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目的]了解太谷区桃园施肥、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状况,以期为桃树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太谷区15个有代表性的桃园,对其施肥现状进行调查,同时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果实品质指标,并分析果实品质指标与养分投入量、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太谷区桃园养分投入水平较高且所施肥料以化肥为主,总养分投入折纯量达到:...  相似文献   
12.
CBF转录因子在植物冷驯化中起着重要调控作用。以欧洲甜樱桃CBF基因为信息探针,从李属基因组数据库中得到一个候选序列,设计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和RT-PCR验证,发现与预测序列一致。该基因全长711bp,可编码22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其具有CBF基因的特征序列,包含保守的AP2/EREB DNA结合域以及CBF特征短多肽序列PKK/RPAGRxKFxETRHP和DSAWR。同源性分析显示,PmCBF和欧洲甜樱桃、矮扁桃CBF基因一致性较高,均在90%以上,与欧洲甜樱桃的氨基酸同源性达10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4℃低温胁迫下,PmCBF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和其他植物CBF基因一致;4℃处理后PmCBF基因的表达开始上升,4 h时达最大,初步表明PmCBF在低温胁迫下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13.
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基因(PACAP)在257头秦川牛(Bos tarurs)群体中的多态性,并构建最小二乘分析模型,分析基因型与部分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该基因3909bp处发生G/A突变,基因型检测结果共发现3种基因型,AA、AB和BB,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992和0.4008。卡方检测结果显示该位点在所检测秦川牛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y平衡状态。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体斜长,AA、AB和BB基因型个体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体高,AA和AB基因型个体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1),AA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体重,AA和AB基因型个体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1);胸围,AA基因型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1),AA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AB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胸宽,AB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而其它性状差异均不显著。该位点可能是影响秦川牛体斜长、体高、体重、胸围和胸宽的主效QTN或与之紧密连锁,可作为秦川牛选育的侯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秦巴山区及毗邻地区野生百合性状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秦巴山区及毗邻地区的野生百合性状的观察记载,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68个性状的数量分析得出,影响百合分类的前几个主要性状群为:花的综合性状,叶的特征以及包括株高、茎粗、茎干硬度等种质指标及附属指标。而叶柄的有无、花梗长、鳞片颜色、茎干突起、花药长等指标是野生百合分类的重要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选取的25个性状,能比较客观的反应种间的差别,将所观察的几种百合分成2组。结合观赏角度和园林应用方面,对百合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5.
合适的还原剂对蛋白的完全溶解以及较好双向电泳结果的获得至关重要。三丁基膦(tributyl phosphine,TBP)通常被认为是比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更为有效的还原剂。本实验首次从图谱质量和蛋白分布两个方面,详细对比了TBP和DTT在秦川牛(Bos taurus)肌肉组织全蛋白和肌质蛋白双向电泳中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和TBP相比无论是全蛋白还是肌质蛋白,使用DTT作为还原剂的图谱背景均更为清晰,分辨率更高,对高分子量蛋白以及低丰度蛋白的提取也更为有效。因此,DTT比TBP更适用于秦川牛肌肉组织双向电泳。本研究的结果和传统的观点并不一致,初步分析了该原因,可能是TBP较短的半衰期导致了其在双向电泳中较差的使用效果。该实验为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以及牛肌肉组织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秦巴山区及毗邻地区的野生百合性状的观察记载,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68个性状的数量分析得出,影响百合分类的前几个主要性状群为:花的综合性状,叶的特征以及包括株高、茎粗、茎干硬度等种质指标及附属指标。而叶柄的有无、花梗长、鳞片颜色、茎干突起、花药长等指标是野生百合分类的重要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选取的25个性状,能比较客观的反应种间的差别,将所观察的几种百合分成2组。结合观赏角度和园林应用方面,对百合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兰州百合子球根系生长的影响,以兰州百合子球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处理下子球根数和根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腐殖土/沙子(1∶1)是适宜百合子球基生根系发生的基质;栽培深度为子球高度2倍时能获得较多的基生根,栽培深度与地平齐时可获得较长的根系;NAA溶液处理能促进子球生根,合适的NAA溶液浓度在1∶1 000到1∶500之间;轻划子球鳞茎盘能够提高基生根系的发生,其处理结果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兰州百合子球根数与根长在生长过程中都表现出快-慢-快-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多脊椎性状是指动物脊椎数比正常个体增加的现象,是存在于家畜中的有益突变。胸腰椎数的增加可增大家畜的体长,改变相应胴体指标,从而提高其经济价值。多脊椎性状具有较高遗传力,这为多脊椎肉用家畜的选择和培育奠定了遗传基础,使多脊椎个体在家畜遗传改良中发挥优良的生产性能成为可能。因此,家畜多脊椎性状的研究,可为多脊椎肉用家畜新品种的培育奠定理论基础。目前,已在猪、羊和牛3种家畜上发现多脊椎现象。其中,猪多脊椎性状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牛和羊多脊椎性状的研究结果则相对有限。作者就家畜中的脊椎数变异情况、多脊椎性状对家畜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候选基因/突变位点的研究3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了家畜多脊椎性状研究空白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梨砧木光合作用与气孔形态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分别以杜梨和豆梨为试材,分析了2种砧木生长量、叶片各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和下表皮气孔形态特征的差异情况。观测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条件下,杜梨的生长量显著高于豆梨的;两者间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的差异显著,其中,杜梨叶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单峰曲线,而豆梨的为双峰曲线,且杜梨的Pn整体大于豆梨的;杜梨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在10:00时后均显著大于豆梨的,但杜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上;豆梨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是杜梨的1.5倍;两者气孔长度、气孔开度的日变化规律均相似,但在白天气孔开度的最小值,杜梨出现在14:00时,而豆梨出现在12:00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梨的WUE与试验环境温度(T)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表面的相对湿度(Hr)呈显著正相关(P<0.05);豆梨的WUE与T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RH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豆梨气孔对高温、强光等环境的响应较为敏感且强烈,随着每日温度的升高,其气孔闭合现象出现的时间提早,致使光合作用减弱;而杜梨能够保持气孔的正常形态,且杜梨的Gs、Tr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其光合能力较强,并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表现出更强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百叶蔷薇是国际著名的油用玫瑰种质,而出油率较高的国产玫瑰种质虽抗寒性强,但香气品质与百叶蔷薇存在差距。为探究二者香气品质差异的成因,生产香气品质符合国际玫瑰精油市场需求的产品,分别萃取丰花玫瑰和百叶蔷薇不同部位的内源芳香成分,应用GC-MS分析芳香成分种类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丰花玫瑰和百叶蔷薇花瓣均具有典型的玫瑰香味,且主要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不显著;二者雄蕊的芳香成分差异明显,其中,丰花玫瑰雄蕊香气成分主要为丁香酚和甲基丁香酚,不具有典型玫瑰香味。与百叶蔷薇相比,丰花玫瑰香气品质浓烈偏干、不柔和,芳香特征与其雄蕊中含有的大量辛香成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