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6篇
  1篇
综合类   32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初沉单元中净化材料的筛选及运行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中沉淀单元净化能力进行优化,以净化前后养殖尾水总氮(TN)、总磷(TP)和高锰酸钾指数(CODMn)为检测指标,对除磷型改性凹凸棒土(Al@TCAP-P)、除氮型改性凹凸棒土(Al@TCAP-N)、陶粒砂、细菌屋、火山石、吸氨石和活性炭等7种净化材料进行筛选,以研究其最佳添加量和最佳分布方式。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Al@TCAP-N对TN去除,火山石对TP、CODMn去除效果较好。Al@TCAP-N可在正常沉淀基础上提升36% TN去除率,平铺时去除效果最佳;火山石可提升34%的TP去除率和15%的CODMn去除率,堆积时净化效果最佳。Al@TCAP-N和火山石有利于提升沉淀单元净化效能,最佳添加量分别为5.24 g·L-1和5.02 g·L-1。  相似文献   
62.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白藜芦醇(Res)对高脂摄食红罗非鱼生长性能、腹脂沉积、肠道组织结构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选用红罗非鱼360尾,设置8%脂肪(A组)、10%脂肪(B组)、10%脂肪+Res(C组)以及10%脂肪+Res+抑制剂EX527(D组)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为63 d.分别在第3、...  相似文献   
63.
中国大鲵皮肤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新  郑尧  艾闽  刘宏社  杨辉  张莹莹 《淡水渔业》2011,41(1):92-95,91
采用常规方法对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皮肤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以及Ca、P、Zn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新鲜大鲵皮肤水分含量为77.84%,粗蛋白含量25.45%,粗脂肪含量1.23%,灰分含量0.82%;矿质元素中Ca含量101.20 μg/g、P含量730μg/g、Z...  相似文献   
64.
实际生产过程中克氏原螯虾(又称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需经过长时间运输,运输苗种成活率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死亡率,重点关注虾蟹混养“兴化模式”中定量放养抱籽虾环节,通过模拟运输实验研究不同运输方式:覆盖青苔、氧气包和不同运输时间:1、2、3 h对苗种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带水运输,抱籽虾覆盖青苔运输1、2、3 h后死亡率分别降低30.56%、27.11%、16.00%。小规格虾苗运输过程中,使用氧气包运输较覆盖青苔运输1、2、3 h后死亡率分别降低76.99%、70.77%、72.16%。中等规格虾苗运输过程中,覆盖青苔运输较蟹苗箱运输3、6 h后死亡率分别降低13.43%、9.08%。通过该实验,养殖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通过向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添加小球藻,旨在探究其对养殖水体N、P降解和微生物群落调控的最佳浓度。分别设置对照组(NC)、低浓度组(LC)、中浓度组(MC)和高浓度组(HC),探究不同浓度小球藻对罗非鱼养殖水体中N、P的改善效果,并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与其他处理组相比,HC组水体N、P营养盐含量降低,对3种形态氮的降解速率NH4+-N>NO3--N>NO2--N。与NC组相比,MC组和HC组的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各处理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减少,且HC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最高,群落丰富度与NH4+-N含量显著相关。小球藻可以吸收养殖水体中N、P营养盐,调节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改善养殖水体水质状况,为养殖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CuSO4、青苔净和草甘膦三种投入品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抗氧化酶等的影响,参考实际生产中使用浓度,设置对照、CuSO4(1和2 mg/L)、青苔净(5和10μg/L)和草甘膦(5和10μg/L)实验组,分别在4、8和12 d时测定肝胰腺抗氧化酶类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酸/碱性磷酸酶(ACP/AKP)和溶菌酶(LZM)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三种投入品均造成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酶(SOD、CAT、GSH、GPx)活性先升高后降低,T-AOC活性持续下降;青苔净和草甘膦造成GR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也造成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uSO4造成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三种投入品处理后期造成磷酸酶(ACP和AKP)活性升高,LZM活性降低。结果表明三种投入品均会造成克氏原螯虾肝胰腺抗氧化防御因子活性水平、磷酸酶活性、MDA含量和LZ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