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7篇
  5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天水地区的8个苹果腐烂病菌株对杀菌剂戊唑醇、噻霉酮及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对供试8株苹果腐烂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EC50值均小于1.0 μg/mL,平均为0.03 917 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EC50值为0.362 9~1.0262 6 μg/mL,平均为0.609 4 μg/mL;噻霉酮的抑制率较低, EC50值平均为20.226 39 μg/mL。  相似文献   
12.
大麦条纹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大麦条纹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大麦条纹病的病原菌禾德氏霉菌[Drechslera graminea(Rabenh)Shoem]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pH、培养基、碳源、氮源对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影响.菌丝的适宜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7,适宜碳源是蔗糖和可溶性淀粉;适宜氮源是甘氨酸和硝酸钠;光照对菌丝生长速率无明显影响;病原菌在常用培养基上均不产孢.  相似文献   
13.
河西灌区露地无公害洋葱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洋葱(Allium cepa L.)又称玉葱、圆葱,葱头等,是百合科葱属中以肉质鳞片和鳞芽构成鳞茎的草本植物,既可以食用,又有保健功能[1~6]。随着我国农业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贸易的增加,甘肃省洋葱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为了规范甘肃省洋葱无公害化生产,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要求,本着经济、安全和有效的原则,对洋葱的生产技术措施进一步优化简化,便于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操作应用,生产出更多无公害的洋葱产品供应国内外市场,我们在河西灌区通过对露地洋葱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制定了本规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准确判别农作物叶片病害图像的病害类型及病害程度,提出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诊断方法。引入通道和空间注意力模型,对经典的MobileNetV3网络模型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特征金字塔的多任务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作物类型、病害类型和病害程度的精准识别。采用多种图像增强方法对农作物叶片病害图像进行扩展,对改进前后模型与其他图像识别模型在农作物病害叶片识别性能上进行对比试验,并探究在有无数据增强处理条件下不同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作物类型识别、病害类型识别与病害程度识别任务上,平均准确率比原模型分别提升1.38、2.24和2.03个百分点;召回率比原模型分别提升2.38、1.62和1.18个百分点;对比MobileNetV3,InceptionV3、YOLOv7模型,该模型在上述3个任务上平均识别准确率和召回率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麦条纹病初侵染源和再侵染问题,进行了田间试验测定和大量的调查分析,明确了种子带菌是大麦条纹病的主要初侵染源。病指比较,种子带菌占整个初侵染源的90.8%,发病率比较,种子带菌占整个初侵染源的75%。种子消毒处理,能很好的控制大麦条纹病的发生发展。土壤中残存的大麦条纹病病菌,也是大麦条纹病的初侵染源,但在整个初侵染源中所占比例很小。大麦条纹病再侵染程度主要取决于初侵染量和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6.
西瓜疫病化学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果 《中国瓜菜》2005,(3):18-19
通过8种进口杀菌剂和1种国产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64%杀毒矾、72%杜邦克露和50% 倍得利对西瓜疫病抑菌力最强,EC50分别为2.3 092、7.9 795和7.9 807μg/ml,EC95分别为39.1 720、147.5 341和56.8 432μg/ml。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4%杀毒矾、50%倍得利和72%杜邦克露800倍液能有效防治西瓜疫病,西瓜膨果期喷施2次,防效均在76%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天水市农药安全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农药安全使用的对策是: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农民的安全用药意识;加强农药市场管理,严禁销售危险性农药;推广新型施药器械,提高农药利用率;大力推广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理念,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相似文献   
18.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 de Bary侵染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毁灭性病害。为了明确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遗传结构,对2018年甘肃省定西市、张掖市和陇南市采集的130株晚疫病菌进行了交配型和线粒体DNA (mtDNA)单倍型测定。结果表明:从130株晚疫病菌中检测到A1和A2两种交配型,A1交配型为14株(10.77%),A2交配型为116株(89.23%);检测到Ⅰa、Ⅱa和Ⅱb 3种线粒体DNA单倍型,发生频率分别为88.46%、3.85%和7.69%。Ⅰa单倍型菌株的交配型为A1和A2,Ⅱa单倍型菌株交配型为A1和A2,Ⅱb单倍型菌株交配型为A1。该结果表明甘肃省部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以A2交配型,Ⅰa mtDNA单倍型为主。甘肃省各采集地晚疫病菌群体结构或与当地种薯繁育、调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由马铃薯粉痂病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引起的粉痂病已成为甘肃省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威胁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马铃薯不同品种对粉痂菌的抗性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是控制该病扩散蔓延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对马铃薯粉痂病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对甘肃省马铃薯主栽品种对粉痂病抗病性及田间防治药剂开展了系统研究,抗病性测定结果表明:22个品种块茎上均可感染粉痂病,发病率为25.00%~100.00%,病情指数为6.67~68.33,平均病情指数为29.45。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综合评价,‘冀张薯12号’对粉痂病有较好的抗性。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和0.3%四霉素水剂50倍液播前种薯浸种处理均对马铃薯粉痂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0.50%和60.2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0.3%四霉素水剂30倍液和10亿cfu/g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5倍液于马铃薯花期时进行灌根处理,对粉痂病的防效分别为56.00%和52.8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甘肃省马铃...  相似文献   
20.
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病原鉴定及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嘉峪关市洋葱基盘腐烂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群,对4个采样区洋葱基盘腐烂病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镰孢菌、茄镰孢菌和串珠镰孢菌,其中尖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镰孢菌均可引起洋葱基盘腐烂病,其中尖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高,分别为84.4%和65.3,极显著高于(P<0.01)其他2种菌。为筛选化学防治有效的杀菌剂,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在室内测定了多菌灵、百菌清、恶霉福和施菌克4种药剂对以上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00 μg/L的施菌克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