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6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24篇
  22篇
综合类   227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为进一步提高从野生龙葵果中提取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生物碱的得率,试验采用料液比、提取剂浓度、超声时间、提取温度为单因子设计单因素试验,比色法测定其生物碱含量,在单因素基础上采取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主要因素进行四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进行优化,以生物碱得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野生龙葵果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单因素下料液比为1∶10、乙醇浓度为95%、超声时间为25min、提取温度为30℃下为提取率较高;四因素五水平均匀设计下料液比为1∶30,乙醇浓度为99%,超声时间为10min,提取温度为25℃为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62.
活性氧(ROS)是在植物体内产生的氧化能力很强的氧。植物体内存在着抗氧化系统,对调控活性氧的平衡起了关键作用。系统概述了植物活性氧的种类、产生、检测、伤害及植物抗氧化系统的清除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同工酶,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以6个微型月季品种带叶枝条为实验材料,置于-10、0、5、20℃温度条件下处理24h,测定不同品种叶片相对电导率、含水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不同生理指标,并结合露地生长形态观察综合判断植物耐寒性的强弱。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白珂斯特’抗性较强,‘紫微星’、‘金太阳’、‘冬梅’次之,‘小女孩’和‘矮仙女’较差,可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筛选耐寒性强、观赏性高的优质微型月季品种和合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采用光谱吸收法,对一株分离自土壤的嗜铁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式菌Burkholderia cepacia CAS19产嗜铁素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SA培养基最适于CAS19产嗜铁素,并且在320nm处有一个嗜铁素特异吸收峰;当铁离子浓度大于1μmol/L时,几乎完全抑制CAS19嗜铁素的产生;CAS19产嗜铁素的最适条件为:以蔗糖(sucrose)为C源,以脯氨酸(Pro)为N源,C/N比为10∶1,pH值为7.5,温度为30℃,通气量为20mL/250mL。  相似文献   
65.
郑肖兰  郑服丛  吴伟怀  李锐  陈瑜  贺春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11-5715,5793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橡胶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查理固体培养基和孢子悬浮液培养,通过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测定试验,研究10种碳源和9种氮源对橡胶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丝生长试验表明,乳糖、D-果糖、葡萄糖、甘油、D-木糖5种碳源培养基的菌丝体生长量较好,生长量均≥7.87mm/d,L-山梨糖碳源培养基则效果较差;硝酸钠、甘氨酸、L-赖氨酸、L-组氨酸4种氮源培养基的菌丝体生长量较好,其生长量≥8.00mm/d,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L-半胱氨酸氮源培养基则效果较差。孢子萌发试验说明,橡胶炭疽菌能较好地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孢子萌发率最低的是在甘油碳源溶液中。[结论]对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最有利的碳源是葡萄糖,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较好的氮源有硝酸钠和L-组氨酸。  相似文献   
66.
为明确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HAB-6菌株的抑菌活性物质,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其对1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能力,通过硫酸铵沉淀法、酸沉淀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提取HAB-6菌株的活性物质,并检测其稳定性。结果表明:解淀粉芽胞杆菌HAB-6菌株对17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抑制率可达45.48%~72.20%;不同提取方法中仅正丁醇粗提物有抑菌活性,在5 mg/m L浓度下抑菌圈直径达21.49 mm;正丁醇粗提物经紫外线照射120 min后,抑菌活性为对照的78%,而经100℃高温处理后抑菌活性仍为对照的91%,表明HAB-6菌株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不耐强酸强碱,其适宜的p H为5.0~9.0。正丁醇粗提物可抑制芒果炭疽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能有效抑制芒果炭疽病菌对芒果果实的侵染。表明HAB-6菌株抑菌谱广,其正丁醇提取物具较强的抑菌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枯草芽孢杆菌HAB-1产生抗菌物质的最优发酵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适合Bacillus subtilis HAB-1生长和抑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采用摇瓶培养法和平板对峙法,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适合菌株HAB-1生长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及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经摇瓶发酵培养筛选到适合菌株HAB-1生长及其拮抗物质产生的最佳碳源为蔗糖和玉米粉,最佳氮源为酵母粉和麸皮,最佳金属离子是K+。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使HAB-1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最优培养基为zY,其各组分的质量浓度为:蔗糖10g·L-1,玉米粉30g·L-1,酵母粉30g·L-1,麸皮40g·L-1,KH2P041g·L-1;在确定适合该菌株的培养基组分基础上,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初始pH为6.0,培养温度为37℃,250mL摇瓶装液量为60mL,接种量的体积分数为2%,培养时间为24h,转速为190r·min-1时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获得菌株HAB-1活菌数最多且对橡胶树炭疽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活菌数和抑菌直径分别为2.6×1010·mL-1。和34.0mm,较NB培养的HAB-1提高了123.81倍和1.10倍。  相似文献   
68.
