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颡鱼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病的黄颡鱼体内分离到1株优势菌RC110724,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对黄颡鱼有较强的致病性.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等综合分析,鉴定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登录号:KC663719).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分离菌株与维氏气单胞菌的模式菌株ATCC 35624T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链霉素、呋喃唑酮、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10种药物对菌株RC110724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超声法和醇提法制备复方五倍子口服液,以复方中主要成分--没食子酸含量变化为对照,用经典恒温法对以上2种制备方法进行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法制备的复方五倍子口服液有效期为82 d,醇提法制备为70 d,与室温留样观察法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方法和效果,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可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复方乌梅按1.0%饲料配比分阶段地投喂鲤鱼进行为期16 d的药效试验,于试验第9 d用温和气单胞菌进行攻毒,分别测定攻毒后的鲤鱼死亡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3个试验组鲤鱼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全程给药组死亡率最低;红细胞数、NBT阳性细胞数、淋巴细胞吞噬活性均表现为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全程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器官指数和血红蛋白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表明复方乌梅能明显增强鲤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抗感染能力,并且全程给药组的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孵化阶段,pH和硬度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以pH值55、硬度5德国度最佳,pH值65、硬度8德国度次之(此组合具有最好的生产意义),pH值75、硬度11德国度最差。稚鱼培育阶段,以pH值65为宜。  相似文献   
16.
【学名】武隆丽条鳅 拉丁学名:Heminoemacheilus wulongensis Wu,He et Li 英文名:White vesicles blind fish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提取液在鲫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寇氏法进行中药复方提取液的急性毒性试验和用药物累积法进行其在鲫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复方提取液的24 hLC50=1.207 g/mL,48 hLC50=1.101 g/mL,安全剂量0.785 g/kg。表观药动学参数:零时药物浓度C0=1.4817 g/kg,一级消除速率常数Kel=0.1063 h-1,消除半衰期t1/2=6.0113 h,清除率CLb=0.5851(g.h)/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3.9388(g.h)/kg,表观分布容积V=1.9262。说明该复方提取液在鲫鱼体内代谢较快,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分布在组织中。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与鱼体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类肠道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好氧菌组成,中药可影响鱼胃肠道内常在菌群的状态,有效调节患病鱼胃肠道的微生态失调状态。同时肠道菌群对鱼体吸收代谢中草药成分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曙明 《重庆水产》1991,(2):26-27,23
铜鱼和圆口铜鱼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经济鱼类,为了科学地评价其营养价值和比较两者的营养成份,并充实鱼类营养生理学方面的资料,本文对两种鱼的肌肉水解氨基酸作了初步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20.
细鳞裂腹鱼人工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5~2006年,分别用4种不同的催产剂组合对经人工驯养的180余尾性成熟的野生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chongi)进行了人工催产,共获得受精卵50余万粒,孵化出仔鱼9万余尾。催产效果较好的催产剂组合为:鲤鱼脑垂体(PG)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5 mg+600 IU)/kg鱼体重,第二次注射剂量为(12 mg+1000 IU)/kg鱼体重,在水温13~18℃效应时间为85~9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