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9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200篇
农作物   2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中国竹子多样性及其利用评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评述我国竹子种类、群落、遗传和利用等4个方面多样性,并探讨竹类资源多样性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我国竹类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毛竹林生态经营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当前毛竹经营特点与经营现状,提出了21世纪毛竹经营应实施生态经营,这样不权可以获得最高的竹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笋用竹林培育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从良种繁育、结构控制、环境控制 3个途径综述了国内外近 15年来对笋用丰产林研究的状况 ,探讨了笋用林培育的研究方向 ,为笋用林的丰产、优质、高效培育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福建省内外的福建柏自然资源,分析了福建柏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现状,并针对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些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黄金宝树(Melaleuca bracteata)幼龄木不同生长高度的枝系构型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统计分析不同高度阶段的枝系构型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枝系构型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高度的增加,树高、地径、冠幅均值、树冠体积、逐步分枝率1,2与枝径均值对枝系构型的影响趋于上升;总体分枝率、逐步分枝率2,3、逐步分枝率3,4与枝条倾角均值对枝系构型的影响则增减不一。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在23.61%~60.32%间,当高度小于60 cm时,树冠体积、枝径均值及冠幅均值是影响枝系构型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度在60~80 cm时,树冠体积和冠幅均值是主要影响因素;高度在80~100cm时,逐步分枝率1,2和总体分枝率是该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度在100~120 cm时,逐步分枝率1,2、冠幅均值及枝径均值为主要影响因素。高度超过120 cm时,逐步分枝率1,2的绝对值最大,说明其为该阶段影响枝系构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1年生福建山樱花和日本樱花实生苗为试材,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重度干旱胁迫(HS)4种处理,探究干旱胁迫对福建山樱花和日本樱花幼苗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树种在LS处理下,GA3(赤霉素)和IAA(生长素)的含量均高于对照,ABA(脱落酸)的含量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在MS和HS处理下,GA3和IAA含量呈现明显降低趋势,ABA、ABA/GA3和ABA/IAA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随着干旱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在LS处理下,GA3、IAA和ABA的含量无显著变化,而MS和HS处理中,GA3和IAA含量呈现出下降趋势,ABA含量、ABA/GA3和ABA/IAA呈增加的趋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福建山樱花ABA、GA3、IAA、ABA/GA3和ABA/IAA的含量均要低于日本樱花,这表明日本樱花比福建山樱花可能存在着更强的通过调节自身的激素水平来应对外界干旱胁迫的能力,这可能正是日本樱花比福建山樱花更加抗旱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以苦楝新生的顶芽和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新生的顶芽比带腋芽茎段诱导的效果好,是组织培养比较理想的外植体;诱导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NAA 0.2 mg·L-1+6-BA 2.0 mg·L-1,出芽率最高,达92.15%;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2.0 mg·L-1+NAA 0.05 mg·L-1;在生根培养中,1/2MS+IBA 0.5 mg·L-1+NAA 0.2 mg·L-1最适宜诱导生根;移栽基质为泥炭土∶河沙=1∶1,成活率最高,为89.21%,苗的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8.
以巴戟天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如dNTPs浓度、Mg2+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引物用量、模板DNA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确立了可用于巴戟天的ISSR-PCR分析最适宜的PCR反应条件,即20μl PCR反应体积中含0.2 mmol/L dNTPs,2.0 mmol/L Mg2+,1.0 U Taq DNA聚合酶,0.5μmol/L引物,50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3.4℃退火45 s,72℃延伸1 min,45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应用该ISSR体系对6份巴戟天种质进行了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造林模式效益评价的综合决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通过设置大量标准地,对不同造林模式(杉木、马尾松、杉松混交林、封山育林)的林分生物量、培肥土壤、水文效应、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大系统多目标综合决策层次分析法对多种造林模式进行定量评价,找出经济与生态效益最协调的造林模式,为荒山绿化中期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和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柳杉苗木综合营养诊断I.田间DRIS图解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N、P、K三元二次旋转回归法,根据1年生柳杉苗木现实生物量的差异,划分2种不同的产量类型,以高产量类型作为最适值,结合DR IS诊断图的绘制和应用,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苗木体内氮、磷、钾的养分含量及其需求程度,对柳杉苗期进行营养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柳杉苗期叶片3元素浓度最佳比值范围为:N/P=9.439 8±1.345 7,N/K=3.263 9±0.178 7,P/K=0.359 2±0.045 6.以三元二次旋转回归法设计的各处理苗木为例,列出各元素的DR IS诊断相对需肥次序,证实了营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