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河北省某奶牛场采集的70份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0种91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占91.21%(83/91);主要致病菌对头孢氨苄、新霉素、红霉素、盐酸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6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2.
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从黄连等植物中提取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现综合国内外对小檗碱的研究,浅谈小檗碱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由疱疹病毒科狃邋疹病毒亚科的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ILTV)引起的一种以呼吸困难、气喘、咳出血样渗出物或黄白色假膜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为了寻找比较理想的防治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措施,迫切需要一个模拟自然感染方式的人工发病模型.  相似文献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小鼠实验性乳腺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小鼠乳腺炎模型,本试验选用35只泌乳期BALB/C雌鼠随机分成7组,其中6组于产后8~10 d分别用灭菌生理盐水和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50μL经乳头管注入到小鼠的第4对(腹部)乳腺内,观察小鼠体温、组织病理学、间质宽度、腺泡壁厚度的变化以及乳腺组织中CFU、TNF-α和IFN-γ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小鼠体温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以T3组明显;组织病理学显示乳腺上皮脱落,腺泡腔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腺泡内空泡减少,间隔增宽,炎症明显。而随着金黄色葡萄球菌用量的加大,乳腺组织的炎症程度加剧。T3组间质宽度高于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T3组小鼠乳腺组织中腺泡壁厚度、CFU、TNF-α及IFN-γ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发小鼠试验性乳腺炎模型与炎症的免疫病理过程和炎性反应一致,可用作病理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25.
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及小檗碱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测试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以其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体内和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打孔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用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42.3 mm,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为35.2 mm,对无乳链球菌抑菌圈直径为41.5 mm。采用小鼠乳腺炎模型对小檗碱体内抑菌效果和对小鼠乳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在接菌12~48 h后小鼠乳腺组织中的细菌数均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乳腺组织TNF-α在接菌24 h后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接菌24~36 h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乳腺组织IFN-γ含量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果表明: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均有较好抑菌效果,其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能明显抑制小鼠乳腺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殖,降低乳腺组织TNF-α、IFN-γ水平,从而减轻炎症介质对乳腺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6.
奶牛乳腺炎(bovine mastitis)是乳腺伴有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的一种炎性变化。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该病是影响世界奶牛业发展,给乳品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据统计,在我国因临床型奶牛乳腺炎淘汰的奶牛约占总淘汰牛的9%~11%,在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腺炎,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我国每年因乳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3.16亿元;美国1976年因该病损失达12.94亿美元,1990年达20亿美元以上;德国1年的损失达10亿欧元。现笔者就对该疾病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天然中草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和经验。而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发展,发现中药对机体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中起免疫调节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各种中药多糖〔1~3〕,它与维持生命的种种生理机能有着密切联系。1中药多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8.
试验对河北省某奶牛场采集的70份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0种91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占91.21%(83/91);主要致病菌对头孢氨苄、新霉素、红霉素、盐酸克林霉素、林可霉素、氨苄青霉素等6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9.
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安全性,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方法研究了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小鼠吞噬细胞碳粒廓清能力、以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研究了该注射液的免疫作用;采用改进Karber法,以半数致死量(LD50)作为评价急性毒性强度的指标,研究了该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并对该注射液的热源性、刺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分别为1.24、1.78 mg,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的肿胀度(2.94 m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OD值,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0.05、0.14、0.14,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的OD值(0.21)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小鼠肉芽组织增重,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0.18、8.10、10.16 mg,与对照组肉芽组织增重(11.90 m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增加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对小鼠吞噬细胞碳粒廓清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低剂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急性毒性试验LD50为11222.77 mg/kg。数据表明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对急性和慢性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0.
乳腺是哺乳动物分泌乳汁以哺育后代的重要器官,也是奶牛的主要生产性状器官。然而,乳腺癌、乳腺炎等乳腺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大量实验证明,乳腺肿瘤的迁移和炎症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都出现在乳腺引流淋巴结内。因此,乳腺淋巴结被称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而乳腺免疫系统的研究也就成了很多乳腺疾病防治研究的先决条件。关于人、奶牛和奶山羊乳腺的引流淋巴结早已有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