落叶和枝的元素释放在N沉降过程中表现不同,凋落叶和枝C元素总体表现为直接释放;凋落叶N元素在分解初期(第...  相似文献   
40.
正江西广昌县具有种植白莲(属子莲,因以采收莲子去皮通心加工成通心白莲故俗称为白莲)和泽泻的悠久历史和传统习惯,是著名的中国白莲之乡。广昌县白莲种植始于公元676-679年,至今已有1 300 a以上的历史~([1])。如今,全县白莲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7 300 hm~2左右,是我国最大的通心白莲生产种植基地,农民40%的收人来源于此,白莲已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广昌县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