为进一步研究海参(Stichopus japonicus)溶菌酶基因(Sjys)(Genbank登录号:EF036468)中不司片段表达产物的生物特性,本研究通过对其cDNA片段的分析,发现C端基因区域所对应的蛋白质序列中含有非酶活性.根据已知的海参溶菌酶的cDNA序列,设计山含有Nco Ⅰ和EcoR Ⅰ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从新鲜的海参肠中提取总RNA,以其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出长度为259 bp的溶菌酶C端(SjLys-C)基因.将该目的基因连接到pET-32a(+)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pET-32a(+)-SjLys-C,再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Rosetta(DE3)pLysS,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蛋白SjLys-C的基因工程菌.利用该工程菌诱导发酵,结果显示它能高效表达出26 kD左右的重组蚩白SjLys-C.经过Western blot分析,该重组蛋白在26 kD左右能够与Penta-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对纯化的重组蛋白SjLys-C进行了抑菌特性的分析,结果发现它对溶壁微球菌(Micrococcus lysodeikticus)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 molytic us)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此外,将该重组蛋白经100℃、40 min处理后,其抑菌能力提高了5%~21%.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SjLys-C基因工程菌能够制备出具有可溶性的、并具有抑菌活性的重组蛋白SjLys-C,在农业和医药等行业中有潜在应用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9.
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 Yang and Eisenback)是海南岛独有的一种致病力很强的根结线虫。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 Fresenius)HNQ11菌株是从海南岛香蕉(Musa sapientum Linn.)根围土壤分离到的1株捕食线虫真菌,本实验研究了其对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HNQ11菌株能迅速产生捕食网和捕食环等捕食器官来捕食象耳豆根结线虫J2。其捕食率在J2加入HNQ11培养平板96h后即达83.5%;在盆钵控病实验中,每株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用2g菌丝处理根部,根结形成比对照减少50%,根系鲜重增加147.3%。同时,在菌丝处理33d后还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根片段上附着的HNQ11菌丝和分生孢子,重新分离菌丝和分生孢子还能在培养基上生长,说明HNQ11菌株在番茄根部具有定植能力。  相似文献   
70.
为解决若干病原菌引起的西番莲茎基腐病症状类似,难从症状方面辨别病原菌的问题,采用经典方法即常规鉴定法,对引起海南省琼海市西番莲基腐的病原菌进行鉴定。配制选择性PDA、PDA、V-8、选择性V-84种培养基,对样本中的病原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分离菌的各项形态特征描述和分离菌株的主要生长温度测定结果,以及有关文献提供的原理方法进行该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①分离到1种疫霉菌菌株;②该菌株在选择性PDA、PDA、选择性V-8培养基生长的诸方面特征一样。菌落圆形均一,气生菌丝不丰富。孢子囊形态为侧梨形、柠檬形或椭圆形,基部钝圆,长×宽为24.5~44.3μm×22.8~34.5μm,冷冻后释放游动孢子,未见厚垣孢子。③菌株最低生长温度8~10℃,最适生长温度28℃,最高生长温度36~40℃。④28℃下,分离菌在V-8上日生长量为16.2mm,而在PDA上则为13.7mm。⑤该病原物疫霉菌属于[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 de Haan(parasitica Dast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