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6篇
  10篇
综合类   9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对干、湿热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柠檬园柑橘黄龙病及其媒介昆虫的发生及分布进行调研.结果表明:黄龙病在滇西的干、湿热区均有分布;低海拔地区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发生严重;随着海拔的升高,柑橘黄龙病及亚洲柑橘木虱的发生逐渐降低,而柚喀木虱危害逐渐加重,海拔1100 m以上的地区仅观察到柚喀木虱的发生;幼年柠檬果园间种高杆作...  相似文献   
62.
自然界中,淀粉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但是如果条件适宜,淀粉也可以发生逆向的水解反应,转化成不同聚合度(即分子量的大小)的产物,如可溶性淀粉、糊精、低聚糖、麦芽糖和葡萄糖。此外,羟基所具有的性质淀粉同样也有。淀粉的这些性质是工业上生产淀粉转化产品的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结节数对多花黄精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多花黄精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种不同规格结节数的多花黄精种茎为材料进行栽培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多花黄精种茎按照结节数从2~7分为6个处理,对不同处理下多花黄精的产量,种茎出苗时间、成活率,病虫害,田间长势,块茎外观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结节数3为多花黄精产出最适规格;结节数为4出苗最快;结节数3~5的成活率均大于96%;结节数小于6个发病率低;结节数在3~5节较利于植株的生长和发育。[结论]不同结节数处理对多花黄精其产量和生长发育均有一定影响,其中3~5节结节数的种茎为最适规格。  相似文献   
64.
尤力克柠檬上一种新病害的生物学特性及RT-PCR检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近年我国云南瑞丽市的一果园尤里克柠檬上出现一种引起叶片皱缩、反卷或呈船形,叶背水浸状、侧脉脉明、黄化的柑橘新病害。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通过田间观察、病样接种、电镜观察,并基于柑橘黄脉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外壳蛋白基因设计引物对病样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该病是一种嫁接传染性病害,能侵染柠檬和酸橙品种且症状明显,并能摩擦接种到辣椒和豇豆等草本植物。该病发病最适温度为18~24℃。春梢嫩叶症状表现明显,夏梢和秋梢基本不表现症状,而晚秋梢也表现出较春梢稍弱的典型症状。引致该病的病毒为(13~15)nm×(400~1 000)nm大小的联合丝状病毒。RT-PCR扩增产物为614 bp,且其与CYVCV外壳蛋白序列相似性达97%以上,表明该病害是由CYVCV引起的柑橘黄脉病,并初步建立了该病的RT-PCR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5.
通过陷阱法调查云南省主要柠檬产区9种类型柠檬园地表蚂蚁群落。采集地表蚂蚁52种2 641头,地表蚂蚁群落结构划分为5组。不同类型柠檬园地表蚂蚁特有种不同,柠檬园BC、BB及LE无特有种,柠檬园BA有1种,其余柠檬园有2~10种。6种以上柠檬园中均出现的物种在不同类型柠檬园中的多度变化明显。对群落结构相似性贡献率≥5%的特征物种分析显示,9种类型柠檬园间地表蚂蚁特征物种明显不同;柠檬园LE、BB及RI的指示物种各有1种,分别为宽结大头蚁Pheidole noda、黑头酸臭蚁Tapinoma melanocephalum及印度大头蚁P.indica。蚂蚁的生物学特性与样地特征相关联,地表蚂蚁通过物种组成及多度变化对不同类型柠檬园做出了响应。9种类型柠檬生产方式不利于地表蚂蚁群落的保护,建议柠檬生产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一定程度提高植被复杂程度,降低人为干扰,增加柠檬绿色生产技术的投入。  相似文献   
66.
磷肥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是影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因素,探明施磷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川丹参有效成分含量的调控机理,为川丹参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过磷酸钙(Ca(H2PO4)2·H2O)为磷源,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置了磷肥的4种施用梯度,研究川丹参收获后有效成分含量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并分析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施磷后,丹参酮ⅡA含量逐渐降低,且不同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但丹酚酸B含量的变化不显著(P>0.05);P1和P3的细菌和真菌α多样性均低于P0,P2的细菌和真菌的α多样性高于P0。同时,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绿弯菌门(Chloroflexi)、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疣微菌门...  相似文献   
67.
梳割气吸一体式贡菊采摘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山地贡菊采摘仍以人工采摘为主、采摘效率低、费时费力、尚未实现机械化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应山地采摘的贡菊采摘机。采花梳齿间隙大于胎菊直径,小于朵菊花托直径,利用采摘梳齿与分花齿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花托处碰撞拉断,实现采摘。在负风压机的风压差作用下,将花朵运输至集花箱。试验表明,贡菊采摘机能够实现山地贡菊花朵采摘及收集。在花朵含水率为87.20%,采花梳齿间隙为8~9 mm时,该采摘机效果较佳,花朵采收率为87.50%~93.11%,花朵破碎率为0~0.34%,花朵落地率为1.99%~2.39%,花朵杂质率为4.87%~6.48%,花朵漏摘率为3.30%~4.96%。正交试验表明,当梳齿采摘间隙为8 mm,进风口风速为8 m/s,梳齿齿形为50 mm,主动轴转速为30 r/min,贡菊采摘机采摘效果最佳,花朵采收率为94.54%,花朵落地率为2.05%,杂质率为1.48%,花朵破碎率为0.57%,花朵漏摘率为1.36%。  相似文献   
68.
环境因素对畜禽生产性能影响颇大,特别是高温引起的热应激。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不但南方炎热地区畜禽常发生热应激,比较凉爽的北方地区夏季时也经常受到热应激危害。如何为畜禽创造一个良好的福利环境,防止热应激的发生是养殖业面临的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69.
70.
近年来,山西省在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和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后,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山西省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