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4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基于株高性状的玉米EST序列与水稻基因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已公布的玉米分子标记中,挑选出均匀覆盖玉米全基因组、平均间距小于10 cM的224个SSR和RFLP分子标记,从NCBI上查找这些标记所在的玉米EST或基因的原始序列,逐一与水稻数据库的序列信息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在PN<1e-5水平上,从水稻数据库中共找到16 939段同源序列,平均每段玉米的序列可以在水稻数据库中找到75.6  相似文献   
52.
rolB基因导入对农垦58S内源激素水平、株型和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以农杆菌介导法获得的rolB转基因农垦58S的研究表明,rolB能明显改变水稻内源激素水平。其中,叶片和长日照条件下幼穗IAA水平有明显升高,同时长日照条件下iPAs及GA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但ABA水平无明显改变。rolB对水稻株型有明显影响,表现为株型紧凑,叶片直立、深绿,多数后代株系分蘖减少,叶片和颖花等器官变小,  相似文献   
53.
三峡地区玉米地方品种杂种优势群的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三峡地区地方品种的遗传潜势(遗传变异、配合力效应、基因多样度等),发掘地方品种中的初级杂种优势群,按杂种优势模式与国外优良玉米种质充分重组,合成高级杂种优势群。本文报道了对选出的三峡地区的37个优良地方品种遗传潜势和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结果,并讨论了组建高级杂种优势群的基本原则与模式。  相似文献   
54.
遗传标记的建立与分析是作物育种工作对中目标基因进行鉴定与选择的重要工具。遗传标记大致可分为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本文概述了这4种标记的发展,比较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并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55.
56.
以玉米自交系综3和衡白522的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田间试验,研究了6个籽粒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所调查的6个性状中,广义遗传力在两点最高的为穗行数和穗粗,其次为行粒数、穗粒重、穗重、穗长。F1代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的强弱依次为穗粒重、穗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和穗粗。F2∶3家系表现出明显的自交衰退现象。穗粒重的变异系数最高,其次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和穗粗。穗粒重与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行粒数对穗粒重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利用籽粒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为正确估算靶基因表型值、精细定位和克隆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玉米丝轴黑粉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平  梁萍  向妮  郑用琏  肖炎农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20-4523
以玉米丝轴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 f.)为供试菌株,对其孢子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交配型菌株SR1加入5 mg/mL溶壁酶(Lysing Enzymes)、50 mg/mL崩溃酶(Drise-lase)与50 mg/mL蜗牛酶(Snailase)混合酶液,置于28℃100 r/min摇床上酶解10 min,原生质体得率为99.36%、产量1.35×108个/mL,以山梨醇为稳渗剂,原生质体涂布于含有1.0 mol/L山梨醇的CM再生培养基上,再生率可达35.63%。  相似文献   
58.
采用淀粉凝胶平板电泳方法,研究了华中农业大学4个玉米新合成群体(WBM, LBM, WLS,LLS), 2个美国群体(BSSSR和BS16)和6个自交系的ADH, CAT, EST, GLU, GOT, MDH, PGD,PHI 8种等位酶的17个位点的47个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数量性状的相关。采用NC II遗传交配设计,6个群体与6个自交系组配成36个组合,田间试验在武昌、安  相似文献   
59.
铁双贵  郑用琏 《作物学报》1999,25(6):759-765
采用淀粉凝胶平板电泳方法,研究了华中农业大学4个玉米新合成群体(WBM、LBM、WLS、LLS),2个美国群体(BSSSR和BS16)和6个自交系的ADH、CAT、EST、GLU、GOT、MDH、PGD、PHI8种等位酶的17个位点的47个等位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数量性状的相关。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6个群体与6人自交系组配成36个组合,田间试验在武昌、安阳两地进行两年。标记分析表明,17个等  相似文献   
60.
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PPR插入位点分离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Mutator (Mu)诱变群体,进行Mu因子插入PPR (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PPR)位点的分离,及其插入真实性验证。以含活性Mu转座子为父本和玉米自交系综31 (Z31)杂交,经与Z31多代回交和自交获得BC3F2为材料,利用Mu-AFLP方法分离Mu插入侧翼序列的PPR位点,且验证插入真实性。采用Mu-AFLP方法获得Mu因子插入侧翼序列14条,去除冗余序列2条和重复序列8条,其余4条为Mu因子插入的基因序列,经基因型遗传分析验证了2条侧翼序列为真实插入。经功能分析,其中1个为PPR突变位点,且Mu因子插入于该基因5’UTR区第121 bp和第122 bp碱基之间。经基因组定位和功能分析,显示Mu插入位点定位在第6染色体上,为PPR基因家族,能够编码PPR蛋白,推测可能与玉米叶色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