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篇
  24篇
综合类   4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解氟环唑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UPLC-MS/MS)快速检测小麦及土壤中氟环唑残留的分析方法,并在山东、河南和北京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小麦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浓度氟环唑(0.05、0.5、1.0 mg· kg-1)的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98.8%~108.1%,变异系数为2.6%~6.7%;在小麦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3.2%~84.4%,变异系数为0.9%~4.6%;在小麦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7%~82.4%,变异系数为2.0%~7.8%.氟环唑在山东、河南和北京三地的小麦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氟环唑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6.9、21.3、19.7 d,在小麦植株上的半衰期分别为12.6、9.2、8.1d,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5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了毒死蜱及其有毒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在黄瓜腌制加工过程中残留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用水常规清洗能使黄瓜中毒死蜱的残留水平降低34%,清洗后的黄瓜经初腌和复腌2次处理后,其中毒死蜱的残留水平有所升高,3步处理的总加工因子为0.97;清洗对TCP的残留水平影响不大(仅降低2.6%),但经初腌和复腌处理后,其残留水平明显高于清洗前,3步加工的总加工因子为1.63。本研究表明,黄瓜经腌制前后毒死蜱的残留水平无明显变化,而代谢物TCP的残留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3.
玉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的超高效液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建立了快速检测玉米中氯虫苯甲酰胺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二氯甲烷[V(乙腈)∶V(二氯甲烷)=20∶80]提取,经N-丙基乙二胺(PSA)分散固相萃取剂净化,UPLC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254 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当添加水平为0.02~1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1% ~9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2% ~14.0%;最小检出量(LOD)为 0.02 ng,最低检测浓度(LOQ)为0.02 mg/kg。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适用于玉米中氯虫苯甲酰胺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54.
噻虫嗪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一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混剂中噻虫嗪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残留.结果表明,噻虫嗪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8.8%~97.9%,变异系数为3.1%~6.2%;噻虫嗪在棉叶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4.4%~95.8%,变异系数为1.3%~5.2%.噻虫嗪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表明:噻虫嗪在棉叶中的降解比在土壤中快,单剂中噻虫嗪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两地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9d和4.8d,棉叶中的消解半衰期为1.4d和1.9d.混剂中的噻虫嗪在山东省和河南省两地棉叶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4d和1.6d.  相似文献   
55.
农药残留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永权 《植物保护》2013,39(5):90-98
农药残留是农药应用后的必然现象。农药残留引起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农药环境行为、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变化、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等四个方面简要综述近年来农药残留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6.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建立了多茵灵在黄瓜、番茄、葡萄、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前处理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提取,多反应离子监测技术确定多茵灵的2对离子m/z191.2/132和m/z191.2/160为定性离子.m/z191.2/160为定量离子。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O.001mg/L,线性范围为0.001-1mg/L,添加回收率范围为87.86%~112.71%,变异系数为1.54%-6.22%。  相似文献   
57.
研究桃青霉病病斑外延组织中青霉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展青霉素的扩散规律,旨在明确病斑大小与被感染距离的关系。以大久保桃和扩展青霉为实验材料,用平板菌落计数法测定距病斑不等距离处的扩展青霉菌数量,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MS/MS)测定其展青毒素含量。结果表明,腐烂斑处检测到的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最多;以腐烂斑处为中心,越远离腐烂斑处检测到的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越少;在病斑外延健康组织中,随着腐烂程度的增加,青霉菌菌落数量及展青霉素的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建议当桃青霉病腐烂斑直径小于5 mm时剔除腐烂斑及其外延20 mm,剩余部分可用;当腐烂斑直径在10~30 mm时,剔除腐烂斑及其外延30 mm,剩余部分可用;当病斑直径超过30 mm时,应整个弃除。  相似文献   
58.
微生物降解二苯醚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降解二苯醚类除草剂的微生物种类、降解机理及影响微生物降解二苯醚类除草剂的因素,指出利用微生物修复土壤中二苯醚类除草剂残留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同时指出二苯醚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及基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测定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动态残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辣椒和土壤中氟啶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探明氟啶胺在辣椒田中使用后的残留行为,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氟啶胺在辣椒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氟啶胺在辣椒中半衰期为2.5~3.7 d,土壤中为1.2~4.2 d。使用氟啶胺50%悬浮剂,制剂用量为495 g•ha-1。(有效成分247.5 g•ha-1),施药4次, 距末次施药后7 d收获的辣椒中氟啶胺残留量小于0.06 mg•kg-1,低于韩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0.3 mg•kg-1)。【结论】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标准要求,适用于辣椒和土壤中的氟啶胺残留测定;建议氟啶胺50%悬浮剂在辣椒上防治病害,最多使用4次,用量为247.5~495 g•ha-1(有效成分123.75~247.5 g•ha-1),安全间隔期为7 d。  相似文献   
60.
我国农药残留监管与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法律法规、监管体系、标准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农药残留监管现状,从当前研究进展、标准制定情况和国际化进程等方面明确我国标准体系建设动态。指出目前我国农药残留状况持续好转,标准体系建设势头良好的同时,我国农药残留技术法规、监管效率、标准数量、风险评估、体系协调性和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展望我国农药残留发展需立足现实,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以法律为依据,以标准为中心,以农产品为单元,以农药为对象,全面推进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保证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国民健康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