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34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功能基因组学及其研究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功能基因组学是在结构基因组学丰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应用大通量的实验分析方法并结合统计和计算机分析研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功能以及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的新型交叉学科. 基因功能研究采用从基因到表型和从表型到基因两种策略, 使用多种方法创造大量变异及大通量识别并克隆基因和研究基因表达模式的技术. 如基因陷阱、基  相似文献   
72.
全基因组分析玉米MuDR转座因子插入突变体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插入诱变被广泛用于基因敲除。玉米Mutator转座子因其具有较高的转座活性常被用于构建大型玉米插入突变体库。本研究利用具有活性MuDR因子的玉米材料与优良玉米自交系Z31杂交,获得1 000个M1单株,自交构建M2群体,并研究MuDR因子在基因组中插入位点特性。利用优化的MuTAIL-PCR方法分离出695条MuDR插入位点侧翼序列,经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374条非冗余的插入位点,其中的298条序列能够被定位在玉米基因组物理图谱单个位点上。实验结果揭示了MuDR因子插入的一些特性:在10条染色体上随机分布,偏向于插入到基因序列中,并在某些功能基因中有明显插入偏好。  相似文献   
73.
棉花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棉花组织培养发展很快, 先后从陆地棉、 海岛棉、 克劳茨基棉、 戴维逊氏棉、 拟似棉等不同棉种的胚轴、 子叶、 茎段、 花药、 原生质体等诱导获得了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但是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机制还需要探索,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成过程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 旨在进一步了  相似文献   
74.
玉米新不育胞质WBMs的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广州、武汉两地多次对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新近从我国地方群体“巫溪”中发现的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WBMs进行育性和细胞质效应观察。结果表明,WBMs是一个不育性及恢复性稳定、无明显不良细胞质效应的Ⅰ、Ⅱ级S组雄性不育胞质,它作为可在玉米雄性不育育种和生产中应用的新不育胞质,将丰富我国有限的可利用的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资源,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5.
采用田间观察和室内显微镜观察、统计分析等方法 ,对具有玉米S型不育系细胞质的同质异核F1 组合、回交世代等 2 0个玉米群体植株的育性性状 (花药外露 ,花药开裂 ,花粉散出、花粉I2 -KI可染性等 )及与育性相关性状进行系统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玉米材料保持不育性与恢复育性的表现具有多样性 ,育性表现不一致是细胞核基因组差异引起的。统计分析表明 ,玉米S型不育系恢复育性的基因是由 1对主效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控制的 ,由于具有恢复育性功能的基因在不同的自交系中的组合方式不同 ,其植株育性表型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6.
玉米地方品种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数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电泳技术分析了三峡地区10份玉米地方品种和4个外来种质在16个同工酶标记位点上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所有材料中存在广泛的同工酶变异。10个地方品种中含有外来种质所没有的Got2-6基因,但却没有外来种质中所含有的Est8-4.5、Mdh2-5.5和Sod1-B三个等位基因。地方品种与外来种质之间基于16个位点所估算的MRD值在0.148—0.391之间,地方品种间MRD值在0.110-0.4440之间。每一标记位点的MRD值与F1代数量性状表现的相关分析表明,1L的Acp4、Adh1附近的染色体区段,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产量,但是基于16个位点估算的地方品种与外来种质的MRD值与SCA、SGD与SCA、GGD与GCA相关不显著,说明应用少数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对杂种优势预测的可靠性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77.
玉米轮回选择基础群体及其亲本群体的遗传变异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鄂西地方玉米巫溪(W),美国硬粒坚杆玉米(B)及墨西哥耐热玉米墨黄九(M)3个开放分群体为主体,加另外8份材料经手配重组和3次隔离区混粉重组合成的用于轮回选择的基础群体WBMCO等4个开放群体为试材,比较了单株粒重、穗重、株高等15个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以穗粒 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以及用RAPD和RFLP分析技术,在DNA水平上进行跗多态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均值,在4个群体的  相似文献   
78.
华玉4号雄性不育化育种过程及其种子生产体系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华玉4号是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研究室育成的单交种,1998年3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1999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为了提高制种质量和节约种子生产成本,于1994~1997年进行并完成了华玉4号雄性不育化的育种过程。其母本系HZ85已转育成4种胞质类型的雄性不育系:HZ85cms唐徐、HZ85cms双、HZ85cmsS和HZ85cmsM,它们的雄花不育性稳定,其完全不育株率均>98%,高度不育株率<2%,无正常散粉株。转育成的4个雄性不育化组合:华玉4号唐徐、华玉4号双、华玉4号S和华玉4号M均属恢复型杂交种,它们F1代可育株率达到92%~100%,散粉结实正常,都可单独在生产中使用,不需与正常胞质的华玉4号掺合使用。它们的生产力和抗病性与华玉4号处于同一水平。文中介绍了华玉4号雄性不育化的育种过程;两段十区的不育化杂交种子生产体系;玉米胞质检测分类的生物分子技术方法;提出了利用玉米雄性不育胞质杂交种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