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大田玉米生产中,常因播种种子质量(纯度和发芽率两个方面问题)或者栽培不当、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及其经济性状表现异常.售种单位与购种者双方对造成事故的原因常存在意见分歧,往往因双方未进行封样或购种者已没有剩余种子可供室内鉴定,此时田间鉴定就成为判定种子质量的有效途径.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从玉米生长发育的三个阶段,结合现场勘验鉴定,判定是否属于种子质量事故(纯度和发芽率),既保护种子使用者与种子经营者的合法利益,同时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经营种子的行为.  相似文献   
22.
甲鱼养殖是农村庭院农民致富的好途径,但甲鱼鲜活可口动物性饲料不能随用随取,困绕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我们去年用养殖蚯蚓喂养甲鱼试验成功,为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为此,我县推广这一生态渔业户78户.现将蚯蚓养殖技术奉献给广大养殖业户,望能解决甲鱼、革胡子鲶等品种的鲜活饲料问题.  相似文献   
23.
在黄淮海冬麦区,小麦种子收购正处于高温的6、7月份,用标准法测定麦种发芽率,往往出现发霉、腐烂、发芽率低等现象,导致发芽实验失败,直接影响小麦种子收购期间的质量监督管理.几年来,我们模拟小麦秋播时的地温条件,即夜间10℃、白天20℃左右,在发芽箱中利用变温测定发芽率,取得了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24.
安业961是山东省邹平县安业西瓜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大型黑皮西瓜杂交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1998年在区域对照中获产量第一,综合性状均优于同类黑皮西瓜品种.  相似文献   
25.
为了在毕赤酵母 Pichia pastoris 表达系统中表达猪源Cecropin P1并分析其生物活性,根据Cecropin P1的氨基酸序列和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嗜性设计引物,通过SOEing法合成全基因片段载入到PpicZαA质粒中,酶切线性化重组质粒PpicZαA-cecropin P1后电穿孔导入毕赤酵母X-33中进行整合,经Zection筛选和PCR检测获得高拷贝的转化子.发酵表达后将表达产物经加热预处理和Sephadex G-25层析及冻干浓缩后,Tricine-SDS-PAGE显示明亮单一条带.采用琼脂扩散法对纯化后的抗菌肽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耐胰酶和胃蛋白酶稳定性进行了生物活性分析,结果表明Cecropin P1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酸稳定性及胃蛋白酶稳定性,但是在碱性环境下和胰酶作用下抑菌活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制口蹄疫的新型多肽疫苗,试验以1株O型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为模板,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嗜性,设计合成了含有T细胞表位(21~40 aa)和B细胞表位(129~169 aa)的多肽基因TB60,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克隆到pGAPZαA质粒中,构建成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TB60,并经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转入毕赤酵母X33中,经博莱霉素(Zeocin)抗性筛选及PCR检测后,获得高拷贝转化子;再对重组毕赤酵母pGAPZαA-TB60-X33的分泌表达产物进行Tricine-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重组多肽TB60的分子质量约为8.0 ku,其在上清液中的表达量为70 mg/L。此多肽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应答,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黑光灯在渔业上的使用越来越多,不但能起到为鱼类提供动物性饲料、节约商品性饲料,降低养鱼成本、为养殖户增加效益的作用;而且还防止了害虫对作物的危害,所以说鱼池安装黑光灯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下面介绍一下黑光灯的安装和使用:  相似文献   
28.
驻马店市长寿山又名寿子山,为伏牛山、桐柏山余脉,正处于我国南北气候、土壤的过渡带,海拔385m,位于驿城区西胡庙乡境内;占地总面积18708亩,荒坡16820亩,可耕地1888亩。长寿山年降雨量800mm左右,植物种类繁多,生长旺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从基因组水平了解茶花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15种十聚体随机引物,对14个特色茶花品种进行基因组水平RAPD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5个随机引物在14个品种中共扩增出111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7.4条,多态性条带82条,多态性程度达73.9%;14个样品间遗传距离在0.2698~0.4709;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时,14个样品可以划分为两个聚类,其中鹤项红等3个样品聚集在一个类群,花佛鼎等9个样品聚类在另一个类群,而样品玫瑰莲、海云霞游离在两个类群之外。[结论]该研究可为茶花品种鉴定、科学分类与分子育种等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PD)技术对10个温州特色茶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15条十聚体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05个清晰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7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7.54%。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10个样品遗传距离在0.2236~0.4777之间,其中样品大朱砂与快乐王遗传距离最大(0.4905),而金盘荔枝与快乐王最小(0.2236);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 0.62时,10个茶花品种共分三组,其中样品弁天神乐、点雪分别自成一组,其余样品聚类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