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天然草地面积达4. 1×10~6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位居世界第二。草地不仅为畜牧业生产提供了饲料,还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大部分处于生态脆弱区,严峻的环境压力加速了草地的退化,导致草地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学和生产实际问题。本文旨在总结环境变化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成果,深入理解各种环境压力影响草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过程及其机制,以便促进生态脆弱区的保护与建设,指导天然草地的管理与恢复等生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岫岩地区苹果瘤蚜在2004年5月中、下旬危害比较严重,其种群数量在5月31日达到高峰。天敌种类多、数量大,优势种群为小花蝽和异色瓢虫,在6月15日天敌群落总个体数达到高峰,6、7月份天敌对苹果瘤蚜形成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适量通风显著降低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通风量对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度、含水率、种子发芽指数 (GI) 及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以期在达到鸡粪无害化要求的前提下,为减少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提高堆肥成品品质、优化通风曝气工艺参数和节省能耗提供参考。【方法】试验在山东某有机肥厂好氧堆肥车间开展,以鸡粪和稻壳为原料,按照1∶1(质量比) 混合均匀之后作为堆肥初始物料。在间歇性强制通风和翻抛条件下,设置低、中、高3个通风水平,即通风量依次为0.1、0.2和0.3 m3/(m3·min),好氧堆肥周期为28 天。通过现场定期采样,测定温度、全氮、NH4+-N、NO3–-N、pH、含水率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堆肥阶段各指标的变化和氮素形态的转化。【结果】在整个好氧堆肥周期内,堆体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中和高通风量的最高温度分别达到68.3℃、71.8℃和68.6℃,高温 (≥ 50℃) 持续时间均超过12 天,达到了畜禽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含水率逐渐下降,各通风量处理分别由最初的63.2%、62.1%和64.5%降低到32.4%、30.1%和29.2%;pH先升高后降低,至好氧堆肥结束时,各通风处理的pH均处于7.5~8.0 之间;种子发芽指数 (GI) 均大于80%,说明经过28 天的好氧堆肥后,三个通风处理条件下的鸡粪堆肥成品均达到了腐熟度要求。NH4+-N含量均呈现先增长后逐渐降低的趋势;NO3–-N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总氮 (TN) 含量在整个好氧堆肥周期内整体上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经过28 天的好氧堆肥结束之后,低、中、高通风处理的氮素损失率分别为19.8%、20.2%和29.6%,低通风量与中通风量之间差异不显著,高通风量显著高于低通风量和中通风量 (P ≤ 0.05)。【结论】在鸡粪进行好氧堆肥过程中,通风量为0.1、0.2和0.3 m3/(m3·min) 下,堆肥成品均能达到腐熟度和无害化要求,其中采用中通风量0.2 m3/(m3·min) 时的氮素损失较少,且种子发芽指数较高。综合以上指标及实际工厂化运行过程的影响因素,在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建议采用的通风量为0.2 m3/(m3·min)。  相似文献   
14.
由于木工装饰复面产品的发展,需要某些具有独特性能的胶粘剂。为了胶粘聚氯乙烯(PVC)薄膜及刨切微薄木饰面的胶合板,我们应用两种醋酸乙烯共聚乳液在不同复面工艺中进行试验。乙烯-醋酸乙烯(EVA)共聚乳液用于PVC薄膜饰面工艺,所制饰面板用于制造电视机壳,可简化加工工艺,节约劳力及降低成本。在珍贵木材刨切微薄木饰面板的湿贴工艺中,则应用自身交联的醋酸乙烯-羟甲基丙烯酸胺(VNA)共聚乳液,由于乳液具有优良的初粘性并采用中温(60—80℃)加压工艺,结果降低装饰板面的透胶现象,因而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15.
双七瓢虫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22、25、28、31℃恒温条件下,对双七瓢虫[Coccinula quatuordecimpustulata(Linnaeus)]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31℃温度范围内,双七瓢虫各虫态发育速率加快、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在19、22、25、28、31℃温度条件下,卵-蛹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2.13、21.59、17.81、13.16 d和11.18 d.试验测得其卵,1~4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47、12.15、12.74、15.02、12.96℃和13.09℃,相应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9.16、34.06、22.89、21.36、39.93℃和42.41℃.根据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建立了回归方程和历期预测式.  相似文献   
16.
岫岩县是辽宁省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害虫的生物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研究表明,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田提供了丰富的天敌资源,对一些主要害虫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通过补充释放天敌昆虫,对主要害虫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美洲斑潜蝇幼虫为寄主,对芙新姬小蜂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该蜂成虫喜欢群集活动,飞翔能力较弱;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和向上行为;成虫喜欢清洁身体;多在上午羽化,羽化当天或次日产卵。雌蜂大多数选择2龄末或3龄初的寄主幼虫体躯后1/3处产卵,1头寄主幼虫体内落卵1、2、3粒分别为92.25%、5.63%和2.11%。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后半部(占30.17%)或脱离寄主0~15mm的潜蝇虫道内(占69.83%)化蛹。幼虫是否在寄主体内化蛹,与其体内营养物质的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省有大、中、小型水库4,237座,水面约为180万亩,有利于发展水库渔业.近几年来随着水库多种经营的开展和生产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水库职工养鱼的积极性,全省出现了一批水库养鱼的高产典型,如东方红、芦村两个中型水库,最高年产量达到每亩近万斤.但是目前多数水库产量不稳或者很低,甚至还有不少水库一直没有放养.为了促进我省水库渔业的发展,现将东方红、芦村水库养鱼高产因素分析如下,供参考研究. 一、东方红、芦村水库基本概况和目前养鱼效果地处皖南的东方红、芦村水库分别位于黟县和广德县,前者宜鱼水面1,600亩,后者2,300亩,都是防洪、灌溉、发电和养鱼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水库周围多为山地,植被良好,淹没区多是稻田,  相似文献   
19.
蜘蛛的几种定量采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野外采集森林冠层、树干和地表层蜘蛛的冠层喷雾法、树干陷阱法和单位地表面积法,分别阐述了每种方法的特点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探讨了3种采集方法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猪粪好氧堆肥过程中氧气的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堆肥氧气专用监测探头,研究了猪粪快速好氧堆肥过程中氧气的剖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堆肥阶段,通风充氧后堆体各深度氧气浓度都可以恢复到17%以上,下部氧气恢复时间较上部短,恢复后,氧气浓度较上部高。停止通风后,上部氧气浓度的减小速度比中、下部快,减小后氧气浓度较下部低,随着深度的增加,停止通风后氧气浓度的减少趋势逐渐变缓。随着堆肥的进行,各部位通风前的氧气浓度值逐渐升高,高温中期以后,中、下部通风前的氧气浓度可以达到10%以上,氧气浓度的减小趋势也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