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为更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厚植家国情怀新兽医科技人才的需求,兽医外科学课程应将强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课程建设目标。基于“PBL+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将兽医外科学课程思政元素与理论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升华课程教学团队素养,丰富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兽医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打造一门高质量的兽医外科学课程思政金课提供有效帮助,培养爱农兴农、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新兽医科技人才,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钢针固定法治疗金丝猴直肠脱案例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海聚  刘芳  郑文亚  郭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97-5898
[目的]概述1例金丝猴直肠脱病例的诊治过程。[方法]接诊了1例金丝猴直肠脱病例,直肠因脱出过多和时间太长已发生严重水肿坏死。采用钢针十字交叉固定法固定金丝猴直肠,并对坏死直肠部分切除后,对金丝猴进行精心护理。[结果]通过综合诊断,确定该病例为单纯性直肠脱,且肠管已发生坏死。手术后每天输液,并根据病情给予消炎,镇痛等对症治疗。手术7d后,该金丝猴康复出院。[结论]对于直肠脱,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鉴别诊断山羊李斯特杆菌病,研究李斯特杆菌感染山羊后对主要实质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器官造成病理损伤的情况,试验解剖了3只有神经症状的病羊,采集病死羊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淋巴结以及大脑、中脑、小脑、脑桥、脊髓、延髓等组织制作病理组织切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其中脊髓和延髓器官在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过程中使用了蛋清甘油涂片技术。结果表明:宏观病变表现为脑膜充血,肝脏和脾脏肿大和瘀血,肺脏出血;显微病变表现为心肌纤维有炎性细胞浸润,肝脏和脾脏中充斥着大量的红细胞和炎性细胞,还可见明显的坏死灶,肺脏细支气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肾脏肾小管中有大量的红细胞,淋巴结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大脑内单核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坏死明显,小脑部分组织产生化脓灶,延髓有淋巴细胞性管套形成。说明根据观察到的山羊主要实质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器官的病变情况来看,显微镜下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各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与脑包虫病和链球菌病引起的病理变化有明显区别。由于山羊李斯特杆菌病发病率低,但是病死率高,一旦发生会对山羊养殖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应及早鉴别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15.
赣西某养殖场山羊出现转圈运动等神经症状、单侧眼睛失明和呼吸困难,导致近20只山羊死亡。为确定病原菌并进行有效的防治,对送检的3只病死羊进行病理剖检,并采集肝脏、脾脏和脑组织进行病原菌的纯化培养、LB二次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和16S rRNA测序分析;为确定病原菌致病力,进行小鼠和家兔的动物回归试验;选用头孢唑啉、头孢曲松钠、青霉素、万古霉素等30种抗菌药进行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从两只病羊的脑组织中分离得到两株革兰氏阳性细菌,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测定、动物回归试验确认分离菌为单增李斯特杆菌,二者高度同源(100.0%),与多株李氏杆菌同源性均高达99%以上,且对小鼠和家兔均有较强的致病力。该分离菌对头孢唑啉、哌拉西林、羧苄西林、四环素、多西环素、麦迪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和氯霉素高度敏感,但对第2、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耐药。该养殖场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从而保障山羊及其肉制品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宜春市肉牛犊牛腹泻的发病原因,试验采用牛腹泻五联病原体快速诊断试剂盒初步检验9头腹泻犊牛的粪便样品,对试剂盒检测为阳性的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牛腹泻五联病原体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到有7份产气荚膜梭菌为阳性,2份大肠杆菌为阳性;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结果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的特性;青霉素、呋喃唑酮、多西环素和苯唑西林等药物能够明显抑制分离菌的生长。说明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是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醋酸铀–枸橼酸铅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模拟运输应激小鼠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和3种热休克蛋白(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的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结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胸腺髓质增大,皮质中血管充血,淋巴小结缩小,脾小结增大,中央动脉被破坏,细胞发生凋亡等;淋巴细胞核核膜呈锯齿状甚至碎裂,嗜酸性粒细胞胞核溶解消失,浆细胞破坏更为严重,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或消失等;HSP27在淋巴小结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在淋巴结髓质和脾脏中的表达有所增加,HSP70在淋巴结髓质中的表达逐渐降低,在淋巴小结和脾脏红髓中的表达升高,HSP90仅在淋巴结中有明显表达。综上可知,运输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对小鼠免疫器官的结构造成严重损伤,应激相关热休克蛋白HSP27、HSP70和HSP90的表达情况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提示热休克蛋白与运输应激之间可能存在着某些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20.
运用HE染色法、透射电镜技术、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和ELISA等方法,探讨不同运输时间对山羊(Capra hircus)心的病理损伤及对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公路运输应激2、6 h条件下山羊心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及HSP27、HSP70、HSP90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运输应激组山羊心肌纤维有程度不一的弥漫性颗粒变性,细胞内线粒体肿胀、破裂,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运输6 h组的病变更严重。HSP27、HSP70、HSP90主要在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HSP27和HSP90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三种蛋白在不同区域的心肌纤维和心肌细胞中分布不均。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 h组山羊心HSP27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运输应激6 h组HSP27表达量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运输应激2和6 h组HSP70、HSP90蛋白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总之,运输应激山羊心组织细胞发生了病理损伤,心肌细胞急性变性十分明显,运输应激6 h组心肌细胞变性更严重,运输后HSP27、HSP70和HSP90蛋白表达量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心的应激损伤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