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7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技术在花生种子纯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花生品种“汕油523”及其亲缘品种“汕油27”,“粤选58”不同时期的子叶,胚芽,小叶,下胚轴和根尖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以萌发6d的子叶提取酶液效果最好,酶带清晰,POD具有多态性。而且采用此法检测“汕油523”种子纯度的结果与传统的田间小区种植纯度鉴定结果相符,因此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地检测花生品种“汕油523”种子纯度的手段。  相似文献   
92.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影响花生遗传转化效率的PPT筛选压、根癌农杆菌的侵染浓度、侵染及共培养时间等因素进行研究,采用农杆菌转化花生叶片,成功地将抗虫基因豇豆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和耐除草剂基因(Bar)导入花生。实验结果表明,外植体在MS 3mg/LBA 0.8mg/LNAA 2mg/LAgNO3 6mg/L Gln培养基上预培养3d,于OD600为0.3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5~7min后培养2d,再转移至含有3mg/LBA 0.8mg/LNAA 2mg/LAgNO3 6mg/L Gln 500mg/LCb 300mg/LCef 0.25mg/LPPT的MS培养基诱导筛选培养,3个月后得到24个再生株系。经PCR初步检测,有7个株系显示了310bp的CpTI基因核酸片段,Southern杂交证实了5个株系有外源基因的整合。  相似文献   
93.
基于SSR标记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212对SSR标记引物中筛选出48对引物对63份花生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得到251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为2~13个,平均每个标记位点有5.23个变异;48个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52~0.873,平均为0.647;63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508~2.243,平均值为1.272;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57~0.960之间,不同类型的花生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较小,不同来源花生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也较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63个花生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处分为4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的花生分类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4.
温度是影响锈菌夏孢子侵染花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温度对花生锈菌夏孢子萌发及侵染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夏孢子的萌发率和8个对锈病抗感差异较大花生品种的接种试验确定锈孢子萌发和侵染的最适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夏孢子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25~28℃,此条件下夏孢子萌发率较高,为68.23%,抗病材料的潜伏期为8.11~8.67 d,感病材料的潜伏期为6.44~6.89 d。本研究可为花生种质锈病抗性鉴定和抗锈病品种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花生锈病的识别与防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花生锈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田间症状识别和室内病原鉴定方法,以及花生锈病防治控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