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施氮量及追肥比例对冬马铃薯块茎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水平及追肥比例对马铃薯淀粉、还原糖等品质主要指标的影响,以期为马铃薯的优质栽培提供科学的施氮依据.结果表明:①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追氮比例的提高而降低,少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淀粉的含量,过多施用氮肥和提高追氮比例会降低淀粉含量;②还原糖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随氮肥水平和追肥比例的提高而较大幅度增加,特别是还原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受氮肥水平和追肥比例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可溶糖含量,淀粉含量受的影响相对较小;③适量施用氮肥和追肥比例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高产与优质(高淀粉、低还原糖)的最佳施肥方式不一致,生产上要根据生产用途综合考虑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2.
早期施氮对马铃薯苗期抗旱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早期施氮对马铃薯苗期生长、抗旱生理指标变化以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高氮处理(1.68g/L)提高了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根与全株干重比及叶与全株干重比,缓解了干旱胁迫对株高的抑制;2)高氮使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显著提高,抑制了干旱胁迫下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与低氮处理相比,高氮的重度和中度干旱胁迫处理MDA含量较正常水分增加幅度最小,分别增加了14.2%和9.9%.高氮还提高了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根系活力,较正常水分增幅最大,达到116.7%、60.8%;3)高氮的各干旱水平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氮处理.由此说明,早期增施氮肥可减轻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马铃薯苗期的抗旱能力,为高产和稳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3.
川农饲麦1号饲草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饲用大麦川农饲麦1号的特征特性,以生产优质饲草为目标,从大麦的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生产饲草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品种作为饲草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四川是马铃薯种植生产大省,已基本实现了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其中秋马铃薯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组成部分,且错开了春薯的上市高峰,经济效应好,是城市周边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依据马铃薯播种前的生理质量情况,分类提出了种薯处理的技术方案,给出了应该注意的事项,为提高秋马铃薯出苗质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5.
四川省紫色马铃薯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四川省紫色马铃薯高产优质规范化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藏等方面内容,以为四川省紫色马铃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66.
采用盆栽及营养液培养方法,以脱毒原原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营养配施稀效唑对马铃薯植株形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马铃薯原种高产高效繁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①增施氮肥降低了根长、根鲜重,增加了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等指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主茎鲜重、单位叶面积重和单薯重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叶面喷施稀效唑对根长和根鲜重影响很小,对叶面积、主茎鲜重、单薯重、单位叶面积重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总叶面积重和单位叶面积重呈不断增高的趋势。②氮肥、稀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极显著,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相比,产量增加了50.41%,喷施稀效唑产量增加了9.04%,随着施氮量及稀效唑喷施浓度的提高,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增施氮肥和叶面喷施稀效唑,降低了块茎中淀粉的含量,增加了块茎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随着施氮量和稀效唑喷施浓度的增大,淀粉含量呈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呈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67.
马铃薯新品系LX2-2的选育经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新品系LX2-2由西昌学院新近选育,总结了其选育经过,通过对该品系进行晚疫病抗性及病毒性退化的鉴定表明,该品系抗晚疫病、抗病毒病、生长势强、矮健,结薯十分集中,综合农艺性状好。采取肥促化控、平衡施肥的技术措施,产量测产达到了46.911 t/hm2。  相似文献   
68.
【目的】筛选相关性好的植被指数构建马铃薯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估测模型,为科学、无损地进行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估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便携式高光谱地物波谱仪,获取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生育时期的马铃薯植株叶片光谱反射率,提取植被指数,测定马铃薯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并研究叶绿素含量与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结果】12个植被指数与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相关性较好,其中修正归一化差异指数(mND_(705))、修正简单比值指数(mSR_(705))、地面叶绿素指数(MTCI)、修改叶绿素吸收反射指数(MCARI)与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相关性最好。基于这4个植被指数建立的估测模型中,MTCI构建的乘幂模型估测叶绿素a含量的效果最佳,mND_(705)构建的指数模型估测叶绿素b含量的效果最佳。【结论】MTCI构建的乘幂模型能较为精确地估测叶绿素a含量,mND_(705)构建的指数模型能较为精确地估测叶绿素b含量;这2种模型可用于间接监测马铃薯植株的氮营养亏缺状态。  相似文献   
69.
马铃薯不同器官浸提液的自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以不含马铃薯浸提液处理为对照,分析马铃薯不同器官(根、茎、叶)浸提液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器官浸提液对马铃薯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茎、叶浸提液对株高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化感效应指数(allelopathic response index,RI)均为-0.11;根浸提液对分枝数、茎粗的抑制作用最强,RI值分别为-0.11和-0.13;同时,根浸提液对马铃薯根系的抑制作用也最大,对根表面积、根尖数、分叉数的RI值分别为-0.25、-0.32、-0.32.经不同器官浸提液处理后,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而丙二醛含量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化感效应降低,且根浸提液的化感效应最强,RI值为-0.10.除根浸提液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加外,茎、叶浸提液处理使可溶性糖含量降低,RI值达-0.11和-0.02;马铃薯茎、叶浸提液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有促进增加的作用,而根浸提液对其产生抑制作用,RI值达-0.06.表明马铃薯不同器官存在自毒作用,但其适应自毒物质胁迫的能力不同,其中,根系自毒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0.
施氮量对马铃薯氮素积累及功能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季节马铃薯氮素高效利用的相关机理,指导不同季节马铃薯的氮肥运筹,提高氮肥施用效率。通过春、秋季盆栽试验,比较6个施氮水平下春、秋马铃薯氮素积累及功能叶片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施氮量的增加,春马铃薯硝态氮含量增加,秋马铃薯则先增后减;春、秋马铃薯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同等肥力下,块茎形成期与块茎成熟期春马铃薯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峰值比秋马铃薯分别高出35.3%、74.0%。(2)春、秋马铃薯植株氮含量、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同一生育时期同等肥力下,春马铃薯植株氮含量、氮素积累量均高于秋马铃薯。(3)生理指标中叶片硝态氮与植株氮含量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