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8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林业   202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174篇
  168篇
综合类   1058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606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7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1.
分析儋州新农村建设与市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存在问题、产业调整形式,提出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农村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12.
用猪的冷冻精液,以不同的激活方法进行猪单精注射(ICSI)胚胎的生产.结果表明,联合应用电激活和化学激活所获ICSI胚卵裂率(79.28%)明显高于单纯电激活组卵裂率(58.77%),但两组桑囊胚发育率无统计学差异(31.58%对22.67%),电化学联合激活较单纯的电激活更有利于ICSI胚胎的发育.通过比较孤雌电激活胚与ICSI胚胎的发育情况,发现孤雌激活胚与ICSI胚在卵裂率、桑囊胚发育率上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现有实验电激活参数完全适用于猪ICSI胚胎的体外生产.  相似文献   
113.
植物多样性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宿主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相互关系,综述近年来植物多样性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菌根结构、菌丝侵染率、孢子密度及分子遗传力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方法的调研,发现了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用式"教学法,从讲授内容、实验内容和考试内容三个角度阐述了该教学法的实施对策,强调教学的所有环节均应与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5.
介绍了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概况,依据2006年昆明市耕地相关数据,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利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结合人均食物需求量300和400kg2种情况,计算分析了昆明市及各县(区)的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结果表明,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kg时,昆明市人均耕地面积具有区域差异性,体现了不同空间的分布规律,呈现了明显而典型的径向分布特点,以昆明市区为中心处于全市最低,从市郊向四周递减;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400kg时,在同样的消费水平条件下,昆明市各县耕地承受的压力不同,而驱动这种变化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人均粮食需求量Gr为300、400kg时,昆明市耕地压力指数都大于1,耕地资源压力巨大,各县(区)耕地压力指数存在大于1和小于2种情况,其原因各不相同。结合昆明市耕地、粮食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产业发展状况,提出了盘活存量用地、统筹规划昆明市各县(区)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配置耕地资源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6.
病原物对寄主有致病能力,而寄主也相应地存在抗病能力.两者在长期的竞争中协同进化,分别形成不同的变异类型,其致病和抗病的机制也多种多样.在寄主与病原物的互作过程中,一般用基因对基因假说来解释两者间的遗传基础.在抗病育种实践中,育种家们采用主效抗病基因、抗病基因轮换利用、多基因聚合、转抗病基因育种来增强品种的抗病能力,并采用抗病多系品种、多品种混种和间作、套种等措施以增加作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控制病害.深入研究和明确抗病基因的抗病机制,把具有不同抗病机制的抗病基因进行聚合利用,可增强抗病品种的抗病效果和抗病持久性.随着基因克隆和转基因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利用远缘植物的抗病基因改良植物品种的抗病性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揭示猪卵巢卵泡选择性闭锁机制,采用Real time PCR和HE染色方法,检测猪各阶段卵泡颗粒细胞中Fas和FasLmRNA表达和形态学变化;分析比较不同发育阶段卵泡中颗粒细胞Fas和FasLmRNA表达差异及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表明,健康的大(5 mm)、中(3~5 mm)、小(3 mm)卵泡,早期闭锁的大、中、小卵泡以及晚期闭锁的大、中、小卵泡壁层颗粒细胞都有Fas和FasLmRNA表达。早期闭锁卵泡颗粒细胞Fas和FasL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健康卵泡与晚期闭锁卵泡。早期闭锁小卵泡FasLmRNA相对表达量与大、中、小健康卵泡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状态相同的大、中、小卵泡间Fas与FasLmRNA相对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Fas/FasL系统在猪卵巢卵泡选择性闭锁过程中,对颗粒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8.
为了研究全球变暖和局部极端高温气候对雄性小型啮齿类动物繁殖能力的影响,建立小鼠热应激模型,设立5个温度组28、31、34、37和40℃,其中28℃组为对照组。在14d内分别在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在、第10天和第14天检测小鼠的精子活力、精子顶体完整率、精子畸形率。结果显示,温度越高,精液质量下降越快;温度在较温和的范围内变动时,精液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有所回升;在极端温度(40℃)胁迫下,小鼠的精液质量持续下降而不能得到恢复。这说明,高温影响下,雄鼠的繁殖能力存在适应性生理调节过程,但影响是相当明显的,至少在短期内不能恢复到原来水平。由此可以推断,自然界中,较长的精液品质下降期和恢复期可能打破了与雌鼠发情周期的同步化(如果高温对雌鼠影响不大),在自然界中可能对雌鼠的受孕率产生明显影响。此外,即使雌鼠能在雄鼠精液品质恢复期之前受孕,精子损伤也会明显降低受孕率,还可能产生活力低下、畸形或存在其他生理缺陷的后代,进而影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9.
总结了中牟县推广的旱作节水技术模式及在农业上的应用取得的成效,对提高当地旱作区域农业高产高效具有很强的实用推广价值,同时对长期受干旱影响的其他地区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0.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营养元素(TN、NH4+-N、NO3--N、TP和TOC)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沉积物碳-氮-磷两两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及其环境意义,并对乌梁素海沉积物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TOC/TN比平均值为12.70,反映出有机质来源可能是湖泊水生生物和陆源输入,其中外源输入略占主导;TOC/TP比值高于TOC/TN,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导着TOC/TP比值的变化趋势;TN/TP比值的分布表现出与TOC/TP比值相似的变化特征.有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全湖的有机指数均值为0.42,处于尚清洁状态,W(ON)的均值为0.17%,属于有机氮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