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8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毒瘟清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药毒瘟清对人工感染鸡进行传染性喉气管炎防治试验,结果发现,以饲料中加入2.5g/kg(中剂量组),连用5d效果最好,相对增重率比药物对照组高出56.1个百分点,比感染不治疗对照组高出94.1个百分点;有效率比药物对照组高出28个百分点,差异均呈极显著(P<0.01)。攻毒前5d,以饲料中加入1g/kg的添加量给药至试验结束的毒瘟清预防组相对增重率、有效率分别为91.8%,96%,均高于其他各组,经生物统计学分析,与各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毒瘟清对鸡喉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高力米先,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82.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日增重、死淘率、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3个试验组中,尤以1.5%添加量效果最佳。试验组平均日增重421g,比对照组提高30.75%;饲料转化率平均为2.02∶1,比对照组提高10.62个百分点;成活率平均98.3%,比对照组提高13.3个百分点;头均公斤增重成本2.60元,比对照组降低26%。  相似文献   
83.
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准实时系统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水电站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能力,须建立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准实时系统。结合不同类型水轮机组的特性,探讨了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准实时系统任务时限的确定,并就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准实时系统的一个主要难点问题——水轮机组耗水量的在线计算,提出一种在线训练在线应用的神经网络计算模型。实例研究表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实现水轮机组耗水量的在线计算,不仅能提高计算精度,而且能够满足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84.
多环境下粳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剖析粳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利用粳稻品种秀水79×C堡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3个环境下对全生育期、株高、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百粒重、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进行了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共检测到43个主效QTL和29对上位性QTL。利用非条件QTL定位方法检测到37个主效QTL和26对上位性QTL。其中,籽粒产量定位到3个主效QTL qGY1.2、qGY7.1和qGY9,未检测到上位性QTL。利用条件QTL方法分别将全生育期、株高、穗数、每穗粒数、百粒重和生物产量各自调整到同一水平后,籽粒产量共检测到9个主效条件QTL和3对上位性QTL,其中3个主效QTL与非条件下定位到的相同。位于第9染色体长臂区间RM6570-RM5652的qGY9在非条件及全生育期、株高、穗数、粒数和百粒重调整到同一水平后均可检测到,但加性效应、贡献率并不相同,显示该区间来自C堡的片段能够增加株高、穗数和百粒重从而增加产量。通过条件方法在第3染色体长臂区间RM7097-RM448及第6染色体长臂区间RM162-RM5753上定位到的产量QTL增加籽粒产量的等位基因可以降低株高,缩短生育期。  相似文献   
85.
合理密植是韭菜高产的关键。本文采用直播、育苗移栽2种种植方式,不同的种植方式采用不同的播量,以探索久星19号F_1韭菜新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若采用直播方式,以播幅10 cm、播量60 kg/hm~2的处理产量、经济性状较好;若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则以基本苗600万株/hm~2的处理为宜。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14-3-3基因在甘蔗黑穗病抗性中的作用,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构建的甘蔗抗黑穗病抑制消减杂交文库中筛选出的1个与14-3-3基因同源的EST序列作为探针,利用电子克隆和RT-PCR方法从甘蔗ROC22品种中分离到1个Sc14-3-3基因(Gen Bank Accession Number:KJ577592),并对其序列信息和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ORF长771 bp,编码256个氨基酸残基;Sc14-3-3是定位于细胞质的亲水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及信号肽,有10个Ser、3个Thr和7个Tyr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并在N-端有4个蛋白结合区和1个多核苷酸结合区,对翻译和能量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该蛋白属非ε类群,其N-端和中间区域在不同物种间相对保守,C-端差异相对较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Sc14-3-3基因可能参与甘蔗对生物逆境的细胞免疫响应,其对Me JA介导的信号途径应答较SA和ABA早;黑穗病菌胁迫下,Sc14-3-3基因在甘蔗抗感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其在抗黑穗病品种YC05-179中上调表达且表达量变化明显,揭示了该基因参与甘蔗对黑穗病的应答反应。以上结果为甘蔗Sc14-3-3基因的功能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资料,并为今后甘蔗的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后备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87.
粳稻农艺性状对外源赤霉素敏感性的QTL定位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位粳稻农艺性状对外源赤霉素敏感性的QTL,为选育和改良高敏感性不育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粳稻秀水79与C堡及其杂交后代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260个株系为研究材料,研究其4个农艺性状对外源赤霉素处理的敏感性并对其QTL进行定位。敏感性用反应指数衡量,反应指数越大,敏感性越高。采用WinQTLCartographer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在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的粳稻SSR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17个连锁群上每隔2cm计算LOD值。采用排列组合1000次方法确定LOD阈值,以保证全基因组检测到的QTL犯Ⅰ类错误概率小于5%。当实际求得的LOD值大于LOD阈值时,就认为该区段存在1个QTL,其置信区间为LOD峰值向下1个LOD值单位区间。QTL命名遵循McCouch等规则。估算每个QTL的贡献率和加性效应。[结果]控制剑叶角度对赤霉素敏感性的QTL共有3个,分别位于第3、9、9染色体上,其贡献率分别为5.59%,13.00%和11.80%,增效等位基因分别来自秀水79,C堡和C堡;控制株高对赤霉素敏感性的QTL共有2个,分别位于第1和8染色体上,其贡献率分别为8.46%和10.97%,增效等位基因分别来自C堡和秀水79;控制第1节间长度对赤霉素敏感性的QTL只有1个,位于第3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0.05%,增效等位基因来自C堡;控制第2节间长度对赤霉素敏感性的QTL也只有1个,位于第1染色体上,其贡献率为7.34%,增效等位基因来自C堡。[结论]该研究结果对减少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外源赤霉素的使用量、节约制种成本、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应用NCBI数据库和计算机分析软件对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克隆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转铁蛋白的cDNA序列以及GenBank序列数据库中的27种转铁蛋白及其同源类似物cDNA序列的同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种属和来源的转铁蛋白cDNA的同源性均在30%以上;物种分化时间越早,其转铁蛋白基因的同源性越低,相反则越高;不同种属和不同来源转铁蛋白cDNA的进化并不同步,而是由不同途径分别进化的.根据同源性比较结果绘制出它们的系统发育进化树.转铁蛋白基因的进化顺序推测是:微生物转铁蛋白类似物基因、昆虫转铁蛋白基因、黑素转铁蛋白基因、卵转铁蛋白基因、乳转铁蛋白基因、鸟类血清转铁蛋白基因、鱼类血清转铁蛋白基因、哺乳类血清转铁蛋白基因.对cDNA序列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和密码子使用偏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密码子使用频率越高或使用偏性越小,说明该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基本生理功能的影响也越重要;在进化上分化时间越早的物种,密码子使用频率和使用偏性的差异较小,反之则较大;在同源性方面,在进化上比较接近的物种,基因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和使用偏性指标比较接近或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9.
周勇  黄世君  李乾安  魏应海  曾松  郑英  侯浪 《种子》2019,(8):118-119,160
乐5优177系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自育不育系乐5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抗病恢复系成恢177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熟期适中,株叶型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稳产性好。2013年9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0.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出技术型人才、提高人才综合素养的重要任务.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课的教学标准设计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课的育人功能.在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课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以机电专业实训课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为切入点,论述了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实训课质量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