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5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美白对虾淡化养殖技术性相对较强,尤其是前期的准备与水质培育及中后期的病害与水质控制技术,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笔者结合分析养殖户当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就淡化养殖的前期管理技术总结如下,以期更好地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借鉴与服务。 一、清塘培水 1.清塘 包括晒塘整理及药物消毒。晒塘整理利用虾塘空闲的冬季进行,将池水抽干进行曝  相似文献   
42.
<正>5.苗种培育溪流性鱼种类较多,苗种培育方法各异。其中斑鳜苗的开口饵料为其他初孵仔鱼,培育过程需要投喂活饵料鱼,适合在清水网箱或水泥池中进行。其他大多数种类的开口饵料为浮游动物轮虫或枝角类,因此适合在土塘中培育。土塘可以通过施肥大量培育浮游动物,天然饵料丰富,短期内不需投喂人工饲料就可满足鱼苗生长,培育的苗种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养殖成本低的特点。一般选择面积1~5亩的土池,  相似文献   
43.
两株草鱼呼肠孤病毒江西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江西省南昌县莲塘镇的患病草鱼鱼种池塘采集到草鱼出血病疑似病样材料分离出的两株病毒株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用除菌过滤后的患病鱼肝脏、脾脏、肾脏组织浆滤液腹腔注射感染8~10 cm健康草鱼鱼种,5 d后试验鱼发病,可复制出自然发病症状,死亡率达50%以上,对照组未有死亡。用病样滤液接种草鱼肾细胞系(CIK),可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的TCID50分别为10-8.3/0.1 mL和10-8.0/0.1 mL。理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氯仿、乙醚处理组病毒的感染力和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显著。病毒基因组RT-PCR反应可扩增出目的片段,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GCRV(登录号为AF403392,AF239175)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4.
黄颡鱼红头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红头病的黄颡鱼的肝脏中分离获得HS807菌株,经人工感染试验为该病的致病菌,结合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HS807菌为鲇鱼爱德华氏菌.药敏试验表明,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先锋Ⅳ、强力霉素、青霉素、依诺沙星、菌必治、新霉素、呋喃唑酮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45.
<正>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俗称石蛙,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贵州、湖南、福建等长江以南地区。棘胸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素有“山珍佳品”之美誉。当前,棘胸蛙养殖仍以模拟山区溪涧自然生境开展人工养殖,但受山区洪水灾害、山区的生态保护及地理条件限制,棘胸蛙规模化养殖发展缓慢。本项目在低纬度的平原地区(浙江鸿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棘胸蛙养殖,  相似文献   
46.
<正>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浙江的西南山区有着广袤森林,溪流众多,而在这溪水中孕育着小型的特色鱼,也称溪流性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的体色艳丽、色彩斑斓,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部分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已从常规的大宗淡水鱼转向新奇、特色、味美的小众化溪流性鱼。浙江省溪流性鱼种类繁多,而且紧邻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市场需求巨大。  相似文献   
47.
罗氏沼虾养殖在我国已进行多年,养殖规模逐年扩大,2000年仅江浙沪的养殖面积超过了30万亩。但从今年4月份开始,罗氏沼虾苗的白体病在我区大面积流行,发病率超过60%,许多养殖户全军覆没,从育苗场到养殖场都有发生,使罗氏沼虾的养殖面临危机。由于罗氏沼虾养殖以往很少发病,很多养殖户竟不知如何采取措施,拖延了时间导致病情加重。笔者从2001年5月15日~6月10日共对24例罗氏沼虾白体病进行了诊治,下面就该病的流行和防治谈一点体会。一、白体病的症状罗氏沼虾白体病最初是在虾苗尾部,也有从背中部开始出现白…  相似文献   
48.
蛇鮈人工养殖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蛇鮈俗称船丁鱼。随着野生资源量的下降,目前,其市场价格高达80~100元/千克,因此亟需开展船丁鱼的人工养殖及苗种繁育,一方面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进行增殖放流,恢复自然资源。笔者从2016年开始开展了船丁鱼的人工养殖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选择金华智水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1.3亩原先养过泥鳅的黄泥底土池,水深  相似文献   
49.
巴鱼是指规格在75~150克左右的晴纹东方鲀鱼种,巴鱼阶段因毒性较低,味道鲜美,深受江浙一带群众的喜爱,特别在每年春节到清明前后,价格较高,经济效益明显。但巴鱼养殖过程中较易出现大小不均、相互残杀现象,导致成活率不高,制约了其养殖的发展。笔者在养殖试验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就提高巴鱼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0.
郑善坚 《科学养鱼》2003,(10):45-45
南美白对虾从放养开始到养成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出现对虾的游池现象,所谓游池现象,是指对虾在水表层出现缓游、漫游、群游等异常活动的一种现象。由于游池往往伴随着虾类的死亡,大多养殖者把它作为一种病害处理,使用了各种药物,但收效甚微。笔者经过对多起游池现象的观察诊治分析认为,游池现象形成的原因各有不同,主要有病理、水环境不适以及营养等几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