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1.
【目的】为明确播种前储藏库种薯短期温度处理后对马铃薯苗期耐旱性以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播种前不同温度(5℃、20℃、35℃)处理马铃薯种薯,出苗后使用不同浓度PEG-6000(0、10%、20%和3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温度下处理对马铃薯苗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①干旱胁迫对马铃薯茎粗、株高、整株干物质抑制作用明显,马铃薯叶片抗逆性酶活性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升高,MDA含量、细胞膜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产量下降。②播种前20℃处理,缓解了干旱胁迫对马铃薯茎粗、株高和整株干物质不利影响,降低SOD、POD活性,抑制了MDA含量的增加,细胞膜透性下降,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③20℃处理后缓解了干旱胁迫对产量产生的不利影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各水分处理。【结论】播种前对储藏库的种薯20℃预热处理可以缓解苗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强其苗期耐旱性,达到提高后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西大麦"系列品种是四川省育成的系列饲用大麦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的特点。为规范"西大麦"系列品种在四川的良种繁育体系,本文从隔离条件、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去杂、收获、种子检验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保证品种的种性、纯度,促进"西大麦"系列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四川省秋马铃薯的发展,在田间试验和广泛调研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四川生态区秋马铃薯高产高效优化集成技术,即选好稻田,免耕开厢;严格播期,整薯作种;种薯处理,带芽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备足稻草,均匀覆盖;加强管理,分批采收;并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从自然界野生甜瓜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当地农民的生产实践得到启示,总结提炼出新疆晚熟甜瓜特早熟栽培技术的基本思路,分析了特早熟栽培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应用前景,指出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根据该技术进行了生产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村落具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许多景观特征,是研究人为干扰对景观影响的良好场所。利用美国IKONOS公司高分辨率卫星电子遥感图、GPS定位和GIS软件技术,研究川中丘陵区乡村景观生态系统能流特征。结果表明:住房到地块的时间与经济产能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总投能与总产能之间、总投能与粮食产量之间、单位面积化肥投能和有机肥投能与粮食单产之间均存在显著二次曲线关系;初步确定新桥村的合理投能区间为1.80~8.887GJ/666.7m2。而由于投能不合理造成了不同景观立地间投能效益存在显著差异,能量产投比呈下降趋势,今后需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投能结构。  相似文献   
17.
氮肥水平对马铃薯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施氮水平对春、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氮肥运筹,提高马铃薯光能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增施氮肥因提高了功能叶的叶绿素质量分数而显著影响春、秋马铃薯的净光合速率及其对光照强度和CO2体积分数的响应,但影响的程度和趋势在春、秋马铃薯之间有一定差异.在试验的处理范围内,春马铃薯功能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表观量子效率(ψ)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提高,而秋马铃薯的Am和ψ则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春薯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大于秋薯,表明马铃薯光合作用的氮肥效应受栽培季节的影响;②氮肥水平对马铃薯功能叶片叶绿素的荧光特性也有一定影响,适量的氮肥可以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降低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从而增加PsⅡ天线色素对光能的捕获效率,降低光能的热耗散,提高PsⅡ的光化学效率;③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对氮肥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在秋播和中高氮水平下,川芋117的Am、羧化效率(CE)、Fv/Fm、ΦpsⅡ、ETR和qP等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均高于青薯2号.  相似文献   
18.
氮营养水平对秋马铃薯块茎发育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秋季栽植条件下不同氮营养水平对马铃薯块茎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影响。【方法】以高、低两类淀粉型品种为试验材料,4种氮营养水平处理,块茎形成后每隔7d取样测定块茎发育过程中的ADPG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和结合性淀粉合成酶(GBSS),探讨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马铃薯块茎中不同施氮水平下的ADPGPPase、SSS、GBSS、SBE,呈现先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各施氮水平组的淀粉合成酶活性均在出苗后54~61d左右达到最大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ADPGPPase、SSS也出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而对于GBSS和SBE的影响,品种间表现差异。低淀粉品种CY-117的ADPGPPase、SSS的含量在各施氮水平下均高于高淀粉品种QS-2,具有较高的ADPGPPase、SSS活性。在氮营养影响条件下,SSS活性与淀粉总含量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总淀粉=0.86**,r支链淀粉=0.83**),而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不大。【结论】氮营养主要是通过影响SSS的活性来实现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Pb、Cd污染下,一种液体有机肥对马铃薯各器官Pb、Cd吸收量的影响及对马铃薯生长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基施液体有机肥作用下,马铃薯各器官对Pb、Cd的吸收具有明显差异,Pb和Pb、Cd复合污染条件下,马铃薯Pb、Cd吸收情况一致,即根叶茎块茎,而Cd污染下,马铃薯各器官吸收量变化规律为根茎叶块茎;马铃薯的根冠比、干物质累积量和单株产量随液体有机肥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各处理均在有机肥高浓度时达到最大值;马铃薯块茎中Pb、Cd吸收量在研究范围内随有机肥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块茎中Pb吸收量比未施加液体有机肥组降低34.7%,Cd吸收量比未施加液体有机肥组降低52.1%。综上认为在研究范围内,马铃薯底施液体有机肥对Pb、Cd污染均有较明显的缓解效应。Pb污染下块茎中的Pb含量均超标,Cd污染下,块茎膨大期块茎中的Cd含量全部未超标,块茎成熟期部分处理超标,可以通过适当提前收获,降低块茎的Cd吸收,达到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20.
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定义及测算方法、区域范围、粮食种类、影响因素和政策建议研究等进行了文献归纳、分析和评述,指出了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