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解四川省九龙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的感染情况。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ITS-2基因及SFGR omp A、omp B基因,并对扩得的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构建进化树分析,从而确定蜱及其携带SFGR的种类。在九龙县3个乡镇共采集到蜱585只,其中微小扇头蜱占52.65%(308/585)、卵形硬蜱占32.99%(193/585)、锐跗硬蜱和西藏革蜱分别占8.89%(52/585)和5.50%(32/585)。所有蜱中有374只检出SFGR,总感染率为63.93%(374/585),其中半农牧区(70.60%)的感染率极显著的高于纯牧区(45.10%)(P<0.01)。本研究首次对九龙县牦牛体表寄生的蜱虫种类及SFGR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蜱传SFGR感染率较高且感染的SFGR主要为饶氏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12.
运用Solexa高通量测序法对日本血吸虫成虫以及14 d童虫小RNA进行测序,结果共鉴定出34条miRNAs,其中保守miRNAs16条,日本血吸虫特有的miRNAs 18条。该法避免传统克隆方法烦琐的程序,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培养、分子鉴定和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袋纤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研究从浙江地区病猪盲肠内分离到了一株结肠小袋纤毛虫,通过RPMI1640培养基对其进行了体外培养,结肠小袋纤毛虫在28℃和37℃均能良好生长,在培养后第5天和第4天分别达到高峰值,虫体密度分别为1.60×104和2.31×104个·m L-1。显微镜下滋养体胞口、胞肛和食物泡结构明显,DAPI染色后大核明显呈哑铃型,且滋养体有大小差别明显的2种类型。18S r RNA基因PCR扩增、测序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分离株存在2条明显不同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序列间趋异性为0.6%,且该分离株序列与国外分离株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进化树上形成一独立的亚枝。在高倍显微镜下,滋养体内常见有许多生物活动,种类不明,16S r RNA基因PCR扩增到3条未知细菌序列,未知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结肠小袋纤毛虫内微生物间的确切关系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犬猫耳炎的病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耳炎是犬猫临床实践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它可分为3种类型:外耳炎、中耳炎和内耳炎。外耳炎仅仅影响外耳道;中耳炎通常是由于中耳所受感染扩散而引发鼓膜的破损;在一小部分病例中,感染可进一步向内发展,从而引发内耳炎。耳炎不是一种疾病,许多特殊的病因和非特殊性的病因均可引起外耳道的肿胀发炎。  相似文献   
15.
RNA反式剪接现象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包括单细胞原虫以及低等脊索动物。本课题中我们运用Race方法从日本血吸虫中克隆出了一个90 nt的SL RNA基因,36 nt的RNA前导序列正是来源于此90 nt的无Poly A结构的SL RNA,并通过Northern进一步证实了该基因的存在。同时采用荧光定量和southern对其拷贝数、基因组上的分布方式以及虫体不同阶段的表达量进行了鉴定,发现SL RNA具有55个拷贝并在基因组上呈散在分布;在虫卵和尾蚴时期SL RNA基因的转录丰度最高,雌虫阶段最低,雄虫、3天童虫以及14天童虫阶段无明显差别。本课题的结果表明SL RNA介导的反式剪接可能是日本血吸虫基因转录后调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南宁地区水牛场中水牛球虫流行状况,通过对粪便中卵囊计数,对感染率和感染强度2项指标进行计算。调查结果显示,巴氏艾美耳球虫、牛艾美耳球虫、邱氏艾美耳球虫感染率较高,说明上述3种球虫感染较为普遍;而巴氏艾美耳、椭圆艾美耳以及阿拉巴马艾美耳球虫感染强度较高。调查结果对于研究制订水牛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已经建立的荧光PCR方法,对四川部分地区自然环境中的包虫虫卵进行检测,采集包虫流行地区石渠县、色达县、甘孜县、炉霍县、天全县和宝兴县的环境样本,提取样本总DNA,采用荧光PCR对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ND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采集犬粪850份,阳性82份,阳性率12. 4%;土壤61份,阳性8份,阳性率13. 1%;犬毛39份,阳性3份,阳性率7. 7%;水样80份,均未检出。本次调查显示,犬粪、土壤以及犬毛均检出包虫虫卵DNA,土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传播因素。提示有必要加强对环境中虫卵的监测并筛选杀灭环境中虫卵消毒剂,以确保包虫病流行区域人和家畜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羊蜱蝇巴尔通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情况,采集藏绵羊体表羊蜱蝇,经形态学鉴定后,提取羊蜱蝇总DNA,PCR扩增巴尔通体gltArpoB基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和OmpB基因,对阳性产物测序、比对及构建进化树,从而确定羊蜱蝇感染巴尔通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种类及感染率。在石渠县的4个乡镇总计采集到407只羊蜱蝇成虫,4个乡镇均检出了Bartonella melophagi,总感染率为14.0%(57/407)。在阿日扎镇、呷衣乡和长沙贡马乡检出了Rickettsia raoultii,总感染率为11.1%(45/407),且长沙贡马乡感染率显著高于阿日扎镇和呷衣乡(P<0.05);在新荣乡检出了Rickettsia sp.,感染率为6.6%(8/121)。本次试验中,未发现混合感染。石渠县藏绵羊源羊蜱蝇携带巴尔通体和立克次体,首次在石渠县藏绵羊源羊蜱蝇中检出了B.melophagiR.raoultiiRickettsia sp.。  相似文献   
19.
兽医寄生虫学是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主要基础课程。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寄生虫学教学课时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有些医学院校甚至取消了寄生虫学课程。  相似文献   
20.
为鉴定日本血吸虫体内是否存在内源性siRNA,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成虫和14d童虫Solexa测序后得到的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成虫和童虫中确实存在内源性siRNAs,而且所占比例和m iRNAs相当,说明内源性siRNAs可能对日本血吸虫基因转录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